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框架

作者: 行知乐 | 来源:发表于2018-08-20 22:24 被阅读74次

    通过这一轮读书,我基本明白了什么是数据,什么是信息,什么是信息化,什么是业务流,什么是知识管理,遇到这个领域的问题,我就有一个知识框架去梳理了,再吸收新东西,就十分轻松了。这次最大的收获是学会了从概念定义出发,慢慢理解现象,读书要把一些基础的东西读透。

    这和我大学读书就完全不一样了,大学时读得多,看得多,也忘得快,为啥,就是没有把一本入门的书反复读,读透读烂读懂别人的方法论,化成自己的,“浅尝辄止”说的就是我那种读书方法。那时拼的是年轻,记忆力好,能够混过及格线,等一毕业,要走入社会,大脑就一片茫然了,不知道自己有什么本钱面对社会。

    其实,这和管理电子文件夹的逻辑是一样的,如果一个人的文件夹分类条理清晰,又有合理的编码导引,那么再多的文件进来,也可以很快梳理好,后续查找也井井有条,十分方便。而有的人来了新文件就随手放桌面或者下载区,不分类也不归档,时间长了,硬盘里全是这种碎片化的文件,貌似有价值的电子文档,其实真要用起来,一点头绪都没有。

    人的大脑好比是硬盘,而且可以看作是容量无限的硬盘。会读书,就要学会给硬盘建立索引,然后往里面放资料,但是很多人没有先给硬盘分区,直接把吸收来的东西一股脑儿丢进去,以为反正容量大,结果悲剧了。

    2010年前后我大量读经济学和心理学的书,这就是出于兴趣阅读。这两类书都有个特点,畅销书特别多,可读性特别强,说服力也好,读多了,好像自己也懂一点经济学和心理学,但是又不能系统说清楚问题。这里面业余和专业的区别,我觉得就在于有没有反复系统读通几本经典教程,再陆续进化。

    2011年我发现自己思考问题时还是有缺陷,经常被别人的逻辑谬误绕进去,于是我就开始系统学习如何阅读和思考,当时是先看《如何阅读一本书》,后来又看《学会提问:批判性思维指南》,这一看我才发现,在发达国家的高中就需要普及的批判性思维训练,我到30多岁大脑依然一片空白。

    树读法:我是如何去做主题阅读的

    如果觉得某个方面有必要了解学习,我至少会看十本同类书籍,然后仔细想想那些专家的看法是否一致,慢慢得出我在这个领域的思考框架。这种阅读方式叫主题阅读

    2007年我开始做网络推广的工作,这个时候我就有意识学习网络营销方面的图书。凑巧这个时候我开始写自己的第一本书,叫《超越对手:项目售前售后的18种技能》(后来改名叫《超越对手:大项目售前售后的30种技巧》),这个时候我就学到一种新的读书方法,用写书的方法去做主题阅读。

    怎么理解主题阅读?

    主题阅读就是先圈定一个感兴趣的领域,然后搜集这个领域可以找到的图书、论文、网文进行阅读。

    一般我决心要做一个领域的主题阅读,是准备快速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要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我就必须先建立像专家一样的视野和格局来思考整个领域有哪些需要我去学习的问题。

    做起来其实挺简单,就是我准备了解哪个领域,就先写一个大纲,就像我自己要写这个领域的图书一样,然后开始大量买这个领域的图书。

    先看一本经典的,对照我的大纲,梳理充实完成后,开始读其他的图书,大部分内容相同的,跳过,然后看到不同的想法,自己思考一下,认同的,可以整合的,就列入我的大纲。很快,我就完成一个领域的主题阅读,并有了对这个领域的系统认识。

    这个方法可以让一个人在很短时间内深入研究一个领域,所以后来我要做大的研究,都是用的这种读书方法。

    读书笔记有三种做法:

    1.抄录精华,做警句体,适合心灵鸡汤书。

    2.梳理框架,图文讲解,适合学科体系的书。

    3.切入角度,重点讲解,适合结合现实吐槽的书。

    不过读书笔记PPT最容易变成摘抄警句陈列鸡汤的快餐PPT。很多初次尝试做读书PPT的朋友,往往会从书里面摘几句自己有感触的话,配上一些大图,搞一点点小排版,看起来一张不错的PPT就完成了。有的书适合这种风格,比如柴静的《看见》,这种散文类的书适合找一些佳句做出全图型效果。

    我一直认为文学类的书不适合改成PPT,做成所谓图文并茂的PPT反而破坏了书的整体阅读美感。要做文学作品的PPT,应该做成文学赏析的形式,围绕书做外围分析,例如书的时代背景、作者生平、书的口碑、逸闻花边,这才是可以考虑的方向。

    比如有个朋友努力用PPT介绍《平凡的世界》的内容,我倒觉得读书笔记应该围绕作品的外围去介绍:作者路遥的故事,此书的传奇性(销量和影响力),为什么这书能影响一代人?简单介绍主人公的经历,分析他代表了当时怎样的人?对当代青年有什么启发?我们如何在平凡的世界去努力做一个不平凡的人?谈一点自己的思考,结尾戛然而止。这样我觉得也是佳作PPT。

    刚开始做读书笔记PPT,你可以选择任何一种方法去做,关键是能方便自己动手,哪怕只是警句摘抄,慢慢有了经验,你可以尝试做更复杂的读书笔记PPT。做的过程也不必贪大求全,一定要把一本书写完,哪怕一次写一章都可以。

    建议四:选对势。

    好书的价值在于它能呼应时代,做读书笔记PPT完全可以跳出书的框框,主动和时代或者生活中的现象进行互动思考。把做书摘的过程变成对照现实问题进行学习思考的过程,会比单纯的书摘PPT更有含金量。

    做读书笔记第一步是写文案大纲。可以先用Word写PPT上每一页的内容要点,顺便构思下大概的版式和素材。

    这个阶段你可以采取“抄录+点评”的模式,为书的内容加入你的思考,把提纲打好,理顺,找到一个切入口,并考虑从不同的角度来组织你摘抄的材料,找对最恰当的表达框架。

    的小伙伴@Molly_Rabbit分析了我解读《一以贯之》这本书的框读法模式。

    1.介绍作者(社会地位、人生重要经历、此书写作时间、此书写作目的)。

    2.分享精彩片段。

    (1)直接分享书中的精彩片段,然后讲述自己也有过的共同经验。

    (2)特别交代作者所在时代的特点、弊病,有针对性地叙述作者的经历,总结作者通过此事是战胜困难还是被打败,然后分析造成最后结局的关键要素,思考解决问题的方式、手段是什么。

    3.最后总结本书的价值(本书适合的人群、所涉及领域的深度等)。

    因为《一以贯之》其实是一本经管人物传记,所以我就用上述的框架去介绍这本书,先交代作者和背景,再分析一些特别有感悟的点(书太厚,无法完全展开),然后谈谈这本书适合谁看。

    我常用的另外一种框架也被小伙伴归纳出来了。方法如下:

    1.列出本书想要解决的问题。

    2.作者看到目前社会存在的状况是怎样的。

    3.作者认为此问题存在的原因是什么。

    4.作者提出解决此问题的方法(不要照搬书上的,要先自己梳理成简单易懂的句子、段落):

    (1)写出总结句;

    (2)解释“总结句”;

    (3)你认为这个方法可行还是不可行;

    (4)不可行的地方在哪?或者哪个观点让你产生了共鸣?比如,根据作者提出的观点列举自己身边相关的事,再分析作者的观点是否客观等。

    5.以后遇到这种情况,你会如何解决?(请描述事实,不要表达你的感觉。)

    我在读《零秒思考》一书时用的就是这种框架。

    你掌握的框架越多,读书的角度也可以越多,比如试试心理学的框架、历史学的框架、管理学的框架、社会学的框架,乐趣无穷。

    还可以尝试利用一些读书框架速读一本陌生领域的书籍。首先,我有两个经验想和大家分享下。

    第一个经验是,你阅读一本书的动机越明确越强烈,最终能化为己用的知识就越多。

    第二个经验是,梳理出全书的框架再去读书收获更快。

    所谓炼读,就是把一本书读薄的过程,但是不能仅仅满足于此,还得看出作者的思维逻辑才是成功。

    当然如果作者水平高,我们也许炼读到最后,也未必全部理解正确,但是这样的努力会大大提高自己的思考能力。

    不过逆读的话最好还是学一点儿批判性思维的方法,这样你就比较容易看出哪些问题是有隐含价值观冲突,哪些是隐含不同的假设,哪些是有逻辑错误,哪些是论据不可靠。

    没有这些积累,就容易变成为了抬杠去抬杠,就不是学习心态了。

    “只能夸奖孩子的努力和成就,不要夸奖他们的品性和人格,赞美的话语应该让孩子看到他的成绩和真实情况,而不是他品格的扭曲变形。”这句话很有见地,中国人习惯为做了正确事情的人标注光荣的道德标签,而真相是一个伟大的人也会常犯低级的错误,一个庸俗的人也可能在某个时刻闪耀人性的光辉,小时候能就事论事评价一个人,长大后就不会因为装×活得累。

    然后,交代一下读了这首诗之后,你有什么感受;你喜不喜欢这种描述、这种文笔风格;等等。

    像我这种初学者,我会先选择单个观点开始练习。功力不够深就不要装,不要贪心,多未必就是好。没有清晰的逻辑,评论写得越多越乱,反而学不到东西。

    四、陈述支撑你观点的依据(这个部分就是很主观的感受了)。

    诗中哪些句子撞击了你的心灵?描述一下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你产生触动的?是被作者脑洞大开的想象力所震撼,还是因为相似的经历让你产生了共鸣?(此处最好描述一下你们的相似经历是什么,你的感觉是否与诗人描述的相同。)

    五、进行客观对比。

    模仿作者的思维,在自己的博客或微信文章中写类似的文章,或者尝试用作者的思维推导其他的现象。如果这样的思维方式很有效,可以尝试引入自己的工作实践。

    等有了一些心得,我就找个机会和一帮学生或者朋友聊聊,把自己看来的思想结合自己的体会再讲一遍,这是一个加深理解的非常好的办法。反正我是一有机会,就跟别人“吹牛”,其实很多人不知道,有些牛是我现学现卖的。

    其实我不是什么“PPT大神”,PPT只是我的业余爱好之一,读书看世界、思考人性、研究各种营销手法,才是我业余最大的爱好。没有十几年的关于这些领域的阅读和思考积累,我是写不出拆书系列的。

    我觉得赵老师的理念有三点特别好:

    1.一本书并非只有通读才有收获,读明白一段就可以有大收获——这点特别适合我们碎片化学习。

    2.读书一定要联系自己的实际进行分析、总结和分享,这样才能真正通过读书提高自己的能力。

    3.好的读书方法,能把任何一本30块钱的书,读出参加三万块钱培训的效果。反之,有人读了500本书,还是苦恼为什么找不到工作。

    赵周老师提出一个重要的现象——现代人越来越忙,也的确越来越没有耐心看书,参加培训又太贵,有没有办法只看一小段书,也能像参加培训一样,收获到干货?

    赵周老师提出的解决方案是RIA拆书读书法:

    1.R(reading)阅读图书片段;

    2.I(interpretation)拆书家引导促进;

    3.A(appropriation)学习者拆为己用。

    具体说,就是大家就一本书的一段话进行阅读和思考,然后由一个有经验的阅读者引导大家从这一段话中归纳出有效的工作思维或工作方法,变成自己可以应用在职场里面的技能,拆为己用。

    赵周老师认为,必须有个“拆为己用”的环节——通过学习改变行为,把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能力。要在快速变化的职场中生存,需要的基础能力就是学习能力。

    要感谢赵周老师,他提出读书要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拆为己用,所以我写拆书也会试着把看到的观点和我自己的实践或观察到的现象对比,看看作者是否正确。这个过程也许就是所谓的隔空过招的感觉,这其实也是我写拆书的乐趣。

    这个过程其实不是我在教大家拆书,是我在全面复习和批判性思考这个管理模型,是一次自我学习的过程,只不过我把这个过程分享出来了。

    另外,我的长处是善于把抽象的内容可视化,毕竟做PPT做得多,所以,我会努力把管理模型变成结构化可视化的图形,让大家看起来多一点点乐趣,这也是在积累我的PPT管理框架模型库。

    我的小伙伴@北方锈才和@Molly_Rabbit总结了这一次我用的拆书框架:

    1.背景介绍(大众普遍的问题、自己遇到的问题、作者的问题),也可以是有针对性的简介(书籍内容、类型、作者),顺便还可以提一下你对本书的整体感觉,用比较流畅的文字引出书中你觉得好的某个观点(这部分最好简洁明了,赘述无益)。

    2.知识点介绍:摘取原文片段,包括一些必需的概念、定义以及简化版的案例(作者讲了什么,你的理解,分析一下有什么利弊优劣,作者是如何解决问题的,给你带来什么启发)。

    3.知识点应用:结合你自身,列举一些你自己的案例,并写出用书中的观点、模式、方法分析自己案例的过程。

    (1)回忆过去的经历或者思考将会面临的此类问题;

    (2)描述经历、问题;

    (3)使用知识点分析你会遇到哪些问题,看看原文作者是如何解决的;

    (4)把这一思考学习过程的心得分享出来。

    4.总结反思:

    (1)对于作者的观点,它的优点是什么?缺点是什么?是否可以升级做得更好?

    (2)对于自己,以前为什么没处理好?你觉得以后可以在什么时候、哪些方面用到新学到的思考方式?

    我觉得他们总结得很好,你们也可以试试这个拆书框架。

    五、如何找到拆书的时间

    可能有的朋友好奇我哪里来的精力坚持写拆书文章,下面我就聊聊这个话题。

    我目前是每周五早上7点发布每周的拆书文章,本来每周要写一篇文章对我就完全不是压力。但是自2014年11月份一直到12月12号,我几乎保持了每天出现在一个城市进行讲课或内训的节奏,还要每天给大学生答疑300个问题。这两个月我还做了27场公益讲座,顺便还完成了在网易云课堂上的在线付费课程的推广。这个推广做得很不错,已经有超过1000名在线课程的付费学员。这个事情背后的策划其实是非常复杂的,连网易云课堂运营员工都觉得神奇,他们实在想不通我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

    其实在一开始写拆书,我就预见到我会遇到这样的高度压力时刻,所以我做了三个安排。

    第一,我在固定的时间发布,形成约束我养成写作习惯的心理暗示。

    第二,我在固定的几个时间段写稿,我选择了几个碎片时间:周四早上、周四晚上、周五早上。只要有一个时间段有空我就可以动笔,由于我写东西是快手,写一篇拆书一般不需要一个小时,所以时间都是足够的。

    第三,我会提前翻翻书,找到下一期的话题,大概在心里留个印象,这样平时在路上我随时可以构思,可以节约正式写作的时间。其实用这个方法,我同时在构思周六的时间管理心得的随笔。

    我个人觉得,写作是一种习惯,有了这个习惯,比如萧秋水,一晚上写个七篇八篇的是常事,我还不如她。不过我不攒稿,就是坚持每周一篇,保持稳定节奏比突击写一堆然后存着发要好,习惯比突然爆发更有力量。

    很多人好奇我为什么要拆书。

    对我自己而言,拆书是一种脑力训练。人一定要坚持一定强度的思考练习,才能保持思考能力不会退化。

    对我的微信而言,拆书是一种干货分享。这种高强度思考其实也是大家喜欢看的,反而有助于留下订阅者。要是微信没有粉丝,大家还折腾个啥劲呢?

    对我的伙伴而言,拆书是一种书稿积累。有的出版社已经表示,希望将来能合作出书,这个事情,我还没想好怎么运作,先做下去,以后积累多了,很多事就会水到渠成。

    拆书也是我的一个习惯,为一件事情找到三种以上的用途,可以大大节约我的时间成本。

    此外,拆书只是第一步,我们最终要用这种能力拆世界!

    小伙伴@Molly_Rabbit指出:“拆”其实是思考、反思的过程,而不是简单的一种方法。我们可以将其引申到生活中的其他方面,除了通过拆书来获取对自己有帮助的知识,我们还可以拆图、拆电影、拆经历……这些都能实现appropriation。比如:

    拆图:当你看到一幅优秀的海报时,通过分析其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将其运用到自己的PPT设计制作上。

    拆项目:通过拆现实的商业项目,从别人的经验中,学习分析对方的思考方法,从而完善自己的思考模式、思考框架。

    像萧秋水,搭Uber、学摄影、发红包……样样都拆,什么都能让她写反思写总结,拆出可为己所用的经验知识,可真是拆中之高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思考框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xyri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