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了5年的笔记本终于在苟延残喘中寿终就寝,忍痛入手了surface。舍友闻之,感叹不已,连声道我是土豪。
舍友今年29,平时很是省吃俭用。所以,尽管从毕业至今已7年有余,她仍住着狭窄的旧房子,吃着自己煮的东西,穿的,依旧是淘宝款。花钱很是精打细算。
我说,哪里壕了?其实你并不是买不起,毕竟工作了这么些年头。
她说,你是不懂我们这些穷人家出来的孩子。
呵呵,其实哪里是不懂,我深深地理解。但是,也正是因为我懂,所以才想要摆脱。
曾几何时,我也如现在的舍友一样——贵东西舍不得买,遇上自己喜欢的,若是价格太贵也是忍痛舍弃,进而将就更便宜的——所谓“性价比更高者”。但往往,这样做的结果却是,要么是有使用寿命的东西,用一段时间便坏掉或体验感太差,所以不得不一边对厂商骂骂咧咧一边换新;要么就是,因为自己不够喜欢,无法提起热情,所以不久后便束之高阁。
大概不少人有我这样的经历:看到你那满桌子的廉价化妆品吗,那是你每次图便宜买回来却觉得不好用而堆起来的;看到你那塞满衣柜不想再穿的淘宝款吗,那是你穿出去后被同事嘲笑老土或是洗过几次便起球掉色或仍是气味刺鼻,于是不愿再穿出去见人的结果;还记得你那用了多年的电脑一卡再卡,多次在关键时刻死机而令你不得多花两倍的时间和力气去重做,每次都恨不得一锤子砸了它的悲壮经历吗?……是吧,你也有过类似的感受吧。不管你有没有,反正我是切身体会,痛心疾首。像我这样一个,几乎人人都觉得人畜无欺的温柔女子,都有摔电脑的冲动,其糟糕的感受可见一斑。
这次电脑暴毙,也算是一次契机,让我下决心彻底摆脱掉它的蹂躏。原本第一感受是换个便宜点的,但回想起过去这么多的“坑自己”的经历,还是觉得不要了,要买就买个好点的。毕竟,一个好电脑,真的可以给你节省很多时间精力,在正常使用下使用寿命更长,还能给你带来好心情,令你更加爱上它,更好地利用它来工作学习。(好吧,我真的不是微软的托儿……)
作为一个同样家境不够好的孩子,其实我是可以理解舍友的感受的,但,我并不认同。从小,我们便被教育要节俭,或是父母言行举止间使我们耳濡目染,让我们养成了节俭、将就,重视性价比的思维习惯。像我妈,当年搬家换电视,那时液晶刚出来几年,普通人家陆续换上了液晶电视,而我妈嫌贵,恁是买了那个当时打折出售的显像管电视机,凸面屏幕,视觉感受不佳,加上笨重又大只,挪一挪需得两个汉子,真是看着都让人心累。再比如,我家洗手间的水龙头,老是坏,曾经最高纪录是,新换的用不了仨月又得换新……久而久之,一方面我无形之中受母亲的消费观念的影响,从小就不爱花钱不敢花钱,买衣服不敢跑专卖店,甚至到了大学,我都不能理解别人的“买好不买差”的消费观;另一方面,我也将这些最初图便宜而最终坑自己的事情看在眼里。
儿时所见,加上大学几年类似的糟糕体验,于是,毕业后有了自己的收入,我便下决心要逐渐转变观念。年少需要依附家里时,自是不敢有过分要求。但如今自己有了收入,有了可以支配自己生活的资本,我想,我值得更好的。自己都认为自己不值得,那谁替你值得?毕业后的这一年来,我一直在改变,和进步着。
我并非虚荣之人,只是逐渐深刻地认识到物质贫穷导致的精神贫穷有多可怕。曾经看过畅销书作者meiya写过的心理学方面的文,里面提到过“精神匮乏”的概念,说一个人受惯了物质贫穷,久而久之,从思想上便接受自己是一个穷人,于是各种生活模式、思维模式都按照穷人的过法来。就像流浪汉中了五百万,通常会在几个月中挥霍光。这样的人,从不敢肯定自己的价值,认为自己不值得很好的条件。
像我以前,一直想练口语和考托福,却一直嫌报班费太贵而拖到现在,每一次都觉得以自己的能力和自制力,应该可以简直自学和坚持练习。然而事实上,我每一次都高估了自己。所以,直到现在,我的口语还停留高中水平。当然,我并非宣扬报班就一定好,但在一定程度上,花了钱的东西,它往往来得更快捷高效,切中要害,帮你节省了上网查找资料甄别好坏所要的时间,并且“对钱的心痛”会迫使你更努力地付出,才不辜负曾经的血汗。再讲远点,你学到的东西又能转化为你的软实力,成为你增加收入的一种途径。所以你看,这笔钱其实是值得的。值得不值得,在乎你是否看得长远。
如果一直做“精神贫穷”的傀儡,一个人的眼光会变得很局限,看到的东西太浅,也就是所谓的“带宽”很窄。因为做决定时,有时可能是人生重要的分岔路口,往往容易因目光短浅、过分关注短期利益而做出不明智的选择。而这样的选择,往往想回头时已然没那么简单。现在流行一句话——选择比努力更重要,我想这是有道理的,因为我本身便曾深受其扰。之前很火的文《寒门再难出贵子》,并非一棒子打死所有的寒门子弟,只是,大部分的寒门,深受精神贫穷之害。
因为精神贫穷,格局不够,习惯了以“性价比”来定义自己,觉得自己不值得更好的,这危害可能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一份业界名声一般要求一般待遇一般的工作,你可能会觉得是难能可贵的机会,会拼了命地放低姿态去迎合它,尽管你有着中上长相名校学历和出色经历;比如,一个收入一般思想境界停留在较浅层面的男友,你会告诉自己这个已经不错了,尽管你有着较为深刻的思想和更好的经济条件……
这些都是我身边的真实经历,但往往我看到的,大多以不美好收场。为什么?因为潜意识里并不认同,只是意识层面逼着自己去接受去迎合,这样的自我矛盾,必然会导致冲突,过程中的小摩擦可能会被你放大,上升到潜意识中的“不适合不值得”,时间一长,靠意识所建立起来的城堡自然敌不过日积月累的侵蚀,进而土崩瓦解。最后,纵然幡然醒悟,也是白费了很多时间精力——找工作的可能已失去了宝贵的“应届”光环;找男友的,或许已蹉跎到三十大关,跨过“剩斗士”步入到“中级剩客”的行列。
所以,最可怕的,从来都不是物质贫穷,而是无法摆脱的精神贫穷。但往往,由于成长环境的限制,或许很多人认识到时已“贫穷成性”,这时就要求我们自己一方面时刻提醒自己,在实践中去逐步改变,学会对自己好,学会告诉自己值得好的事物,另一方面,认真生活努力挣米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