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只是个动作,见才是结果。看,不见得见;见,也不一定非得靠眼睛去看。我们所见到的外部世界只是我们内心的一个投影,它并不是我们的眼睛所看到的,因此,只要一个人的内心明亮,他所投射的世界就充满光明,由此所指导的生活和事业就蒸蒸日上。
在青岛,我与三位盲人很熟。
丁原驰老师在青岛几乎家喻户晓。他双目失明后自费开设了针对青少年和残疾人的心理咨询“阳光热线”,07年获“感动青岛”十佳人物,08年成为北京残奥会圣火青岛站火炬手。多年来,丁老师始终用满腔热情服务社会,用心中的阳光照亮别人,被称为“盲人教育家”。12年丁老师70大寿,还约我给他的纪念册写了序言,我们的关系自然不错。
丁原驰老师另一位叫姜晓燕,是03年与我一起考心理咨询师证书时的同学,17岁因被化学品溅入眼睛失明,24岁考入长春大学特教学院,毕业后回青岛办了家按摩中心。工作中,因发现很多残疾人的心理困扰远大于生理折磨,就产生了做咨询师的想法,后来顺利通过了考试,04年成为全国首位盲人心理咨询师。
2004年6月7日下午,33岁的姜晓燕从郭念锋教授手中接过心理咨询师证书。第三位便是张淑华,昨天上午我作了“幸福家庭经营”主题演讲的第五届“华康”全国小儿推拿研讨会,其主办者就是他。不知他的眼睛如何出现的问题,但听他说自己是能看到一些亮光的。淑华现任青岛华康小儿推拿研究院院长、全国脊诊整脊技术学术委员会常务委员……随便上网一查,各种荣誉多了去了。
技术一流 别的不说这十多年的交往,与其说是朋友,倒不如我称之为老师更为恰当一些。的确,他们仨让我对心理现象尤其是对感觉的认知是颠覆或革命性的。
人类认识世界从感觉开始,几乎所有的基础心理学教材开篇也都先讲感觉。遗憾的是,如果问“感觉是什么”,得到的答案都是“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或者“感觉也可以说是人脑对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而这个定义正如许又新教授所指出的:“感觉是客观世界个别物理属性的反映”,这个说法不正确,与事实不符合。
拍自《精神病理学》在我既往的印象中,盲人的世界只有黑色,他们生活在黑暗当中。自接触过丁原驰老师后我才相信他们同我们一样,世界也是五彩缤纷、绚丽夺目的。这一点,在与姜晓燕和张淑华更为深入的接触后,更加确信不疑了。
请注意:我这样说并非修辞,而是陈述事实!就像色觉异常(色弱、部分色盲和全色盲)者也和我们一样能说出各种颜色,知道花红叶绿,甚至能准确指出“粉红”的桃花与“紫红”的玫瑰、能把春天的树叶说成是“嫩绿”的。当然,他们可能并不知道别人看到的粉红、紫红或嫩绿和自己看到的并不一样。
可对于那些对心理现象缺乏深刻理解的人,又怎能够知道这些不同呢?
眼睛就是照相机。这是认知心理学家给出的结论。照相机会看世界吗?不。作为视觉动物的人所能够“看”到的世界,只不过是借助于眼睛这个照相工具而已。而我们从哪个视角去看、为什么要看、看到了什么……是由大脑决定的。因此心理学对于盲人能画画、摄影……并不惊讶,比如权威大学心理学教材(彭聃龄主编《普通心理学》第4版,138-139页)就用大篇幅讲了土耳其盲人画家阿曼甘,他先天失明,从来没有看到过世间万物,但却能将山川、动物、湖泊等景物画得栩栩如生。
土耳其盲人画家阿曼甘及其作品正是受到了三位盲人老师的启发,当我接触到《津巴多普通心理学》时,就回答了书中的那个提问——
有没有方法可以告诉我们,我们在脑海中“看见”的世界是否跟真实的外部世界相同?以及,我们看到的东西是否跟别人看到的一样?
于是,我很轻易地认同了感觉的定义:一种被激活的感受器(如眼睛或耳朵)创造某种神经信息模式的过程,这种神经信息模式在脑中代表了相应的外部刺激,并且能够启动这种外部刺激的初期体验。(第82页)
由此,我牢牢记住了,感觉过程就是将刺激转变为大脑可以理解神经信号,就像手机将电子信号转变为我们能听到的声波;当然,也就知道了所有感觉都具有的三个属性,即换能、感觉适应和阈限。
我滴那个天啊!总认为“真实”且“客观”的“世界”一下子坍塌了,比如“换能”的概念让我相信,我们并不能直接看到听到,或闻到……外部世界,我们所感觉到的是由感受器和大脑创造的只是一个由电化学演绎的世界罢了!
几乎每次讲课,我都要说:
“色彩并不存在于我们的外部世界!”
“声音不是一种物理现象,而是一种纯粹的心理现象!”
“颜色和声音都是由我们的大脑创造出来的!”
……
我发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相信我说的话,也就是跟着我向认识(解释)心理现象迈步了。
昨天的课,听众中有不少盲人学员。您可能想不到,我把PPT上的6月误写成5月,竟然是一位盲人朋友给我指出来的!“看”只是个动作,“见”才是结果。
“看”,不见得“见”;“见”,也不一定非得靠眼睛去“看”。
我们所“见”到的外部世界只是我们内心的一个投影,它并不是我们的眼睛所“看”到的,因此,只要一个人的内心明亮,他所投射的世界就充满光明,由此所指导的生活和事业就会蒸蒸日上。
这看似很哲学的结论已被我的三位盲人朋友用行动证实,任何怀疑都是多余的。
而作为老师,他们让我经常去想:如果眼睛瞎了,心就点亮了;“从前我是瞎的,现在我看得见”。
后一句取自《约翰福音》,我经常运用。
网友评论
《津巴多普通心理学》将感觉简单地定义为:一种被激活的感受器(如眼睛或耳朵)创造某种神经信息模式的过程,这种神经信息模式在脑中代表了相应的外部刺激,并且能够启动这种外部刺激的初期体验。
定义再简单,读起来还是烧脑。我们所见到的客观世界并不客观,而是一堆感受器创造的神经信号,它代表了相应的外部刺激,却绝非刺激本身。这是多么神奇的颠覆啊,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真的拥有一个独一无二的宇宙!
再来看感觉的三个属性:换能、感觉适应和阈限。
红色的番茄、美味的披萨,五彩缤纷的世界,竟然是由感觉器官和大脑创造的,这一想法是不是让人难以置信?心理学家用“换能”这一术语来指将物理刺激(如光波和声波)传送的信息转化为神经信息的感觉过程。
而阈限指的是感觉的界限。绝对阈限是指产生感觉体验所需的最小的物理能量。这一阈限存在个体差异,同时每个人的绝对阈限也并不是绝对的,会随着我们头脑的清醒程度和生理状况而持续变化。差别阈限,也称为最小可觉差,即两种刺激能有一半的次数被个体准确地探测为不同刺激的最小物理差异。研究结果显示,当刺激强度高的时候,最小可觉差也大,而当刺激强度低的时候,最小可觉差也小,这被称为韦伯定律。比如当举重运动员所举的重量较轻时,略微加一点重量,他就会觉察到;但是当所举重量非常大时,要加上大得多的重量举重运动员才会觉察到差别。原因在于,我们天生是为探索刺激的变化和不同刺激之间的关系而存在的。
感觉适应是指感觉器官对于持续存在的刺激所作出的反应越来越小的现象。我们的刺激探测器所具有的一个主要作用是告诉我们外部世界的变化。若持续存在的刺激,强度没有大的变化,往往会融入我们的意识背景之中,不被觉察。而任何刺激变化,比如门铃突然响起,都会引起我们的注意。
对感觉的定义有了了解之后,我们就开始相信,“色彩并不存在于我们的外部世界!”“声音不是一种物理现象,而是一种纯粹的心理现象!”“颜色和声音都是由我们的大脑创造出来的!”
是不是一下子扭不过这个弯儿?这是因为长久以来,我们把象征信号当成了物体本身,我们以为红花的“红”是一种恒定的品质,跟花本身固着在一起。只有当我们能够接受“红”花的“红”在我们心里(否则无法解释色盲的人看不到花的红)时,我们才真正迈进心理的世界,能够明白“心外无物”的道理。
外部世界必须通过感觉器官的过滤,转化成神经信号的形式,送给大脑,再由大脑做出相应的判断,因此,我们所“见”到的外部世界只是我们内心的一个投影。而冷与热,高与矮,这些对立的概念,无非是主观的判断,再抽象一点,好与坏,是与非,也不过是人心的创造。
好消息是这意味着我们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滤镜,来改变世界。将灰暗转为光明,便能够看到崭新的世界。并没有一个恒定的客观世界等待我们去“看”,而是一个时时在变的世界需要我们去“见”,我心光明,可驱一切苦厄,无有恐惧。
作为凡人,我们容易固守既有的认知,缺乏质疑的精神,因此我们很容易固着于狭窄的世界,直到有重大的冲击降临,才能撼动我们如磐石的成见。
“如果眼睛瞎了,心就点亮了”,寓意在于,当我们眼睛明亮时,会过度依赖眼睛所看到的。当眼睛瞎了,我们不得不放弃既有的认知路径,以不同的方式审视世界。关掉有形的眼睛,才能打开无形的内心。
佛家认为,一切事物皆和合而成,要听到琴声,至少需要有一把琴,一只手,一个能听到声音的人,诸多因素和合,才能成就美妙的琴声。也因此,一切和合之物都无法恒常存在,撤掉其中任一元素,便无法再呈现琴声。
没准世界就是一场大梦,而我们尚未醒来。
我们很多人都习惯用眼睛看到的代替事实,相信“眼见为实”嘛。如果眼睛瞎了,由眼睛这个感觉器官接受到的刺激信息少了,对心的干扰也就少了,反而心亮了。常听到一句电视台词“我眼睛虽瞎了,心却跟明镜似的”原来真是这样的。从前我看却未见,现在我能见到了。
由于失去听觉,不能矫正发音的错误,她说话也含糊不清。安妮·莎莉文老师也付出了很大的贡献,她让海伦将手放在自己的喉咙上,让海伦感受发声的震动的声音。
所以说声音不一定是用耳朵听的,还可以用手去感受。
字词也可以通过感受来理解。
莎莉文老师在海伦凯勒的手心写了“'water'水”这个词,海伦·凯勒总是把“杯”和“水”混为一谈。到后来,她不耐烦了,把老师给她的新陶瓷洋娃娃摔坏了。但莎莉文老师并没有对海伦放弃,她带着海伦凯勒走到水井房边,要海伦凯勒把小手放在水管口下,让清凉的水滴滴在海伦凯勒的手上。接着,莎莉文老师又在海伦凯勒的手心,写下'water'“水”这个字写了几次,从此海伦·凯勒就牢牢记住了,再也不会搞不清楚。
从小又聋又盲的海伦·凯勒,一来听不见别人说话的声音,二来看不见别人说话的嘴型,所以,尽管她可以发声,但也没办法说话。郝博士教导她利用双手去感受别人说话时嘴型的变化。
关于色彩,我弄不懂天生的瞎子和色盲患者如何感受色彩。
这句话我要牢记心里
哲学:存在就是被感知
罗丹: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美不是空谈,而是要去体验、去感受、去欣赏)
“看”,不见得“见”;“见”,也不一定非得靠眼睛去“看”。
2.查阅资料说明感觉的三个属性,即换能、感觉适应和阈限。
换能,将刺激转变成感觉。指将物理刺激(如光波或声波)传送的信息转化为神经信息的感觉过程。
感觉适应,是指感觉器官对于持续存在的刺激所作出的反应越来越小的现象,比如你适应了在冰冷的池水中游泳的感觉。
阈限,感觉的界限。
绝对阈限,即产生感觉体验所需的最小物理能量。如一定距离内能听到的最低声音,一定距离内能看到的最暗光线。
差别阈限(JND),也称最小可觉差,即两种刺激能有一半的次数与个体准确的探测为不同刺激的最小物理差异。比如可探测到的最小声波变化量
3.能够通俗易懂地用实例解释:“色彩并不存在于我们的外部世界!”“声音不是一种物理现象,而是一种纯粹的心理现象!”“颜色和声音都是由我们的大脑创造出来的!”……
色彩,是光波作用于视觉神经产生神经冲动传递到大脑,在大脑中产生了色彩。外界的光波相同,但每个人产生的神经冲动不同,传递化学物质量不同,在大脑中的不同部位反应不同,因此,创造出来的色彩也不同。虽然都叫同一个颜色,但每个人感受到的颜色感觉是不同的。就比如照相机如同眼睛,不同的照相机对同一个物体照相,洗出来的颜色不同,这如同大脑感应的色彩不同。因此色彩不存在于外部世界,而是大脑创造出来的。
声音是由不同的声波传递到耳朵,引起耳部神经冲动,传递到大脑相应区域,产生了对声音的感觉。比如,音乐,同样一首音乐,有的人听到音乐的美,有的人听了没感觉,并且每个人感受的美也不同,这是由每个人的神经链接不同造成的,因此,声音是纯粹的心理现象。颜色和声音都是由大脑创造出来的,每个人的大脑不同,所创造的颜色和声音的感觉也不同。
4.为什么如此说:我们所“见”到的外部世界只是我们内心的一个投影,它并不是我们的眼睛所“看”到的,因此,只要一个人的内心明亮,他所投射的世界就充满光明,由此所指导的生活和事业就会蒸蒸日上。
我们所看到的,眼部视觉神经产生不同的神经冲动传到达大脑,引起不同的感觉。神经冲动习惯于以往的模式,走原来习惯的路线。内心明亮的,会神经冲动会走明亮的路线,引发大脑感觉明亮,内心灰暗灰暗的,神经冲动会习惯走黑暗的路线,证明黑暗。因此,一个内心明亮的人,他所看见的是阳光的一面,反过来,他的阳光的感觉又进一步强化这种神经传送模式,形成习惯,让他更多的看到积极的一面,让生活和事业更加蒸蒸日上。
5.对“如果眼睛瞎了,心就点亮了”和“从前我是瞎的,现在我看得见”这两句话自由发挥,各抒己见。
“从前我是瞎的,现在我看得见”,以前,我看孩子的学习,看到的是他该学习的时候不学,不该看手机电脑却总在看,我感到担心焦虑,因为我总是走黑暗路线,我看不到他积极阳光的一面,因此,我的眼如同瞎了一般。现在,我能看见了,我看到他在玩,我知道这是他成长的必然阶段,看到他不学习,知道是他需要放松,看到他不干活,知道是我改放手的没有放手,我不再指责,而是调整自己,学会如何让他去负责自己的人生。
以前对待同事,有很多的不满与评判,觉得他们不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那都是用我自以为是的标准去要求他们,其实,那是我的眼是瞎了。现在,我看见了,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模式,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思维,他们以他们的方式去工作、思考,这才构成了生活的多面性,也创造了解决问题的多种方式。因此,当我的心打开时,就会感受到更多阳光的一面,有更多的允许接纳,这样才能感受到生活的多姿多彩。
难道这条裙子并没有客观的颜色?颜色并不是这条裙子的属性?人们所说的颜色只是存在于人的脑子里,所以才会有一千个网友,有一千个颜色差异。
科学家说:颜色不存在,光存在。
心若在,一切都在。
你以为的你以为的不是你以为的。
你以为的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
大千世界走一走,看一看,您见到的与我见到的一样吗?
原文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17087bd4e8c6
从前我只看不见,现在我不看也见
身边两个同事粉丝。
一个纳闷儿:咱俩都是一样型号的手机,为毛你拍的就比我拍的好?——她说的其实是“看”和“见”的不同。
一个经常跟我学,选景,构图,角度,意境……渐渐拍的照片也越来越美了——“见”是可以练习的。
摄影的最高境界是捕捉到那份美的灵动,需要睁开心灵之眼,在它之下,万技黯然,如同文之眼,画之魂,老师所讲的“见”。
不论“好”与“坏”,都不是客观存在,只是我们内心的投射。
预知详情,请点击👇
https://www.jianshu.com/p/99083574df39
曾几何时眼见为真耳听为实,可在心理学家眼里,这些都是内心世界的投射,换句话说:一个人只想听到TA想听到的,只能看到TA想看到的,也就是说你只是盲人摸象般地看到与听到,而并没有“见”到事情的全部面貌。
你还执着地依赖你的眼睛跟耳朵么?
有点绕,但是很好绕!
读了李老师今晨的文章,有感动,有震动,李老师借由自己的认知过程,从心理科学层面说明了感觉的实质,让我开始相信“心中有什么,眼中就会看到什么!我们只能看到我们心中有的东西!”
怎么让心亮起来?当我们不再一味向外追寻,开始向内挖掘自身的资源时,就能点亮自己的心灯。心灯点亮后,就会发现“从前我是瞎的,现在我看得见”。
百度去
我们所“见”到的外部世界只是我们内心的一个投影,它并不是我们的眼睛所“看”到的,因此,只要一个人的内心明亮,他所投射的世界就充满光明,由此所指导的生活和事业就会蒸蒸日上。
我就在那里
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里
不来不去
你爱或者不爱我
爱就在那里
不增不减
你跟,或者不跟我
我的手就在你的手里
不舍不弃
来我怀里
或者
让我住进你的心里
默然相爱
寂静喜欢
料峭寒冬,心中可见姹紫女焉红,莺飞蝶舞的春光;粗茶淡饭的日子,可以遇见婉转明媚的时光,见与不见,生活都在那里。
生活、学习都一样,不仅要“看”,而且还要“见”,多思考,多运用。书不在多,关键是能理解多深。
苏轼是个大才子,佛印是个高僧,两人经常一起参禅、打坐。佛印老实,老被苏轼欺负。
宋代大文豪苏轼非常喜欢谈佛论道,和佛印禅师关系很好。有一天他登门拜访佛印,问道:“你看我是什么。”佛印说:“我看你是一尊佛。”苏轼闻之飘飘然,佛印又问苏轼:“你看我是什么?”苏轼想难为一下佛印,就说道:“我看你是一坨屎。”佛印听后默然不语(也许是气的说不出话)。于是苏轼很得意的跑回家见到苏小妹,向她吹嘘自己今天如何一句话噎住了佛印禅师。苏小妹听了直摇头,说道,“哥哥你的境界太低,佛印心中有佛,看万物都是佛。你心中有屎,所以看别人也就都是一坨屎。”
“看”,不见得“见”;“见”,也不一定非得靠眼睛去“看”。
我们所“见”到的外部世界只是我们内心的一个投影,它并不是我们的眼睛所“看”到的,因此,只要一个人的内心明亮,他所投射的世界就充满光明,由此所指导的生活和事业就会蒸蒸日上。
-- 摘自老师原文
现在,我不知道我的眼睛是不是还继续亮着?但是我能感受到孩子有自己的思想,说出来的话挺有深度,十几岁就能讲出关于生命,关于人生的话题,还能写诗,还能自学德语,会唱俄语版本的歌曲,孩子越来越愿意跟我亲近,每天都主动跟我抱抱,亲亲。我出门学习,还会主动给我发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