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先生一生中一共有3个名字,陶文浚、陶知行、陶行知,他一生中一共改过两次名子,每次改名,都体现出他在成长中教育思想认知的变化。
陶知行体现出陶行知先生育人中的知行合一的思想,认知与行为的统一才是教育的真蒂,它关系到人一生的幸福,人若知行不一,即使取得成就也不会幸福,就会培养出许许多多的伪君子,这样的教育其实是在剥夺每个人的幸福。
学习的过程,其实就是强化知行合一的过程。学生的作业过多,学生为了能够完成作业,来不及深度思考,要么抄答案,要么抄完答案后机械的记忆,这样的学习无法达到知行合一,是在剥夺孩子未来的幸福,因为写在文章里的思想与做得不一样,说得跟做的也不一样,这就是所谓的人格分裂。这样的人即使自己不感到内疚而痛苦,周围的人也会不尊重他,幸福来源于内心体验,一直得不到别人认可的人,包括自己的家人自己的亲戚朋友,这样的人难道会很幸福吗?
没有深度思考的作业,特别是政治、语文、历史作业,意义无非就是能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因为学生根本体会不到这样做有何意义,既然体会不出这样做不会给自己带来好处,学生平时就不会这样做,说一套做一套的人格就此形成。其实,要达到知行合一,进行深度思考还远远不够,还要进行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真正体会到这样做的好处。如果有这样的一道题:请同学们说出信任别人有什么意义?这道题是没有固定答案的,如果不进行深度思考学生是答不上来的,作业太多只能放弃,如果有答案就只能抄答案。这样不触及灵魂的学习,能让学生以后信任别人吗?只能是嘴上说要信任别人,但实际行动时却不会这样的。知行分裂,你说这样的教育是成功的吗?
我在网上看到这样一段话:上等人互相信任精诚团结;中等人不团结不信任;下等人互相猜忌互相内斗。可见,信任对一个人而言是多么的重要,我们的教育如果培养不出知行合一的人才,培养出满嘴说空话的人,即使成绩再好,能干出多大的成就?这里的空话是从课本上背出来的话,自己理解不了,更不会付诸行动。
综上所述,学习应该是一个不断强化知行合一的过程。现在的教育其实得不够好,在应试教育的强大压力下,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很难完成知行合一的教育。校园是一个祥静平和的世外桃园,不应该是一个教师学生互相竞争的名利场。
那么,陶知行又为何把名字又改为陶行知呢?这不是陶行知否定了知行合一的思想,而是他觉得,学习知识后,再通过活动去体验,完成知行合一。不如让学生先参加活动,然而在活动中体验出知识,这样获得的知识更有适用性,体会更深。我也曾经教过小学数学,有好多数学知识是不直接让学生知道的,而是让学生认真观察,然而让学生自己总结,如果学生一时总结不出来,我们应该要不厌其烦的引导,只到总结出来为止。可是,这样的教学却不符合应试教育,在引导过程中花费的时间太多,学生做的题相应就会少很多,影响教学成绩,另外,在一次公开课,我采取引导的方式教学,结果很失败,教师们在评课时说,包括校长在内,他们说你直接把结论说出来,然而出几道题,直接练学生就掌握了,后来我就不再按课本上的方式教学了。可是,我最近看了陶行知的教学理论,我真后悔没有坚持下去。
陶行知先生的伟大,在于实践,在于坚持,而他做为中国杰出的教育家,中国教育为何不采用他的理论,我不得而知。越研究他,我越崇拜他。因为这样培养出的人才,是最接地气的人才,这样的人才是不会说空话的人才。
虽然,先行后知的教学方法,在实行过程中难度很大,特别是在应试教育的当下,但是,我认为是学校教育的最好的方法,我想不是之一。因为这样的教育,学生才能学到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其实,先行后知的教育理念,一个人实行起来很难,但如果让全社会认可这样的教育理念,实行起来并不难。
学习是什么?不仅是学知识,更是对知识的理解,其实理解知识更重要,只有把知识理解了,才有可能运用到实际当中,否则,你记的知识再多也是无用的,只能写到纸上考个好成绩。所以,教育的教研重点是让学生如何理解知识,而不是让学生记住多少知识,只有理解了才能达到知行合一的境界。总之,学习就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达到知行各一,知识不在多,而在精,多而无用,只有精才有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