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德充符》的第七个小分篇,不仅要把剩下的那部分浅短的谈一下,而且还要将全文进行一个小概括。
前面我们说了,庄子已经把所有的丑人怪事讲解出来,那么接下来的事便是读完前面的故事会有一个疑问,是什么疑问呢?那边是圣人难道没有情吗?他们的境界竟然高到十九年来对人体外貌和财富都无分无别。当然了,这里的情是指人类那被后天意识心染龌的“情”,庄子也知道后世会由此一问,所以他请出了自己的老朋友惠子来为大家对这“情”这一词进行了聚焦解答。
一开头,惠子就向庄子提问:“人本来是没有情的吗?”
庄子回答:“当然了。”
于是惠子又问庄子:““人若没有情,怎么能称为人呢?”
*惠子认为人没有人道的情就不能称为人,例如孩子对父母的感情、人对财富的热爱、夫妻之间的爱情等等都是我们最最关注的,与此同时也是我们最最难放下,因此惠子这一问不仅是给自己问的,也是给我们后来者提供一个回答,接下来庄子将彻头彻尾地挑战我们对“情”的理解。
庄子回答:““道给了人容貌,天给了人形体,怎么不能称为人呢?”
*看到了吗,庄子才不会从人道的有情和没有情的来解答,而是始终从是否合乎“道”的角度出发。庄周和惠子,一个是入道极深的人,一个是为悟道的顶多算得上是德合一君的常人,他们的境界当然相差甚远,同时这也是给我们后来读者一个警告天道与人道相差甚远,如果你不能放下对人道的“情”的执着,那么修道就无法修成功,这也是老子给出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一个隐藏含义。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惠子还是不能理解人为什么要放下对“情”的执着,于是问:“既然称为人,怎么能没有情呢?”
庄子答:“这不是我所说的情。我所说的无情,是说人不要以好恶损害自己内在的本性,要常常顺应自然而不用人为地去增益生命。”
*这里的“好恶”结合上“内伤其身”便是说人要想修道应该始终觉察自己是否处于中道,即大道,也是不刻意去违背自然地去增益生命。“死生,命也”,命是一种无形的控制力,即天赋予人生命的同时也用一股生命力量牢牢掌控生命的开始与结束,顺应天道方能开启真正的智慧,超脱方生方死的苦恼。
惠子问:“不去增益生命,怎么能保有他的身体呢?”
*惠子虽贵为相国而庄子却是穷得开不起锅的漆园吏,但是他们精神世界并不在同一个程度,庄子的境界起码是藐姑射之山神人的境界。
于是庄子浅短地批评惠子,也给我们读者一个告诫,一个什么告诫呢?关于对“相”的执着的告诫。庄子答:“道给人容貌,天给人形体,不让好恶损害自己内在的本性。现在你驰骋你的心神在外,劳费你的精力,倚在树下吟咏,靠着几案闭目休息,天授予你形体,你却以坚白论来争鸣!”
结语:每个人的本性都是一样的,只不过如老子、佛陀等人能够抓住本性而不被念头的控制,而常人却深受念头的控制,如定义和分别的时时刻刻进行。天道孕育万物生灵的时候也把天道的本性交给了生灵,只不过生灵不能记住“如婴儿之未孩”的本性,修道就要找回这中感觉,这就是“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如果本文中境界最高的两个人虚构人物王骀和伯昏无人,他们连面都不出却活生生地把“道”解释清楚了,他们不分别、不定义的程度可以说深入骨髓,因此“胜物而不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