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时代(八)

作者: 哇_哦 | 来源:发表于2017-07-16 17:01 被阅读0次

    五年级时,学校安排开始上早自习,晚自习。

    早自习一般是天刚朦朦亮起床,洗漱完毕已经能够看清路,便从家里出发,十分钟路程走到学校,早自习时间为半小时,然后吃早餐。

    早自习一般是按照要求背诵课文,以及成语解释之类的。老师上课的时候会告诉大家哪些课文或者哪些段落要背诵,每个人都买了课本资料书,当时买的是《字.词.句.段.篇》或者《一点通》,两者基本上差不多。书上是对课本每一课的解释,有习题,有词组或成语解释,老师会指定哪些词的解释需要背诵,一般来说除了少量特别生僻的,词组全部背诵,每课的词组少则几个,多则二三十。

    除了词组,资料书在每篇课文后面会总结出多音字组词,近义词,反义词,这些也是必背的。对于古诗词,除了古诗本身,翻译也背诵要求,但这后面不会有词组任务。除此之外,资料书还会总结每课的中心思想,这个也是必背的,这个背起来就困难不少,虽然只有简短的两三行,但不好记忆,没有什么规律可循。

    现在想想这资料书内容也是够全的,不过我们大部分买的是盗版的,印刷模糊,纸质粗糙,对于三块钱一本的价格已经是非常实惠了。由于背诵的内容非常多,所以印象中早上背诵课本一直没歇过,每天早上到教室就开始背诵,大多数时候是背不完的,下午放学后接着背。

    有的时候会有一点小小的不满,总觉得这些东西没什么用,并用“死记硬背”的说辞,给自己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进行鄙夷,但后来看得学得东西多了,反而觉得当初那种方法确实有着很大用处,看似墨守成规却是进步阶梯的必经之路,那大量的基础词汇,成语名词解释不背下来实在难以消化。

    中学之后的语文学习更偏向于文章的理解与分析,虽然也有不少的名词需要记忆,相对于小学的数量来说已经是相形见绌了,后来的文学知识都是在小学的语文框架上进行建构的,即便随着知识的拓展包裹完善了整个文学框架,难以再找到最初的痕迹,但仔细触摸仍能感受到那些最基本的知识温存,是它们托起了整个殿堂。现在不赖的文学功底还是得感谢当初的勤学苦读啊。

    七十多人的教室挤得满满当当,竖向一列为一小组,八至九人。每组会指定一个小组长,负责这一小组的作业检查等,组员需要到小组长处背诵,小组长则到相应的班干部那,班干部再去相应的小组长那,这样刚好各司其职,互不干涉,有序进行。

    早自习每周会有两次是背数学的,一般是老师抄的公式,换算等等,数学需要背诵的内容不多,背完后会让大家做作业。

    晚自习是六点多开始,一般是老师讲解习题,自己做作业,偶尔会安排考试,晚自习两节课,持续到近八点结束,然后下课回家。晚自习一周四次,语文数学各两次。

    原本每天的课程安排是七节课。第七节课的时候,老师一般会让背诵课文什么的,提前背完的在教室写家庭作业,第七节课下课铃声一响后就收拾东西回家,当然也可以选择继续在学校待一会儿,到学校吃晚饭之前,老师会要求大家全部回去,并安排专门的同学关灯,锁好教室门。当然后来晚上安排了自习之后,就没这个要求了,可以待在教室一直到晚自习结束。

    每周五下午是不安排课程的,都是写作业或背诵书本。老师会布置好周末的家庭作业,提醒在家的注意事项,我们收拾好书包,第六节课一下课就飞奔回家。但周五下午每隔一段时间会进行一次全校大扫除,大多是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这个时候基本上会动员全班的人进行打扫卫生,打扫清洁区的人也多了不少。教室内,除了扫地拖地的,还有擦窗子,擦黑板(这时使用湿抹布),扫天花板,擦讲台,清理自己的课桌等等,抹布都是大家从自己家里带过来的。

    我们一般是等老师布置完作业后,立即全班动员,声势浩大,开始全民大扫除,其实全校都在做。教室有六扇窗子,个子不高的人够不到窗户最顶上,扫天花板的同学也是,所以这些一般都是安排高个的同学完成的。大扫除的时候,我们一边打扫卫生,一边讨论着一些学校的趣事,有同学会讲笑话逗得大家哈哈大笑,打扫后时间还早的话,就会玩一些游戏,到时间差不多了就收拾东西各自回家。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小学时代(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rjoh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