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认识汪泰有20多年,知道他文理兼攻,能写擅画,是邮城的小学数学教研专家,但是从来没有读过他的文学作品。近年来,退休后的汪泰勤于学习,笔耕不辍,在各种媒体上发表了不少优质的散文和小说。这些作品语言平静恬淡,情感浓郁厚重,叙述精彩有趣,寓意丰富深刻,唤起了我对远逝时代的印记,从中品出了人生最深的滋味,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
总体来看,汪泰的作品可归为这几类:一是农民农事,如《戽泥•挖墒》《栽秧号子》《薅秧草》《桂花黄》《卖稻》《场之恋》《瞿七一》《吃牛肉》《六爷》《腊狗子》《高老师》《奇遇》《螃蟹》等,不单纯写农民农事,而是感受农业、农村、农民的真实现状。二是个人成长,如《小人书之恋》《插队第一天》《考试》《江营长》等,写个人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下励志成长的经历。三是爱情婚姻,如《小兰》《小龙和小七子》《相伴》等,通过小故事揭示人们爱情婚姻的真相。四是怀人忆事,《记忆是朵五彩的云》《我与汪曾炜的一面之缘》分别写其堂哥,《我家的老桂》《北市口》《我的老岳父》《我眼中的陈景国老师》等,写古城生活的回忆。
一
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毛主席的最高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由此知青上山下乡运动就在全国的范围内大规模地展开了,1968年在校的初、高中生全部下放到农村。据统计从1968年到1978年的十年间,全国的上山下乡的总人数达到了1700万。
1969年1月19日,这是汪泰难以忘怀的日子。这天,他作为68届的初中毕业生,响应党中央的号召,满怀激情地和同学们一起告别了欢送他们的亲朋好友,带着行李、坐着木船来到离县城60里的甘垛公社沈团三队,完成了从学生到知青的身份转变。
在广阔天地里,面对着艰苦的生活条件和日复一日的繁重劳动,汪泰怀揣梦想挥洒着自己的青春,“炼一颗红心,磨一手老茧”,努力适应农村的劳动和生活,经历了十年漫长而特殊的知青岁月。这十年里,他了解了农村和农民,感悟了生活,具有深厚的生活体验和积累。
汪泰在作品中深情地回忆了农村生活,生动地描写了农村美好景色,给人印象深刻的如《吃牛肉》中的一段:风掠过来,芦苇荡子哗哗地荡开,倏忽有野鸭从芦苇丛中扑喇喇冲向天空。空气里水淋淋的青草味,还夹着阵阵螺蛳壳的鲜臭。天上的云移过来移过去,湖上大片的影子跟着漂浮不定。大母牛的秃尾巴越发甩得起劲。这寥寥几笔就把芦苇荡的景色描绘得非常生动鲜活,极具艺术感染力。
再如《稻花黄》中汪泰用行云流水的笔触描绘美景:成片成熟的桂花黄在大田里,真好看!近前,稻粒儿颗颗饱满,一株株沉甸甸的长长的稻穗半垂着,在秋天的阳光下随风摆动,金黄金黄,明晃晃地耀人眼。片片稻浪,阵阵清香,让人闻到了丰收的气息,感受到了丰收的喜悦。这美景有色彩、有味道、有形状、有动态,表现了大自然的绚丽夺目,让人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驰骋于作品所描写的意境之中,领略其中的无穷韵味。
汪泰在作品中还记录了五十年前农事系列,表达了自己期望农民增收、农村富裕、农业增长的美好愿望。
写栽秧:
当时农民栽秧要唱号子的:“革新栽哎革新栽,栽好秧苗为革命哎同志哎,手拿哎秧把子笑吟吟,种田也是为革命。我的同志哎,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我的同志哎……”栽秧号子充满了浓浓的历史感和乡土气息。
写薅秧草:
农民在大田里薅秧草,“上面太阳烤,下面热水泡,秧棵尖儿戳,加上蚂蝗闹,‘大草一掐,小草一抹,两手一搅,爬起来就跑’就是农民自己谑笑的顺口溜。一趟到头,赶紧上埂,女人们三五成群纷纷找个隐蔽的去处小解;口渴的人下河,找一处看似干净的水面,双手拨两下,把水掬进嘴巴;男人们捶捶腰,赶紧坐下,等人齐了,下田薅另一趟。一块田赶着一块田,虽有皮肉之苦腰背酸疼,看着片片碧绿碧绿的秧田,人们的心里是欣慰的。”在风趣幽默的描述中,表现了农民劳动生活的真实状态,让人读后心里还是涌出一丝酸楚。
写挑把:
挑担子的男人们被稻把遮挡着,一长溜只见担子不见人头的队伍在月光下前行着。“换肩啦!”起头的第一人高喊着,稻把担子从右肩一下子换到了左肩上,后面的人都齐声应着:换肩啰——于是担子一溜儿从右肩都转到了左肩。 “香伙啊,打个号子!”有人喊道。“对,来一个。”“香伙”王许厚清了清嗓子,喊了起来:太阳落山——不落山呐——和尚靠住——尼姑庵呐——和尚代尼姑——抱伢子㖸——尼姑代和尚——补——汗衫。这段描写真实表现了农民在超负荷的劳动压力下顽强地寻找生活乐趣的场景,呈现出的农民生活更加饱满,弥漫着浓郁的烟火气息。
二
细节,有时候才是本质。生活粗糙的树皮要亲自用手摸过,才知道那是一种什么感觉。汪泰讲述的故事没有虚矫赘文,没有无病呻吟,他擅于把亲身经历、体验和感受,通过一个个细节娓娓道来,让人如临其境,浮想联翩。
《插队第一天》的一个细节描写,让人读了啼笑皆非:为了迎接新农民,生产队办了几桌饭,还干了鱼塘捕鱼,烧了大麦酒,今天全生产队每户一人来吃饭喝酒。说是迎接新农民,可新农民来得太迟,晚饭已吃过了。见到我们,生产队长会计等干部招呼我们坐下吃饭,饭还有,菜没了,只有些菜汤和剩下的大鱼头,好在我们是来接受再教育的,不计较饭菜,几位家长和我们一起,吃了来农村的第一顿饭,吃得很香。
《桂花黄》的一个细节描写,让人读了笑中带泪:文章开始汪泰着力渲染晚稻“桂花黄”是多么好看,品种多么好,后来写晚上一家一个男劳力带晚挑把,挑过把吃夜餐,用桂花黄煮饭。------这时,村民个个都拿了家里最大的碗在等候,王文学拿一个小盆子过来了,有人开玩笑说:你怎不把家里的缸搬来呢?
米饭的香味在空中散开,人们的唾液从舌下直往外冒,喉节上下翻滚。女人为大家盛好饭,大家大口地吃起来,都陶醉在了对桂花黄的咀嚼之中。只有王文学双手捧着饭碗往外走,有人说,文学是把新米子饭带给他的丫头们吃呢。原来王文学有五个女儿,人口多,生活窘,有点什么好的,想到的都是孩子。接着又有几个人捧着饭碗出去了,男人们都笑起来了:又多了几个惯婆娘的。
《卖稻》的一个细节描写,让人读了感同身受:中午,开饭了!------桌上就一大盆黄芽菜烧肉,每人捧着一大碗饭,眼睛紧盯着盆中的肉,一声开始,大家的筷子不约而同直指盆中的肉,第一筷下去,无一例外都是肥肉,这种肉咬在嘴里,当牙齿切入肉白(肥肉)时,听到咯吱咯吱的声音,感觉到油在往外流,那油流在舌尖咽进肚里的感觉是一种人对油水的渴望和享受。-----肥肉没有了,接着是瘦肉和黄芽菜。很快,风卷残云般扫光了饭和菜,连厚厚的锅巴也用半红半烩的肉菜汤泡着嚼下去了,嚼完了锅巴还是那么意犹未竟。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汪泰这一连串的细节描写,惟妙惟肖,活灵活现,形象地写出了在物质极端匮乏的年代里农民渴望享受美好生活和对家人的关爱之情,同时也唤起了有相同经历读者的回忆,进而百感交集,感慨万千,直至拍案叫绝。
三
在蹉跎岁月的磨砺中,知青在心底里凝聚着人生许多种情感,最难抵挡的是对父母的思念,与此同时,又与当地群众产生了深深的浓浓的感情。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爱情也开始在农村生活中萌芽了。
《小兰》写的是 “我”和小兰的一段爱情故事。
小兰,漂亮爱笑善良,她唱栽秧号子一波三折余音袅袅。小兰暗暗地喜欢“我”,在扫盲班上,她总是把写得满满的小本子给“我”看,问写得怎样。我说写得很好,她就笑了,笑得好开心……在交往中“我”和小兰互生情愫。
一个收工后的傍晚,“我”来到河边码头清洗。小兰也来到码头,向我借了香皂洗头。我看到“夕阳下,汋汋河水映着粼粼波光,她充满青春活力的丰满的身体被罩在金色的余晖里。”我怦然心动,想亲近她。“忽然,我想起妈妈说的一句话,回不了城,就带个乡下姑娘回家吧。我在心里问自己,她,你愿意吗?”
为什么“我”的爱情悄然来临时却又嘎然而止呢?这是因为如果结婚就意味着将在农村过一辈子,这是"我"不能接受的。其实,在大多知青的青春岁月里,都有这样的一段经历:不仅要隐忍农村生活的艰苦困顿,还要压抑自然萌发的青色爱情,直让人黯然神伤。
《 小龙和小七子》是汪泰着力歌颂的美好健康的爱情故事。农村青年小龙眉清目秀,结实能干,但是家里不富裕。同队的小七子深深地爱上了小龙。为了小龙她回掉了不少上门说亲的人,主动地和小龙好上了。
小龙说,我家没房子。小七子说,你有手吗?小龙说,有。小七子说,有就好!小龙又说,我家没家私。小七子说,我什么也不要,就要你个人。
秋收了,稻子割完了。小龙和小七子一起铲土基,小七子说,你力气真大,吃劲不吃劲?小龙说,有你跟我一起做,不吃劲……看着垒成一爿爿墙一样的土基,小龙说,牛奶会有的。小七子笑着说,面包也会有的……后来,他们以土基为墙,以毛竹为梁,以树木为床,建起来了一座两间新房,准备结婚了。
小七子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爱情的故事告诉人们,爱情不需要惊天动地,最好的状态是相亲相爱,我对你的感情毫无保留,你对我的爱不容置疑。只要两情相悦,彼此信任,相互扶持,共同成长,共同创造,就会生活幸福。
在《相伴》中,汪泰把美好的向往融入作品,揭示了婚姻的真相。“我”每天早晨上班时候,都要经过一条巷子,在巷子里“我”总看见一男一女散步。男孩高个,五官端正,白净的脸上戴着一副深墨镜;女孩小巧清爽,村姑打扮,女孩推着一辆自行车,男孩的手搭在自行车的后架上,两人就这样一前一后地走着。经常的相遇,“我”知道了女孩是男孩的眼睛,是他家的保姆。几年过去了,“我”发现男孩的手从车后架移到了坐垫上,两人一左一右地走着,不时轻声交谈着什么。好多年过去后。“我”发现女孩的手插在男孩的肘弯里,两人的脸上都荡漾着笑容,仿佛在诉说着什么开心的事情。此时的他们已经不再年轻,是中年人了。
“我”被他们的相伴而感动,并且祝他们相伴到永远。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相守是最温暖的承诺,有个人时刻在你身边相依为命长相厮守,彼此搀扶走完一生,这是多美的婚姻啊!
四
当时“文革”拉开序幕,汪泰正读初一,学校停课闹革命,基本无学可上。后来插队下乡的时候,汪泰既未成年,也未毕业,由于家庭出身不好,无法继续读书深造,当兵进厂矿、选送大学都与他无缘。汪泰在《考试》中讲述了自己下乡当知青约十年间刻骨铭心的几次考试。
从1969年到1978年,汪泰曾经7次报考过高一级的学校,其中有2次因为成绩不佳而名落孙山,有4次是因为政治审查不过关,并没有能够走进考场。可是汪泰对知识的渴求,对美好人生的憧憬始终没被生活的沉重和艰辛所磨灭。他明白:在梦想的路上,注定崎岖不定,坎坷萦绕,风雨万阻,而现实的路上注定疲倦不堪,身心伤痕累累,泪眼婆娑,但又能如何,生存在这个世界一天,就必须学会扛起对未来憧憬的付出。一天劳作后在煤油灯下学习文化知识是汪泰的一种极大的精神享受。
后来汪泰做了民办教师, 白天除了备课、改作、上课和辅导学生,基本没有时间静下心来看书,唯一属于自己的时间就是晚上。后来77年高考招生制度为汪泰打开了一扇窗,给了他希望和机会,他终于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师范,赋予了他向上发展的基础和支点。
这是汪泰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下励志成长的经历,在作品里,汪泰没有抱怨生活给予的不公平,也没有感叹命运的多舛。我不知道在汪泰的平静的叙述背后是否有泪水,但是我知道在当时“文化知识贱如草芥”的时代,汪泰能够坚持学习是多么的难能可贵。我的心情非常沉重,从中品味出了潜藏在其中的深刻内涵。
《记忆是朵五彩的云》写的是堂哥作家汪曾祺三次回高邮的故事。“1981年汪曾祺来到了阔别多年的家乡 ,一连 几个晚上,我都到汪曾祺的妹妹汪丽纹家,听他说《沙家浜》、说《杜鹃山》,听他说江青要他写戏词,听他说上面要他带着主题去内蒙古草原体验生活的故事。 没有拘束的神侃,是大家最开心的时候。这时, 我的堂姐夫带了两瓶老酒来看望他,求他的墨宝。老人来了兴致,行书写就两首诗给他。
我的意识稍差了些,只求得一幅“白日依山尽”的手书,倒是留下了“墨海游龙”、“汪曾祺”的两颗印和“泰弟清嘱 曾祺 一九八一年十一月”的落款,给我留下了不尽的思念和回忆。”
多年来,汪泰通过学习汪曾祺,随遇而安,乐观的面对人生起伏,将人生的五味化作了“淡淡的”滋味;他认真研究汪曾祺的写作方法,讲究语言运用和文章的结构,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读者关注和喜欢。有人说,他的作品有点“汪味”呢!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我们期待汪泰继续写出更多更好的文学作品。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