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费社群的去中心化运营

作者: 不二唐卡 | 来源:发表于2018-05-08 23:35 被阅读102次

从2015年开始,付费社群就逐渐流行,最早一批依托公众号积累了大量用户的个人,除了硬广以外,也开始用这种形式获得价值变现,这是罗振宇在提出U盘化生存后的第一年。2016年,随着得到引领的知识付费的兴起,付费社群也越来越火爆,直到现在,已经逐渐常态化了。

结合我目前所在的一个写作型社群,简单谈一谈对付费社群去中心化的观察和理解。这篇文章还是一个初步的思考,很多背景材料和数据可能并不全面,比如就刚刚谈到的整个付费社群兴起的背景,我还没有搜集更多的资料。今天只是感觉层面的一个分析,也希望抛砖引玉,待后续完善。

付费社群的去中心化运营,总共有五个维度,共同的愿景,确定性的依赖,共同的行动机制,种子用户的培育,反馈和迭代。

第一个比较核心的要素是共同的愿景,实际上就是这个社群的定位。付费社群的运营实际上是一个比较长期的过程。凡是,长久发展的东西必定首先要有一个愿景的指引,在这种指引下,社群才能历经风雨,自然生长。

在共同愿景的指引下,实际上还有一个很具体的,也就是说,这个事情能够提供的确定性的依赖,愿景是一个比较务虚的东西,落到实处就是你能够给用户在此时此刻的当下,能够带来什么东西。这种确定性的依赖,实际上是内生于整个社群的愿景当中的。

前面的这两个因素基本上都是由中心化的个人品牌背书,逻辑思维的会员,樊登读书会,李笑来的新生大学,还有我现在所在的这个不出局,基本上都是这么一个路径。逻辑思维所提供的愿景是,时刻自己愉悦大家他说,提供的确定性依赖就是每周的视频节目和每天早上6点半的语音。所以才有了后来的付费会员。当然,逻辑思维的会员社群,实际上还是一个比较自组织的东西,它更多的提供的是一个,人与人之间,连接的机会。一个典型的产品就是,逻辑思维的会来事。樊登读书会和李笑来的新生大学,愿景就是自我成长,樊登读书会能够给的确定性依赖就是一本又一本的书的解读,还有高质量的自我提升课程。当然,所有的社群都带有连接的性质,付费社群当然也不例外。

正是愿景和确定性的依赖,才给了社群一个付费的基础,同样也是他后续去中心化运营的一个基础。

但是这还不够,共同的行动机制,种子用户的培育,反馈与迭代这个才是他们后续做到去中心化运营的一个基础。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付费社群的去中心化运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oygr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