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所有健全的人都需要有一个灵魂的指南,或者说是一个人生的指南针。你不必指望有什么超级人物会给你的孩子点石成金、教会你孩子健全的精神人格,这件事你必须自己来。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你想要什么样的果实,就需要播下什么样的种子,然后浇水、撒药、去除杂草、施肥,然后才是收获果实。
父母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位老师,是孩子影响最大的炼金术师。你教育孩子的所有言行规范,成为你孩子原生家庭的烙印,称为家教或者家风。
当代中国社会已经基本解决温饱问题,可以说基本上不愁吃不愁穿,可以满足基本生命的物质生理需求。随着城市化的推进,社会运转和工作节奏是越来越快,人们也越来越往大城市鸽子笼里集中。随着现代慢性疾病的蔓延,更为严重的是人的精神疾病的蔓延也在加速形成演化过程中。
据说,有记录或者没有记录的抑郁症患者,就有可能超过1亿人之多。以至于周边有心理疾病的情况,已经见怪不怪,司空见惯。
要知道,一个精神病病人,会严重影响拉低一个家庭甚至几个家庭的幸福体验。更有甚者,由此带来的层级叠加效应会让家庭的影响更为严重。
所以,给你孩子从小塑造健全的精神人格可塑性和弹性,让孩子在面对人生困境和打击的时候,能够具备基本的抗逆性和抗挫折能力,才是给你孩子健康人生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底色。

2
教会孩子健全的精神人格可以有十个方面的考虑。
①让孩子对这个世界产生信任,相信世界的美好
爱因斯坦说过:每个人所做的最重要的决定是需要确定这个世界、这个宇宙是不是一个友好的世界。孩子们需要感觉到世界对他们微笑,对他们友善。
当人们在感觉到安全的时候,往往会得到情绪和身体更为健康的效果,也更为愿意与别人交往从而增加自己和别人的幸福感。
作为父母,需要教会孩子如何保护他们自己的安全。但是,如何在教会孩子防备坏蛋的同时,让孩子对好人和这个世界产生信任?恐怕,这是每一个家长都需要克服的两难境地。让孩子信任,孩子容易流于轻信;让孩子不要轻信别人,孩子会怀疑别人的诚意善意。
也许,让小孩子尽量不要观看尔虞我诈的暴力电视节目,是一个家长应该做的事情。
②我们每个人,包括我们的孩子,需要灌输这样一种理念: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点事情,让这个世界更好一点
当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灾难或者坏蛋感觉到无力无助的时候,他们往往是遇到了成长的烦恼。
如果当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感觉到,他们被授权去让自己做点与众不同的事情,他们有自己的内心行动指南而不是随波逐流,他们知道自己什么是对的,更有可能对此孜孜以求。
如何做到这一点?实际上,父母在与孩子的言传身教灌输中,可以渗透这一点。
比如,在看见网络视频暴徒在砍杀或者射击无辜群众,孩子可能会问:为什么这些人会去射击那些他们不认识的人?
比回避这个问题,或者是直接谴责暴力犯罪,父母可以给孩子一个类似这样的回答:有时,有些人有不同意见,会使用极端方式比如动手打架、或者使用枪支。但是这会带来更深的痛苦和伤害,他们不去讲道理。遇到有不同意见的时候,最好是说出来沟通。
在任何时候,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让事情变得好一点。当悲剧发生的时候,有这么多人去帮助别人得到安全,比如维护安全的警察、救人的医生护士、热心的路人等。这些人,才是我们值得尊敬的。
③带孩子去亲近自然,培养孩子热爱自然,在自然中吸取能量在自然中疗伤恢复
人从自然中进化而来,自然现在仍然在滋润着人类身体和精神。那些经常接触自然的人,不仅身体上更健康,精神上也更为健全。
也许,一个带露珠的蜘蛛网,晚上慢慢爬升的月亮,一个瀑布,或者是一只小狗、小猫的降生,都会给孩子带来莫大的欢愉。
卡森说过:那些长时间关注大地之间的美丽的人,会发现对自然敬畏的力量,会持续随着生活而延续。
④培养孩子对事对物对自然的感激之心
对万事万物存有感激之心,是任何宗教和文化都具有的一个共同精神特质。如果能够在生活工作轨道上,常常体验到感激之心可以让人更为幸福。
当你陷入到矛盾困境中挣扎的时候,感激之心可以治愈疗伤。对万事万物存有感激之心,也相当于给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向万事万物的大门。你的感激之心越深沉,我们接受自然的能力越强,我们也就越能够得到我们想要的生活。
当然,小孩子难以理解感激之心与万事万物的关系。对于许多生活的给与,通过言传身教以身示范,给孩子灌输我们遇到的这一天是多么美好,感激如此丰富的食物,一辆多么可靠忠实的车辆,多么好的老师和邻居,当年你的家庭成员也如此恰恰好。当你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随着他的世界外延范围扩大,他的感激之心也在随之蔓延。
也可以教会孩子珍惜眼前的事物。祖父母辈,爷爷奶奶姥爷姥娘正在变老,不会永远陪伴我们。因此我们才要利用我们的空闲时间尽可能去看望他们,即使有时这样的访问会有些唠叨和无聊。
当然,一些家庭的小事情也可以体现这种价值观。比如,睡前一句晚安,出门前一句提醒安全等等。这些小事情犹如种子,随着孩子成长,会慢慢发芽结果。
心存感激有什么好处?心存感激,可以让一顿简单的晚餐变成盛宴,可以让一座房子变成温暖的家,可以让一个陌生人变成朋友。心存感激,还可以让过去变得有意义,为今天带来祥和,为明天带来憧憬。
⑤限制现代电子器具的使用,降低技术噪音你才能聆听世界的声音
当我们独处在家或者在外的时候,往往打开电视或者收音机,让噪声环绕以免感觉到孤独。
但是,有时候在充满噪声和躁动的世界里,宁静反而成了稀缺品。没有宁静,我们的心灵的不到安宁,良知无从发端。
作为孩子,尤其需要宁静来与自然对话,自我倾听世界的声音,而不是被噪音推着前进。音乐是美妙的,选择不同类型的音乐,或古典悠扬或者欢快,可以为你的家庭气氛定调。但是,无人倾听的大音量收音机声音打破了你家庭的宁静,当你做事的时候,需要屏蔽这些噪声,因为这会增加了你的紧张水平。如果这些噪声在谈论涉及一些敏感话题,紧张还会升级。
我们所有人生活中都需要一段宁静来安放自己,不被打扰。
⑥花点时间做点你觉得有意义的事情
尝试和你的家庭成员一起花时间做点有意义的事情,这样才不会在你忙碌工作挣钱的同时,一晃眼孩子长大了,你也错过了和孩子共处、陪伴他长大的日常普通的时光。
阳光照耀在顿在院子里的雪人身上,看着雪人一点点融化;和孩子一起淋雨,狼狈跑进家里,被孩子妈妈骂;停下来嗅一嗅花香,教会孩子体验那种花香沁人心脾的味道;和孩子一起见证雨后的彩虹,期待着下次再能遇见。
也不必觉得需要给孩子每次都灌输什么科学知识,只是享受自然的时光就好了。你只需要教会孩子会体验到生活当中随处可见美好,我们的日常生活看似普通实则处处充满奇迹。只要你留意,你才会发现普通的事情也是如此美好。
⑦所有人都会从反思中受益

有的时候,你需要教会孩子如何反思自己的行为,不论是对的还是错的。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难免磕磕绊绊,更难免会犯下错误。只是对于心智尚未健全的孩子来说,对每个成年人心知肚明的社会规范和道德理念,孩子没有概念。所以,没有形成自己的是非判断标准。
这个过程,有的时候,随着年龄长大,是用被动碰壁来得到的。但是还有一种方法,家长可以交给孩子主动反思的学习方法,迁善改过,善于从书籍和现实人和事中取得借鉴。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即使贤德如颜回,也不过是不二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反思是犯错能够转化成财富的催化剂,只有用反思来见贤思齐,迁善改过,人才能不断从错误走向成熟,从失败走向成功。
反思,或则静坐冥想还有健康的好处。有的时候,只是做着发点白日梦,让自己大脑深处的火花在放松的时候点燃,也是一种激发创造力的方法。反思的方式有多种,有的时候,你在林中漫步,或者闲看天上月亮,或者在一个早晨开车出去吹风,或者干脆三五好友吹牛,沉浸在生活的神奇当中。
⑧你对家教和家风的诠释和执行,是最直接最健康的教育
不要指望学校老师会承担起你孩子心灵导师的职责。现代社会学校老师,早已经不是古代师徒吃住在一起的心灵浸润的过程,已经变成了工业社会的工业化生产线。
老师是学生这个产品的制造者,学校是工厂,学生是产品。为了适应最有经济的需要,需要规模经济,更需要标准化的流程和规范。因此,你的孩子在学校里,只能接收到标准的教育。至于人文素养和家教家风,心灵教育这一类精神方面的人格教育,学校和老师给不了你的孩子。
比如,关于令人难以启齿的性,孩子成长过程的性体验变化,还真是老师生理课教不了的。
⑨你可以经历艰难,要给孩子锻炼生活的韧劲
孩子需要抗挫折训练,磨炼性格,空乏其身,增益其所不能,才能有未来承受天降大任的身板和体格,以及心理承受能力。
要让孩子知道,世界上值得做的事情,都是难做的事情。不付出代价,就没有得到。绝大多数人都想避免不舒服的境遇,但是正因为遇到不舒服的境遇,才让人迫于压力去学习、成长和发展。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绝大多数道德选择都会让我们付出代价,既然你可以做,你的孩子也可以做到。你可以把你的困难艰苦告诉你的孩子,让他分担家庭的艰难,孩子会学习承担责任。
你需要教会孩子如何厘清是什么支持你的需要,你克服困难的力量源自何处,你才可以成为最好的自己,你才可以为你自己的行为而自豪。你的孩子,也可以做到。
⑩任何人都需要为别人、为世界做出自己的贡献,通常这也是可以找到最大乐趣的地方
你的孩子,或者是别人也许会疑惑,为什么世界上存在如此之多不公平的事情?
你需要教会孩子知道,世界上许多地方需要我们的帮助。而我们帮助了别人,让这个世界多一点微笑,变好一点,我们自己也会变得幸福一点。
孩子需要为成为一个好公民,做好心理准备。也需要在十几岁青春晦涩期懵懂冲动的时期,有自己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判断,而不是依靠反社会叛逆行为来证明自己的成人礼。
作为父母,最应该教会孩子的是,如果孩子为这个世界做出正向的努力推动,世界因此变得美好一点点,他们也会享受到和学习到这种经历。
3
为什么有北大高材生吴谢宇弑母案,虽然是极端案例的悲剧,但对于一般父母之于孩子之间的教育和成长关系会有哪些启发?
随着吴谢宇的落网,对于他的审讯可能会揭示出更多的犯罪心理动机。但无疑,他的心智是不健全的,在外表光鲜的背后是压抑扭曲的精神人格。这样的精神人格,长期压抑扭曲,得不到缓解,最后走上了母子不归路。
作为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一定注意不要把孩子当成独立健全负责任的人格来进行培养。孩子不是父母的私物,从降生那一天起,孩子就是独立的。孩子和父母的缘分,也是渐行渐远。能不能有健全独立的人格,自立于社会,是每个家长应该在陪伴孩子成长的时候应该着力塑造锻炼养成的。
有的家长打拼,为的是要给孩子创造更好的优裕条件。家长想给孩子提供优越的家庭环境固然没有错,但是切记舍本逐末。不要因为过多的追求其它东西而忽略的对孩子内心世界的关注。一定要多和孩子聊天,让孩子更加信任你。而不要让孩子愈加疏远你。
另外,切忌不要专制让孩子必须服从,在服从之后感到长期压抑。现代社会,条条道路通罗马,人皆可成才,对孩子的教育,需要按照兴趣进行引导,按照年龄段循循善诱,有教无类。
希望天下父母,能够因材施教,主动有意识地塑造你孩子健全积极的精神人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