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生活随想正能量收录心情随笔
从“齐桓公好服紫,一国尽服紫”谈作风

从“齐桓公好服紫,一国尽服紫”谈作风

作者: 枝然 | 来源:发表于2018-09-23 00:29 被阅读11次

《韩非子》有个关于“齐桓公好服紫,一国尽服紫”小故事说:齐桓公喜欢穿紫色的衣服,整个都城的人都穿紫色的衣服。那个时候,五匹没有染过颜色的白布都换不回一匹紫色的布。齐桓公对此十分忧虑,对管仲说:“我喜欢穿紫色的衣服,紫色的布料昂贵得厉害,但全国的百姓却喜欢穿紫色衣服没个完,这风气不消失,我该怎么办呢?”

管仲说:“您想制止这种情况,为什么不试一下不穿紫衣服呢?您可以对身边的侍从说:‘我非常厌恶紫色衣服的气味。’”正在这时,身边有个穿紫衣的大臣来进见,齐桓公就说:“稍微退后点,我厌恶紫色衣服的气味。”那个大臣说:“是”。从这天开始,齐桓公身边没有侍卫大臣再穿紫色衣服了;到第二天,国都中也没有人穿紫色衣服了;第三天,国境之内没有人再穿紫色衣服了。

这个小故事说明:作风是从上而下,从核心向外围辐射的。

俗话说“上行下效”,“上梁不正下梁歪”,风气好不好。主要看领导!领导干部行的端,走的正,才会有“向我看齐”的底气。所以,居上者要以身作则,一言一行须谨慎,要考虑其社会影响。

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中央“八项规定”、“反四风”、省“十项规定”、州“十二项规定”,到县“十八项规定”;从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到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再到“两学一做”“铸廉行动”、“铸勤行动”、“铸魂行动”和“一诺三亮”等系列举措,每一项所涉及到的,表面看都是日常工作中的小事,但实际上关系的却是党员干部的作风,而党员干部的作风却关系到党风,政风,关系到整个社会风气的转变. 那么,作风的好坏是以什么为标准?

古希腊的一个神话故事说,一个叫安泰的大力士立足大地时力大无比,而一旦双脚离开了大地便一点儿力气也没有了。

这个故事启示我们:中国共产党只有永远把双脚踏在人民群众这片沃土上,永远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无穷的智慧和力量,才能更加强大。 “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检验党的建设成效最终要看民心,民心与党员干部优良作风同行。

因此,作风的好坏是以人民满意为标准!如果人民不满意,党员干部的作风就还是在水面漂着。

中央党校教授辛鸣说“全面从严治党从转变作风入手,通过反腐败发力,用制度作保障,用信仰铸灵魂,从小到大、从外到内,标本兼治、固本培元。”说的正是“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相关文章

  • 从“齐桓公好服紫,一国尽服紫”谈作风

    《韩非子》有个关于“齐桓公好服紫,一国尽服紫”小故事说:齐桓公喜欢穿紫色的衣服,整个都城的人都穿紫色的衣服。那个时...

  • 一个领导者的关注点,就是团队的范畴;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春秋,齐桓公好服紫,一国尽服紫。当是时也,五素不得一紫。意思是,齐桓公喜欢穿紫...

  • 《齐桓公好服紫》

    题目说的是,齐桓公喜欢穿紫色的衣服。我们现在可能会想,一个国君喜欢穿某种颜色的衣服,这又什么好说的、好奇怪的呢?其...

  • 2020-11-18

    《故事里的人生》101齐桓公好服紫 故事出自《韩非子...

  • 五绝.桑椹

    一/ 红紫挂枝头,无香诱眼球。 微甜滋味好,小口燕脂留。 二/ 新枝挂果桑,红紫映春光。 蜜炼成膏后,长服助健康。

  • 中国服饰——下

    宋代汉服大致有官服、便服、传统服等三式。宋代官服面料以罗为主, 官服服色沿袭唐制,三品以上服紫,五品以上服朱,七品...

  • 汉服形制——公服

    公服 公服是古代官员官服的一种,从北魏北齐至明朝的品官在公事、常朝、谒见、婚礼时所穿的一种汉服,服色有紫、朱、绿、...

  • 紫衣华服,君子如兰

    秦时明月姐妹篇《天行九歌》,由霍尊领唱,将乱世争鸣以一种低吟浅唱的韵律娓娓道来,唱出了公子韩非的一腔热血,唱出了战...

  • 柳穿鱼草

    紫鱼张口吐顽强, 花草绰号送“新娘”。 甘寒微苦煎入服, 祛风寒湿保心脏。

  • 杨紫喜提中国日报,谈《亲爱的,热爱的》:青春就该有热血

    厉害了杨紫,登上中国日报,这一国内外转载率最高的热报纸。 因为《亲爱的,热爱的》杨紫登上了中国日报,自然免不了要谈...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齐桓公好服紫,一国尽服紫”谈作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llfo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