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英语点滴原创文字集简友广场
读叶芝的名诗The Lake Isle of Innisfree

读叶芝的名诗The Lake Isle of Innisfree

作者: Winterlily | 来源:发表于2023-05-12 14:20 被阅读0次
image.png

爱尔兰诗人叶芝(1865-1939)是中国读者比较熟悉的西方诗人之一,尤其是因为他那首由中国歌手赵照改编的《当你老了(When You Are Old)》红遍中国之后。实际上,原诗中有超过30%的词句在赵照的歌曲里并没有出现,不过,这并未影响汉语歌曲在大陆的传唱和发行。

作为192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叶芝一生写了很多感人至深的诗。如果你喜欢听歌,你可能已经注意到,早在赵照的《当你老了》流行之前,以叶芝的诗谱曲的《漫步在莎莉花园(Down by the Salley Gardens)》就已经在西方传唱多年了。歌词唯美,曲调舒缓,在一种漫不经心的吟唱中传达着淡淡的忧伤。比较而言,我觉得,日本歌手藤田惠美对这首歌的演唱最合乎原诗的意境。

今天我所要讲的并不是《当你老了》或《漫步在莎莉花园》。我要讲的是叶芝的另一首同样优美而充满想象的诗,名叫《茵纳斯弗利岛(The Lake Isle of Innisfree)》。

首先还是看原诗:

I will arise and go now, and go to Innisfree,
And a small cabin build there, of clay and wattles made;
Nine bean-rows will I have there, a hive for the honey-bee,
And live alone in the bee-loud glade.

And I shall have some peace there, for peace comes dropping slow,
Dropping from the veils of the morning to where the cricket sings;
There midnight’s all a glimmer, and noon a purple glow,
And evening full of the linnet’s wings.

I will arise and go now, for always night and day
I hear lake water lapping with low sounds by the shore;
While I stand on the roadway, or on the pavements grey,
I hear it in the deep heart’s core.

这首诗有不同的汉语译本,比较而言,袁可嘉的翻译更胜一筹,这有可能得归功于袁可嘉早年就是个诗人,而且是有一定成就的诗人,同时也归功于袁可嘉后期是一位外语诗歌的研究专家。就袁可嘉的翻译而论,译文富有诗味,比较接近于原文意境。

以下是袁可嘉的译文:

茵纳斯弗利岛

我就要动身走了,去茵纳斯弗利岛,
搭起一个小屋子,筑起泥笆房;
支起九行云豆架,一排蜜蜂巢,
独个儿坐着,荫阴下听蜂群嗡嗡唱。

我就会得到宁静,它徐徐下降,
从朝雾落到蟋蟀歌唱的地方;
午夜是一片闪亮,正午是一片紫光,
傍晚到处飞舞着红雀的翅膀。

我就要动身走了,因为我听到
那水声日日夜夜轻拍着湖滨;
不管我站在车行道或灰暗的人行道,
都在我心灵的深处听见这声音。

《茵纳斯弗利岛》给读者的第一印象是诗人渴望自由,一种属于自己的孤独的自由,也因此,诗中才会出现这样的句子:搭起一个小屋子,筑起泥笆房/支起九行云豆架,一排蜜蜂巢/独个儿坐着,荫阴下听蜂群嗡嗡唱。

诚然,在人的一生中,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有类似的渴望,不管他是个诗人,还是个普通劳动者。

也有评论家说,叶芝的这首诗表达了“对资本主义文明的厌弃和对田园牧歌生活的无限向往,具有逃避现实的唯美倾向和鲜明的浪漫主义色彩”。但在我看来,这种说法有使用政治审美的嫌疑,不仅牵强而且显得故作高深。

事实上,叶芝是个积极的社会活动家。他不仅领导了爱尔兰的凯尔特复兴运动,参与了艾比剧院的创建,还在1922年成为爱尔兰参议院参议员,担任过货币委员会主席。1925年,叶芝还积极倡导过离婚合法化。

对自由的渴望其实根源于诗人自身,根源于诗人的个性以及艺术创作本身对作者的内在要求。屈原之投汨罗江原因在此;英国湖畔诗人宁愿住在偏僻的湖边而不是政治中心的伦敦,根源也在于此;顾城选择新西兰的激流岛,并自建小屋,其根源也绝不是为了表达对现代文明的厌恶和反叛。

—— 突然想起同样是爱尔兰人的乔伊斯,他有句非常著名的句子:我的美学是流浪。

—— 或许,所有的艺术家,在心灵的深处,都是把自己看成一个流浪者的,再不然,就是把自己看作是一个即将流浪的人。

其实,不仅诗人、艺术家,即便是普通人,谁又不曾在某个时辰,某个人生阶段,想象过远离故土,去远方流浪呢?

《茵纳斯弗利岛》字面表达的是诗人个人的渴望,但本质上却代表着人类的一种共性,即,渴望流浪的共性。可能也正是因为这种无意间表达的共性,叶芝有时候会被文学评论家贴上“象征主义诗人”的标签。

我喜欢《茵纳斯弗利岛》,因为,我在里面读出了自己的心声。记得第一次读它的时候,我就有似曾相识的体验,即:我听到/那水声日日夜夜轻拍着湖滨/不管我站在车行道或灰暗的人行道/都在我心灵的深处听见这声音。

相关文章

  • 非凡英文诗歌 006

    今天要学的诗歌是The Lake Isle of Innisfree,作者是英国著名诗人,叶芝William Bu...

  • The Lake Isle of Innisfree -- 叶芝

    即便粗粗浏览一下叶芝这首诗歌, 读者也会立即想起中英文学史上两个著名的山水诗人:陶渊明和华兹华斯。 人们习以为常地...

  • 叶芝的诗

    1. The Lake Isle of Innisfree --- byWilliam Butler Yeats ...

  • The Lake Isle of Innisfree

    I will arise and go now, and go to Innisfree, And a small...

  • 我最好朋友的婚礼

    Isle of Innisfree-Celtic woman (一) 初秋的小城,在经过一番暴雨的洗礼后,显得格外...

  • 2019-01-10

    《秋梦》根据英文歌Isle of Innisfree改编 填词 潜东篱 1,秋夜凉生,更添旧梦到天明。多少清愁,织...

  • 当你老了

    叶芝名诗《当你老了》 When you are old and gray and full of sleep. ...

  • tagore's poems

    走进泰戈尔文字,感悟生活的真谛! 爱尔兰著名诗人叶芝曾说: “每天读一句泰戈尔的诗,让我忘记人世间所有的苦痛。” ...

  • Down By the Salley Garden 歌词试译

    这首闻名遐迩的歌曲,是根据诗人威廉·巴特勒·叶芝的同名诗歌〈DownBytheSalleyGarden〉谱曲而成,...

  • 每日一首英文诗:Day 6当你老了

    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爱尔兰著名诗人叶芝的代表作——《当你老了》。 When you are old When you...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叶芝的名诗The Lake Isle of Innisfree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upes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