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
奶奶是个老共产党员,大字不识一个,却通情达理,懂得知恩图报,在村里担任了多年的民事。谁家有个大小矛盾,邻里有些什么鸡飞狗跳的事儿解决不了,都会来找奶奶说道,求奶奶出面解决。清官难断家务事。可以说奶奶有着“三寸之舌”,只要奶奶出面,就没有解决不了的事。也因此,奶奶在村里的威望令人啧啧称赞。
奶奶是被封建礼教裹了脚的小脚,一生养育了七个儿女,夭折一个后帮人奶孩子,叫泰生。泰生渐渐长大回到自己家后思念奶奶的养育之恩,总要来小住。时间一长,他爸妈担心失去亲情,就断了与奶奶的往来。爷爷胃癌去世早,奶奶三十几岁就一人拉扯着像台阶似的三儿三女,老幺只有几个月,还有一个一岁多因发烧,一针下去就瘸了一条腿的我的小叔瘫在炕上。这样的日子怎么过?在那艰苦的岁月里,奶奶没有掉过一滴眼泪!孩子们一个个大了,受不了农业社里成天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作,奶奶就托人让老爸和二叔去参军,大姑二姑也赶上了太原招工,留在了工厂。奶奶又托人让三叔去福利厂学手艺,学徒三年如一日,不挣一毛钱。直到现在,三叔都是靠自己的手艺自力更生,娶妻生子,还盖起了二层洋楼,这是奶奶最大的欣慰,毕竟三叔是个残疾人啊。老爸和二叔复员后,奶奶迈着一双小脚整天奔走托关系,使他们分配了如意的工作,而一起复员回来的同龄人却务了农,真是羡煞人。
奶奶孤儿寡母的难免会受人欺负,且奶奶的“厉害”也是出了名的。生产队长以奶奶不劳动多得工分为由,来克扣全家的口粮,奶奶以摆事实讲道理把那队长骂了三天三夜,被骂者自觉理亏,就找人说和给奶奶道歉,才算完事。
三叔喜欢下象棋,上了棋盘就忘了时间,可以不吃不睡,杀个没完,整个一棋迷!旁边的人就会开着玩笑提醒他:不早了,快回去吧,让你老娘知道了我们要挨“骂”的。其实,奶奶对子女要求严格是唯恐他们糟蹋了自己的身体,或者染上不良嗜好。严归严,苦归苦,六个孩子,奶奶却从没打骂过他们,反倒觉得孩子们跟着自己没享一天福,还受了不少罪。这正好应验了那句俗语:母慈儿孝顺。
奶奶
把鸡屁股当银行的年月里,奶奶也养着几只鸡。那几只鸡被奶奶精心呵护着倒也勤快,每天都下几枚蛋回报奶奶的辛苦。奶奶对鸡就愈加爱护,生怕它们饿着、渴着。有一回,奶奶发现鸡窝顶儿漏了个洞,便找来一些头发混杂着土和了泥,把鸡窝的洞给修补好了。也许是头发加得过多了,等干透后却是黑森森、毛茸茸的一大片。其中有只老母鸡,看到那黑森森的玩意儿就啄。奶奶去收蛋正好看见了。心想:这样啄,不是又漏了吗?灵机一动想了个好法儿——拿块布做了个袋子,还有两条绳子,然后用这袋子套住了那鸡的嘴,再把绳子紧紧地系在鸡的脖子上。呵呵,鸡哪见过这东西呀?它又不是毛驴!摇头晃脑满鸡窝的跑,像疯了一样转了一圈又一圈,愣是没能抖掉那套了嘴还系住脖子的袋子。哈哈哈!奶奶看着鸡发疯,早已笑弯了腰。鸡呀鸡,你没想到会有今天吧!哈哈哈!
奶奶
奶奶胃寒,每天一壶大叶茶是必须的。一天,奶奶象往常一样,坐在灶前烧开水,准备泡茶喝,一会儿添点煤,一会儿捅捅火,就盼着水开。奶奶悠闲地晃着身子,不急不躁。时间滴滴答答地走着,灶里的火苗越着越旺,不一会儿,锅里的水开了,奶奶拿起平时用的紫砂壶,先舀少许的水倒进壶里摇摇涮壶。由于奶奶坐在灶前便顺手把涮壶的水倒进炉堂里,拿起壶准备放茶叶,咦!红色的壶咋变成了灰白色?原来炉堂里的灰是热的,奶奶这一泼,灰顿时飞起包裹了还没来得急拿开的茶壶。可想而知! 哈哈哈!
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六,在外工作的儿女们无论多忙,都会赶回来为奶奶庆祝生日……如今奶奶去世已十年有余,享年88岁。然,提起奶奶没有不竖大拇指的,就那与奶奶有过过节的人,也佩服奶奶的魄力,不由得要称赞一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