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教研笔记7】关于语文学习任务群的几点认识

【教研笔记7】关于语文学习任务群的几点认识

作者: 宁超群 | 来源:发表于2023-03-30 23:16 被阅读0次

《语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版与2022版对比,最大的变化是四点,以上增加理核心素养的解读,围绕核心素养建构语文课程目标,二是用学习任务群架构课程内容,三是增加了学业质量的内涵解读和分学段描述,四是课程实施部分增加了教学研究与教师培训。这样的改变究竟意味着什么,众多专家的解读为我们提供了多角度的理解。与其他学科相比,学习任务群的设置是语文学科最显著的不同。要开展大单元教学设计,要进行大概念教学,语文学习任务群是怎么也绕不开的主题。借助于郑桂华教授对语文学习任务群的解读,做以下梳理与思考。

新课标规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内容主要以学习任务群组织与呈现……语文学习任务群由相互联系的系列学习任务刁,共同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具有情境性、实践性、综合性。“

什么是任务?百度百科从社会学的角度说明:指交派的工作,并担负的责任。通常是上级给下级的工作。区分于“目标”;“任务”是主观相对于客观来说的,客观施加对主观的要求及行为指令等作用,并引起主观的意识及行为作用;而”目标“是主观意识和意识引起的行为的作用。郑桂华教授认为:任务具有“主体与主动”“需求与目的”“综合与关联”“开放与挑战”“过程与环节”五个特征。以此推断,把学习内容变为学习任务,整合相关学习内容,设置系列相互关联的语文学习任务(即语文学习任务群),解决生活真实问题,如从“这一篇”文章的学习走向“这一组”文章的学习,最终迁移到生活中,解决“这一类”的问题等,正好破解现代语文课程建设中的碎片、孤立、抽象的难题,向综合的、结构化的、生活实践的方向转变,共同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目标的达成。

语文学习任务群的结构是按照内容整合成都不断提升,由基础型学习任务群(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发展性学习任务群(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和拓展性任务群(整本书阅读和跨学科学习)三个层面的学习任务群,各个年段各有侧重。这种模块式的课程,任务群数量越少,学习内容的概括程度越高,课程的整合度越高。什么样的学习任务群才是适当的?如何组织基于学习任务群的教学,在具体的教学实施中,这是当下语文老师遇到的最大两个难题。

郑教授认为:一个典型学习任务群的主要特征:(1)学习任务应具备学习主 体、学习环境、学习目标等基本要素;(2)语文 学科的学习任务应接近社会语言实践活动;(3)一个学习任务应该指向核心素养培养;(4) 学习任务应以学情、课程目标为参照。它们可分别称为 要素标准、情境标准、 价值标准及适切度标准。 借此我们可以比较容易地判断一个学习任务是否与课程理念相吻合,还可以指导自己设计合适的学习任务。反观我在五下第一单元设置的任务群,基本上是根据这些要点设计的,但是导师给我的建议是:我设置的情境可以介绍得更加详细,涵盖情境性和实践性。说明我在任务情境的表述还不够准确完整,需要重新调整。

郑教授还指出,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学习的任务的边界与规划要依据内在的目标而定,即围绕着一个相对独立目标而组织起来的要素与活动,因为每一次学习活动目标是具体的,会根据学情调整,因此学习任务群里的任务大小是相对的,有弹性的,不宜在学习时间等方面做硬性规定。看到这里,大多数一线老师包括我都会更加困惑,怎么确定任务的大小就是适当的,怎么才能将任务结构化,让学习任务既相互关联而又相对独立,学习时间不做硬性限制,可是教学时间只有那么多,怎么才能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群里的任务?目前的教材都是以单元双主题呈现,而不是任务呈现,如果每一个单元都要去设置一个真实的任务情境,重新整合所有的内容开展教学,教师的备课压力陡增,同时,即使老师按照要求设置了任务情境,如何判断老师设置出来的任务情境就是有效的,真的能够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的提升?

语文回归生活,以大单元的方式推进,设置大任务解决生活中的真实问题,聚焦大概念的建构、理解与迁移运用,学习任务群安排适切,在理论上是看得到的美丽,如果要走到,需要到实践中去反复研究、梳理、提炼,寻找到能真正落地课堂的有用策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教研笔记7】关于语文学习任务群的几点认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xicd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