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我们的工作不涉及大规模的人员流动与聚集,所以还是想着能按计划初十复工。
要复工就要有文章,要写文章就要有素材,对我们来说就是要有父母提出的或者是遇到的实际的教育问题。
我从初五开始留意,从初七开始认真在各个公众号、微信群、微博等渠道寻找,甚至每天都浏览朋友圈,可和教育相关的问题或者吐槽都消失了,即使有些诸如“在家如何带娃”一类的文章也都是泛泛而谈,没什么太大的实际用处。这种“素材荒”着实让我慌张了一小阵子,无米下锅了。
看到这里,估计有的朋友就想骂我了:这都什么时候了,你还想着自己的个破公众号,还有没有点公德心啊?!
写到这里,我也明白了,面对如此严重的疫情,一个有公德心的父母是不好意思谈孩子的。在这种形势下谈孩子教育,就跟一个人上街不戴口罩一样,不仅没素质,还没良心。
那就不说别人了,说说我自己吧。
这几天窝在家里,和孩子天天24小时在一起,遇到的最大难题是——怎么能给孩子当一个好一点的榜样。
孩子上学的时候,或者没出现疫情的时候,要不然孩子不在家,要不然我不在家,要不然就是俩人都不在家,碰在一起的时间是有限的,即使都在家,孩子也要回自己的房间学习。这就给了我很大的灵活空间,说句不好听的,就是演也能糊弄个差不多,比如看看书。但现在不行了,伪装不下去了。
面对一个初二的孩子,咱先不说学习成绩咋样,总是要督促她学习的,咱总不能只当监工吧,咱不能像电视里演的那些大手一挥只知道趴在地上喊“弟兄们,给我冲啊”的人一样吧,咱于心不忍啊。
再说了,咱还是干这行的,咱也不能天天吆喝着“身教比言传重要”而自己人事不干啊,咱良心上也过意不去啊。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面对这次严重的疫情,作为父母,作为成年人,能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引导。是恐慌、惶惶不可终日,还是能科学的分析病毒、分析疫情然后按照政府的建议从容过日子?当在各种渠道看到各种新闻、各种数据的时候,是仅仅发泄自己的情绪还是能有意的给孩子进行合理的解读?当“封城”、“封小区”、“封路”逐渐发生的时候,又怎么给孩子一个他能理解的解释?
总之,这几天待在家里我一点也不无聊,守着孩子怎么会无聊呢,面对这么多问题怎么会无聊呢。
有什么疑惑尽管问
我们是陪伴孩子成长的同路人
关注同名(蓬勃育儿社)微信公众号,获取更多育儿信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