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春节期间通过《罗辑思维》关注李笑来老师以来,我的人生就出现了一道分水岭,把现在的我和过去彻底分开了。以前的我在体制内的单位上班,有着稳定的收入,工作不是很累,旱涝保收。八小时以外,我喜欢逛街购物、在网上刷剧、看电影和与朋友聚会,每天都觉得时间过得好慢,周末睡懒觉是家常便饭。我就象温水里的青蛙,在舒适的环境中消磨着意志,也消耗着生命。直到李笑来老师的文章象春雷一样在我的大脑中引爆,使我以前陈旧腐朽的人生观和学习观彻底坍塌。
整个2016年的春节,我呆在家从早到晚如饥似渴地研读李笑来老师在《知笔墨》上的电子书。他最精华的《把时间当做朋友》一书,完全颠覆了我对时间的认知。想起以前浪费的光阴,我就一阵阵肉痛。从那时起,我决心改头换面,重新做人(感觉象走出牢笼的囚犯),向舒适区外的世界出发。
走出舒适区的第一步,我再也不睡懒觉了。每天早上六点不是看“得到”上的订阅专栏和知识新闻,就是微信公众号上和学习有关的文章,周末也不例外。为了不分散注意力,手机上和学习无关的APP全部删除,只保留“得到”、“新生大学”、“简书”、“喜马拉雅”等几个APP。特别是“得到”,我经常花费的浏览时间比微信还多。
走出舒适区的第二步,我很少上网看剧了,电影也只看口碑好的,反正每年值得看的电影也不多。去年我完整看完的剧集只有《权利与游戏》第六季和李老师推荐的《未生》,这对一个曾经的美剧迷来说是非常不容易的。和菜头在“槽边往事”中推荐的精彩美剧,我也忍着没看,主要是以前欠的时间债实在太多,必须和时间赛跑才能把失去的光阴追回来。
走出舒适区的第三步,我把逛商场改成了逛书店。以前因为单位设有图书阅览室,可以免费借阅书籍杂志,我便很久没有去书店买书了。当然阅览室的书在品种和数量上有一定的局限性,虚构类居多,陶冶情操有余,提升认知水平不足。好书还得去书店淘。我去年在“罗辑思维”商城和书店买了好几十本书,到现在还没看完一半,只觉得时间不够用。
走出舒适区的第四步,朋友聚会改为加入书友会,和勤奋上进的书友们一起学习、成长。自从加入罗辑思维和“得到”书友会后,我开始觉得学习起来不再孤单,有那么多天南海北热爱学习的小伙伴们分享读书和学习心得,彼此鼓励和督促。就像有句话说的,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
走出舒适区的第五步,也是最艰难的一步,重新学习英语。我看了李老师的《人人都能用英语》一书,受到鼓励,便订阅了一年的《天天用英语》直播讲座,还试着阅读李老师推荐的英文原版非虚构类书籍。虽然我学习英语的过程非常痛苦,词汇和语句都令人抓狂,一篇千字文章花几个小时才勉强啃得下来。我曾经很多次灰心沮丧,想要放弃英语,但一看见群里的学友们都在坚持学习,便咬着牙继续苦学苦练。看来在集体的氛围中学习是一个激发和保持动力的有效方法。
2017年春节还有几天就到了,身边满是过节的喜悦气氛。我准备在难得的长假里继续学习英语,坚持阅读“得到”订阅专栏中的更新文章和电子书,过一个充实和有收获的春节。
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