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国哲学史之孟子

作者: 未告 | 来源:发表于2018-03-14 18:11 被阅读44次

    说道孟子,不可避免的就要问:人性之为何?

    孟子答:人性本善。

    在中国思想史上,阐述“人性”问题的一定不只有孟子,也不是孟子首先思考“人性”的问题。

    像《自性命出》中关于“性”与“情”的阐述。“性自命出,命自天降”,“情生于性”,性情皆来自于天,是自然本性。

    孔子也言:“性相近,习相远。”性为自然本性,养性,可习。

    然而,第一个系统地阐述并判断性的性质的思想家正是孟子。

    为什么孟子觉得人性本善呢?因为一个例子:如果突然看到一个孩子将要跌落井里,任何人都会立即生出一种想办法救孩子的心理情感。孟子把它叫做“不忍人之心”。

    这样的“不忍人之心”,在生活中该是有很多。不忍,同情,没有多余想法的善行。

    故孟子确定人都有“不忍人之心”,把这“不忍人之心”又可以具体为“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若能遵从自己的内心行动,便得“仁”、“义”、“礼”、“智”四德。

    而这四德,又是围绕“仁礼”的道德规范。也所以孟子被认为是继承孔子“仁”学,加以主体深化的亚圣。

    不去理会孟子四德在那个时代的具体内容,在来看当今社会。孟子的性善论能立住脚吗?

    排除个别反社会心理者,我想大部分人都是有“不忍人之心”的。如我,经常因为这些“不忍”、“羞耻”,而让自己陷入各种内心与现实的纠结里。

    而为什么有这样的纠结,是因为要克服这些“不忍”“羞耻”之心,做出认为对的决定和行动。

    孟子中,有讲那些没有遵从人的“善”,而行“恶”的例子。应该没有如我这样,为克服内心的“善”,而遵从真实内心的例子吧。

    这也算的上是社会的发展,也肯定了中国文化里的潜移默化,深远持久。是孔孟道德思想的巨大成功。

    但我是不认同人性善学说的,孟子的“心”与“善”更多的还是一种内在精神的注入。就时代背景而言,又是服务于封建等级社会的。

    我更愿意相信,人性是自然的一种客观存在。这个自然指的是凌驾于所有物又存在于所有物的东西。若道家来说,或许就是道。

    性情论里,出名的除孟子的性善论以外,就是荀子的性恶论了。古时其他思想家思考这个问题,还有其他的选择。

    不知道为什么本性就只有非善即恶了呢。既然“性”为自然,为客观,就无善无恶。这里我要把“情”与“性”分开了。

    人之天性使然,就如其他生物一样,求生,适者生存这些。

    而人的特殊性,能思,有情。人总是能克服这样的生物本能如去追求比之本能还要重要的东西。

    我想人之所以为人,还有一个别与其他生物的天赋,就是情。就算儿童无知,也会儒家的亲亲。这是本性里对情的渴望。

    善与恶都是人赋予的一件事或物的特性。善总是相对困难,恶总是相对容易,如此。

    接下来再看看孟子中较神秘主义的思想吧。

    孟子讲“浩然之气”。这个“气”,还是一种客观存在,能感受,却不能触摸可见。

    孟子讲“养气”,除了“知道”,还有“集义”,这两种方法。很多人为之深省的一段“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更是强调着一种磨炼。

    在此就不说人格了,还是来说“情”。在我看来,“情”,也是一种“气”。它能感受,却不能触摸可见。

    人对于这样的“情”的追求便是“性”。而对于“情”的延伸就更多了,也可以回到“仁”、“义”、“礼”、“智”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中国哲学史之孟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pqqq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