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授二十二年,周国高城突发瘟疫,传速之快,范围之广,举国皆惊。
帝闻之,令太医院昼夜不休,研制解药,并告各州、府、县,严禁人员流动,以防扩传。
幸得上天锤怜,太医院舍命,全国官员和百姓一心同体,三月后,解药出,云雾散。
然,此瘟病如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各地仍时有个数病例,些许案例几番险些酿成大祸。
丞相公孙杨谏:“今瘟祸不绝,非上天之祸,亦非太医春手不妙,实则人生来恶性所致。一人得之,察觉者便望传十传百,生死不惧。不查者便觉己生来天命,瘟神不敢上前。故欲断瘟祸,首断心恶之祸。”
帝许然,问其策。
对曰:“先时,秦国商君有连坐之法,使得秦境无贼无盗,无奸无诈,今可法之。颁一法令,此后以为一所,凡出入乡所皆要隔世半月,有不适立刻报乡,乡报县,县从速管控治疗,如有违反者,视所造后果或劓或剐,或凌迟或断足。更有甚者,株族!”
众人皆惊,心言狠毒。帝亦觉残忍,然断根之法,又无他耳,帝允试之。
令行全国,人人皆恐。初有几人不信,犯之,报公孙杨,批:剐之!公示全国!
后,周国瘟少有,半岁后,或有一二。至天授二十三年,彻底断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