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长假归来,以城市为坐标,记录如下。
黄金周,出行成本高是不争的事实,本次四川之旅,借道绵阳,转成都,抵宜宾,7天3座城,一来丰富旅程,二来缩减开支。

10月1日中午抵达绵阳,机场离火车站不远,打车去存了行李,开始了绵阳的半天游。
第一站到了马家巷,绵阳的小吃街,路上跟出租车司机师傅聊天,他说年轻人都喜欢来这里,真是搞不懂。因为司机师傅的随口一句,瞬间觉得有些许失望。既来之,便顺着之前看过的一篇马家巷小吃攻略,带着试一试的决心走进这条小巷子。
进门左手边不远处,有一家锅边凉粉,味道真心不错,有一味调料很特别,是别处的凉粉中没有尝到过的,凉粉口感麻中带辣,很有嚼头。这家小店还有一个小吃,油茶,颠覆了印象中对西北油茶油腻和重口味的固有印象,油茶有点像我们北方的玉米面糊糊,上面撒着馓子,味道很有层次,微微有点咸味儿垫底的不知名粮食的香味,回味无穷。

接着往里走,找到了那家冷沾沾,这种吃法和架势从来没有听说过,一个桌子上摆满了各种小串,用牙签穿着,旁边放着辣与不辣两种味道的蘸料,蘸料是公共的,让人有点心里犯怵,自然想到了火锅江湖中的口水锅。进门落座,每人发一个小碟子,自行挑选桌上的牙签小串串,蘸料,入口,味道类似钵钵鸡,但食材更入味,吃完后数牙签,结账。

填饱了肚子,去看看绵阳的经典仿古建筑-越王楼。越王楼始建于唐,与滕王阁,黄鹤楼,岳阳楼并称四大名楼,且高度居首位。依山而建,虽重建仍可见其宏伟原貌。未进入越王楼内参观,据介绍楼内有书画展,晚上会有灯光秀可供观赏。
《越王楼歌》杜甫
绵州州府何磊落,显庆年中越王作。
孤城西北起高楼,碧瓦朱甍照城郭。
楼下长江百丈清,山头落日半轮明。
君王旧迹今人赏,转见千秋万古情。

作为一个有故事有历史的景点,越王楼游人不多,如若不是本次出行经过绵阳,我也不曾了解,更不会专门造访。如今它落寞的注视着过往的行人,似乎在慢慢的放下身段,楼上已经有了商业气息,据了解会成为唐文化风貌景区的核心环节。不久的将来,越王楼可能也会成为像大唐芙蓉园那样的人文景观综合体。
绵阳是四川省第二大城市,也许是被毗邻的成都掩盖了光芒,本次行程安排留给绵阳的时间太少了,还是有许多地方想去看看,羌族风貌、药王谷等,留待日后一探究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