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年,义和团起义被镇压。19与20世纪之交,资产阶级革命派组织反清武装加入中国政治斗争中来。1911年,辛亥革命,终于推倒了清封建王朝,建立民主共和国,中国正式开始民国时期。可惜,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等军阀窃取。辛亥革命前后,为革命的开展以及革命后的思路,资产阶级革命派一方面与保守派进行思想斗争,一方面也不断继续学习和反思。
章太炎,后改名为章炳麟。曾学于国学大师俞樾,潜心古文经学。民族危机,投身维新运动。失败后,认识到革命手段的必要性,与维新派决裂。1902年,在日本与孙中山定交,完成《訄书》。1903年,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又为邹容《革命军》一书作序,同邹容一起被捕下狱。1904年,与蔡元培等人组织光复会。1906年出狱,赴日本,参加同盟会,任《民报》的编辑。1911年,辛亥革命失败后,思想渐趋保守。
同改良派的论战中,章太炎的驳斥在社会发生很大影响,有力地打击了保守派的政论,明确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论。“岂有立宪而可上书奏请者”,直接揭露改良派的软弱,肯定只有武装革命才可以改制。对于西方资产阶级的代议制也进行批判,指出代议制实际上是富民豪家争夺权力的工具,议院为富人垄断。进而主张实行“直接民权”的“合众共和”制。章太炎的革命论的缺陷是具有种族革命论的倾向,后来有所克服,说:“排清主即排王权矣”。
章太炎的早期哲学思想,坚持唯物主义。自然观上,首先对“天”的概念作新阐发。认定所谓“天”实际上是各种天体及其运动。认为物质性的“以太”是宇宙万物的始基。指出“细胞”是生物发生、发展的基础。论述人的精神不能离开人体而独立存在。
章太炎继承并发展了荀况的唯物主义认识论。认识来源于感觉经验,然感觉经验有很大局限,须上升到理性认识。重申荀况从“天官簿类”到“心有征知”的认识原则。强调理性认识指导人们实际活动的作用。
章太炎早年接受严复的“物竞天择”进化论,又进一步认识到人类进化以生产工具——“器”为标志。认为人类进化是一个积极的征服自然的过程,提出“人力”胜“天命”。发挥荀况的“明分使群”,说明社会群体力量是“胜”的关键。以此史观,章太炎力主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
1906年,章太炎第二次到日本,看到资本主义发展所带来的诸多负面效应。提出“俱分进化论”,说明人类社会的善与恶、乐与苦双方同时进化发展。面对人类社会发展的矛盾,章太炎寻找一种宗教精神力量。
章太炎后期哲学体系的基本范畴是“识”,即是佛教唯识宗的“阿赖耶识”。“识”蕴涵了、规定了现实世界的一切。“所谓我者,亦即阿赖耶识”,高扬自我意识。章太炎主张建立一种“依自不依他”的无神论,进而幻想建立“无政府”、“无聚落”、“无人类”、“无众生”、“无世界”的理想社会。
章太炎尊荀贬孔,鄙视王守仁和曾国藩,与保皇党相对,揭示尊孔论为“愚民之计”。批判儒家的“中庸之道”,是当两面派的伪君子,称康有为便是追求富贵从事保皇的伪君子。但晚年又转向公开主张尊孔读经了,就像从唯物主义后陷入佛教主观唯心主义一样。纵观历史,反映了中国资产阶级的一种时代倾向性。
孙中山,名文,因革命化名中山樵,以中山称世。出身农民家庭,于香港学习西医5年。在1894年,上书李鸿章主张变法自强。失败后,到檀香山组织兴中会。1905年。成立同盟会,明确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纲领。辛亥革命后,先后发动二次革命和护法运动,皆以失败告终。1924年,召开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实现国共第一次合作。1925年,逝世北京,发“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号召。
孙中山的哲学思想,首先是吸取近代自然科学成果,形成宇宙演化论。根据进化论把宇宙划为三个阶段。第一个是“物质进化之时期”,指宇宙的起源和形成阶段。用“太极”翻译“以太”,为原始的物质始基,“以太”没有精神性质。第二个阶段是“物种进化之时期”,指生命的发生和发展阶段。把细胞翻译为“生元”,构成生物的统一机体。认为“生元有知”,带有物活论的倾向。即肯定物质决定精神,又夸大精神作用。第三阶段是“人类进化之时期”,指人类的产生和发展阶段。认为人类由动物经过漫长进化而来,反对君权与服务于君权的神权。
孙中山的知行观是其哲学体系的精华部分,提出“知难行易”。把知行关系分三个阶段,“不知而行”、“行而后知”、“知而后行”。强调行对知的决定作用,肯定知对行的能动作用。孙中山认为中国的传统是“知之非艰,行之惟艰”说,具有很大的消极影响。即不重视理论作用,又缺乏实践的勇气。主张“行易”,先实践。主张“知难”,重视科学知识对实践的指导。局限性是对知行作割裂,推出“分知分行”的社会分工。其“知难行易”有夸大理论作用,轻视实践的倾向。
孙中山的政治思想主要还是新旧三民主义。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时,提出了民生史观。把民生的核心归为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温饱问题。经济上,“平均地权”,消灭封建土地垄断。“节制资本”,大型工业归国家经营管理。政治上,主张自主,实行保护政策。自主,先要自立,“以民为主”。
孙中山去世后,其思想从两个方向被加以发展。其中之一是以中国买办资产阶级为代表的,歪曲思想,建立起反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如戴季陶的“民生哲学”,陈立夫的“唯生论”,蒋介石的“力行哲学”。另外就是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建立的与中国革命实际结合的辩证唯物主义。毛泽东指出,面对历史伟人的缺点“不可以苟求于前人”,不得不说具有预见性。
对于孙中山,最深刻的还是他“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爱国精神。让我想起小学时读过的印象深刻的名著的名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致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致因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