看不懂书法,是因为你没有读这篇

作者: 晓予 | 来源:发表于2017-09-09 08:41 被阅读0次

    书法作品常悬挂清幽书房,寺庙禅房,给人阳春白雪的感觉,让许多人只敢远观,不敢评论。

    书画展中,面对一副副风格各异的书法作品,你不知道该喜欢哪副,担心自己喜欢的层次不高,而评第一名的自己似乎也看不出有什么好?

    面对书法作品,你除了说:写得不错,好看,还会说什么?

    侯吉谅的《如何看懂书法》是一本书法欣赏的入门读物,可以很好地帮助门外汉去了解这门传说中的高雅艺术,虽说是入门读物,但其中一些分析可能对于有一定书写经验的人来说起到补偏救弊的作用。

    书法不能只是一种视觉艺术,在视觉美感之前还有更重要的东西。

    那就是文字的、文学的或文化的传承。

    说得通俗点,就是欣赏书法时,还要读懂这幅作品讲什么,一旦离开了文字的意涵,艺术只剩下技术了,历史上最好的书法就是文学作品。


    面对书法的各种字体,你首先得能说出他们的名字吧。它们是:

    篆、隶、行、草、楷

    行书和楷书现在常见,篆书长这样的

    李斯《峄山碑》

    篆书的三个特色:垂直、水平、等距。因此篆书庄重、大方和严肃,用于政令倡导,确实颇有效果。

    欣赏书法作品时,常听到“高古”这个词,侯吉谅认为高古就是绝对的水平、垂直和等距,这是所有古典艺术的经典典型。

    写这样的字,需要高度的专心,缓慢地书写,否则很难控制精准度,所以并不适合在实际生活中运用。

    隶书的笔画就比较随意、运笔比较快速,结构也不像小篆那样严谨,是一种日常生活中实际运用的字体。

    隶书是这样的:

    东汉《张迁碑》

    隶书的书写方式由于有了速度、节奏、轻重的变化,加上“蚕头燕尾”式的笔法,表现力就比篆书强了不少。

    很多人学习书法的顺序是先楷书后行草,所以容易误认为行草是最后发展的,其实行草应该和隶书同时出现。

    草书是写成这样的,写和看都不容易。

    张旭《古诗四帖》

    草书中毛笔的使用更为自由和多变,线条自由流畅,变化多端,字形结构也更趋向美的表现。因为草书书写迅速,需要熟练的技法以及高度专注的写作状态,因而往往可以表现出书写者的心理状态。韩愈在《送高闲上人序》说张旭:

    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

    很多人误认为草书就是潦草的草,其实不然,草书是所有字体中最严格的的,一点一画不能马虎,转弯的角度、大小、弧度也都不能超过规矩。

    字体的变更体现了演化过程,五种字体的发明,各有功能,具有特定的美学意涵。

    篆书——文书公告

    隶书——碑文纪念、公告

    行书、草书——速写、记事、生活应用

    楷书——碑文纪念、公告


    接下来,带你认识最牛的三大行书,这是书法史上公认写得最好的三件行书作品。

    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和苏东坡的《寒食帖》

    这三件作品都是草稿,正因为是草稿,书写时反而能够意随笔走、笔随意转,将心情流露在笔画之中。

    所以作者强调书法要先回归到”写字“这个基本态度,时常写字记录自己的心情和想法,那么心思转折就可能进入笔画之中。

    我们常常说”字如其人“,什么样的人写什么字,即使经过严格训练,在写字的当下,所表现的出来的,还是个人的本性。

    那么我们就能够从书法作品中揣摩书家的个性。

    先看看美的极致见证的《兰亭序》

    王羲之《兰亭集序》

    魏晋之前,文艺大都为政权歌功颂德,到了魏晋,才开始把美当作一种独立的功能来追求和享受。

    这种感觉全赖于王羲之、王献之和王珣那一手流畅漂亮的书法,否则,我们只能去想象所谓的魏晋风流是什么样。

    “无心插柳柳成荫”,正是在无比平和的、极度放松状态下,微醺时手写的草稿却成为了书法中的瑰宝。据说王羲之酒醒之后重写多次,却都及原稿。

    专注于过程,享受过程,过程正确了,结果也就正确了,甚至超乎预期。

    《兰亭序》只是一篇草稿,手到之处皆是当时全神贯注的心思意念,正是身心畅然、了无牵挂,于是笔锋落处,皆是直见性命的真情。

    接着看看充满国仇家恨的《祭侄文稿》


    颜真卿的《祭侄文稿》

    背景介绍:安禄山造反之时,颜杲(gǎo日出明亮的意思)卿任常山太守(相当于市长级别),城陷罹难,其幼子季明遭到杀害,颜真卿派长侄泉明前往认尸,仅得季明人首归丧,颜真卿为文祭之,这就是《祭侄文稿》。

    全稿以行楷写成,起收笔富篆意,这是颜真卿写字的习惯,在当时的心情下,《祭侄文稿》多见删改涂抹,尽体现悲愤郁结之情。这种心情与文中“天下悔祸,谁为荼毒”之句呼吸相应,今天读之、视之,犹令人感到家国巨变、亲人惨逝之痛。

    最后看看苏东坡随意寄兴的《寒食帖》

    苏东坡的《寒食帖》

    《寒食帖》可以说是凝固了当年苏东坡的生命境界。因为元丰二年(1079年)的“乌台诗案”(时御史何正臣上表弹劾苏轼,奏苏轼移知湖州到任后谢恩的上表中,说苏东坡的“陛下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暗藏苏东坡讥刺朝政之意,御史李定曾也指出苏轼四大可废之罪。)苏东坡贬往黄州。

    谪居黄州的第一年八月,他的乳母王氏卒于临皋亭,自己又待罪于边陲,连生活都成问题,即使得友人之助以躬耕自足,但心中苦楚,自是不言而喻。

    《寒食帖》写在两张连接起来的纸上,有漏字加添、错字点去的情形,没有落款具名,只有诗后以略小的字写着“右黄州寒食二首”一行标识诗名。正是在如此这般的随意寄兴,才完全没有夸张和保留地流露出了苏东坡谪居黄州的诸多心情。

    通过这三件作品,我们也感到一旦自己写字时,就想着写作品的时候,通常就写不好,所以应当视书法为一件比较平常的事情,进而才能够体会书法的乐趣和最高境界。

    具体面对一副书法作品,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分析呢?

    一、用笔

    书法之妙,全在用笔。

    善于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卫夫人《笔阵图》

    善于用笔表现笔画线条力感的人,他的字会显得骨力坚挺;而不善于用笔的人,写出的字很容易使线条流于疲软、乏力。

    一幅书法作品,千笔万画,但生于一点,积点成画,积点画成字,积字成篇。用好每一笔,才能让作品达到理想的境界。清代刘熙载说 “有果敢之力,骨也;有含忍之力,筋也。”这是对书法笔画中筋骨之力的论述。果敢偏重于一种刚性之美。含忍偏重于一种刚柔相济的弹性之美。

    笔画之间的关照、呼应。“一呼之发笔露,一应之发笔藏。”指的是上下笔之间的写法,前者笔末用露锋导出,后者笔末用藏锋响应。一个字本身的结构中有呼有应,有藏有露,使整个字获得贯通之气。

    二、结构

    用笔何如结字难,纵横聚散最关。

    这句话出现在启功先生的《论书绝句》中意思是说写字的时候,如何掌握字的结构是最难的,每一笔的位置应该放在什么地方,每一个字的笔画应该如何结构是最重要的。这个道理很简单:再优美的笔画,只有附着在合理的“骨架”上才能“锦上添花”。假如结构先已“失常”,就是用了王羲之、颜真卿的笔法,这字也无法组合成漂亮的造型。

    书法结构上一味的追求端正则乏味,一味的求奇又会失态度,应该是正中求奇、平中求变,把握好分寸才能奇正相生。

    三、章法

    章法就是安排整幅书法作品中字与字、行与行之间既和谐统一;又富于变化,使一幅字显现出整体美的法则。

    “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这是孙过庭在《书谱》中对书法章法、谋篇以及布局进行的高度概括。落下第一笔,便奠定了一个字的主调,而第一个字也就确定了整篇的主调。主调确定了,便要严格按照相应的章法来完成全篇。

    章法是书法作品重要的构成因素和表现手段。因此,只有懂得了章法才算是书法,而且每一字每一笔都要按照章法行事才可以,否则就会:“差之一豪,失之千里”这是孙过庭对书法作品中的用笔和布局规范的论述,意思是在用笔上或布局上有一丝一毫的偏差,都会对整篇作品的效果产生严重的影响。要想实现笔法布局精准熟练,就必须长期不懈地观察、模拟,把古人用笔的“规矩”了然于胸。而且所有的发挥都应该建立在“规矩”之中,然后才能循序渐进。

    四、“形”、“神”、“韵”

    韵是通过笔法和形质获得的但并不是刻意为之所能达到的。 “行于简易闲澹之中,而有深远无穷之味。”“韵”应是具有独立性和极致性的审美范畴,是超乎形态以外的能提供无限的体悟、鉴赏的空间。而韵的产生,并不需要繁花似锦、光怪陆离,相反正是简易闲澹才能产生无穷的韵味。

    这就有些抽象了,个人认为还是靠多“悟”。

    以上只是最粗浅的书法欣赏内容,个人认为看的多了,平时多临摹,多创作,再有一定的悟性就能欣赏到书法艺术之美。

    毕竟,咱们是中国人,写的是汉字,对书法有着天生的亲近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看不懂书法,是因为你没有读这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iudj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