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孟子见齐宣王曰:“为巨室,则必使工师求大木。工师得大木。则王喜,以为能胜其任也。匠人斲而小之,则王怒,以为不胜其任矣。夫人幼而学之,壮而欲行之。王曰‘姑舍女所学而从我’,则何如?今有璞玉于此,虽万镒,必使玉人雕琢之。至于治国家,则曰‘姑舍女所学而从我’,则何以异于教玉人雕琢玉哉?
自译:
孟子拜见齐宣王说:“建造大房子,一定要让工程师寻找大的木材;工程师找到大的木材了,那大王您就会开心,认为他能够胜任。如果工人把木材砍小了,那么大王您就会生气,认为他不能胜任。那,这里有人从小学习治国之道,长大了想要施行他,大王却说:‘嗨呀,暂抛下你学的,听我的吧!’,那怎么样呢?假设,现在这里有一块未经雕琢的玉,即使价值万金,也一定要请工匠来雕琢它。至于治理国家,却对于有能力的贤才说:‘暂抛下你学的,听我的!’,那跟让工匠听大王的话而去雕那块玉,有什么区别呢?”
见解: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孟子对社会分工以及选贤任能的认识。
雕琢玉器,工匠能干,士人干不了;治理国家,士人能干,工匠干不了。这种差异来自于他们受到的教育和训练,也来自于他们不同的性情。至于治理人群的君,要做的是使这些人各得其所、各司其职、协调发力;而君的这项职能,也是无人能顶替的。古往今来,很多君主认为:我之所以统御万民,是因为我全能,什么人做什么事,我都可以指导——把自己上帝化;这是对自我定位的不准确,也是有些国家治理不好的缘由。
选贤任能,要充分尊重他。有时,朝中士人会顶撞、违逆君主的意见,往往是有他的原因;不急于反对,不忙于惩罚,而是静静地聆听来龙去脉,经过讨论做出取舍,这就是明君了。士人之所以会提意见,全在于他受过良好的教育和专门的训练,并且拥有关于一些事情的独立认知;这对于事业能否做好,也是很重要的。而我们说“呈现分歧是达成共识的必经之路”,也体现了这个道理。
另外,在本章中我们可以看到孟子个人认识和解说问题的一种方法——类比。有些道理,在细枝末节的小事上人们能明白——譬如雕玉器需要专门的工匠,在复杂或者有利益牵连的事上人们就会有意无意地糊涂了。要想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保持清醒,要像孟子一样学会从小事中发觉道理,并放之于万事万物推敲、思考,最终形成正确而根本的判断。
欢迎列位共谈共学。有所疏漏,烦请指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