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前我们住在一个院子的时侯,孩子的爷爷奶奶时常会在我与孩子爸耳边絮絮叨叨,说一些不曾发生的后来的事。
比如说,若是他们晚年哪天“走了”,就谁也不要打动,烧成灰后就直接带回来入土。
这话遍数听多了,心不由自主闪出一个字“烦”!你说好端端的聊天,现在儿女完成,不用再操心费力,只管吃喝养身安度晚年,怎么总爱操心未知的事。
既然都想着谁也不打动,干嘛听到亲朋好友家有事,还要风风火火把钱出?是献爱心呢还是怕不出钱别人说自己不会做人?
那时我还理解不了二老的内心想法,只是任由他们怎么想怎么说。
不过我记得当时的真实想法就是,干嘛带回小乡村入土,烧成灰后就把你们洒入大海总比禁锢在小盒子或再大些的盒子里装着来的自由,多好!
也不知我这算不算是正确的孝敬?直到现在这也只是我的一个想法而已,怕说出来二老有什么其他想法。
如今,通过不断的写文和对自己的反思,我也能越来越理解和明白他们时常挂在嘴边的忧与悟,甚至明白更多有这样类似想法的人。
生而为人,说是不想那么多,其实想那么多是不由自己做主的,每个人都一样,不论穷人还是富人。
比如,你看到某人比你富有,你却看不到富有人混于商场交际的无奈与疲惫;你看到某人比你快乐,你却看不到快乐的人背后所不愿谈及的伤痛;你看到某人比你健康,你却看不到有些健康人却走在不懂珍惜生命的边缘;你看到某人比你优秀,你却看不到优秀的人其实背后也在苦苦挣扎……
孩子爷爷奶奶说那些话和那些做法的真实意义,我现在的理解就是,他们一直也是矛盾的综合体。
一生辛劳的他们,勤俭持家,从不愿给儿女及身边的人带来麻烦,直至想到后来的事,也是想着一切简单就好。
明知简单从简是好,可现实中还是疲于应付左邻右舍亲朋好友的份子钱,然后回家就开始如念经似的,说搞这样那样的排场有什么用,无非就是忙过之后的身体受罪!其次就是腰包里的那点钱受罪!
唉!一边不愿参于热闹,一边又担心别人说自己不噶人。于是继续做着违心的烦事。
是啊,能做到内心平静看淡一切,不在乎任何人的眼光与冷语,便是幸福。可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多少人?
我有幸来到简书,与之一起同行,边写边悟,力争去做那个内心平静的幸福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