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来也怪,从小到大,属于自己的所有机会,差不多没有一个是靠脚蹬手刨,去拼命争取得到的。
不得己的首选,也是必选,就是一个字“等”。消极不?谁都会说这种方法没有任何积极的东西可言。
这种方法一直伴随着我,渐渐也就形成了常态,从刚开始的不自觉,到今天的习以为常,自然而然,毫不突兀。
也曾经尝试过,什么主动啊、争取啊什么的,但是试一次失望一次,试一次失败一次,于是乎,也就对那些令人眼红的东西冷淡了。
天生血液里流动着的散澹,注定是争抢不过人家的。尽管心里也有许多争争抢抢的冲动,但是,形形色色的冲动,到最后竟然没有一件化作行动。
曾经无数次用“机会不属于自己”这句话,来原谅自己,居然成了安慰和原谅自己可信度最高的理由。
于是,属于自己的机会,一般都出现在体温偏低,呼吸平缓,浑身上下已处于基本麻木状态的那会儿。
记忆中,只有在小学毕业季和高中毕业季,那两次极具象征意义的“三好学生”评比中,领过“三好学生”的奖状。
其实,已经被打击得没有任何自信的我,完全耗尽了去争取的欲望。姗姗来迟的肯定,出现在没了任何激情来迎接它的时候。
再比如,有可能让所有人的脑袋出现极度充血状态的提职升薪,谁如果说不在乎,鬼都不信。
可这些,于我而言,越是拼命争取,就越是失望透顶。越是漫不经心,越是信手拈来。
不是不想,也曾很用心很在意地妄图让一生的各个时节都闪着高光,把干过的比屁大点儿的事情,都整得轰轰烈烈的,可惨淡经营苦心谋划的结果,大都以失败告终。
对了,仅有的一次例外,出现在高考之前。
进入考场之前,在妈妈亲手为我纳的那双黑色布鞋的两只鞋底儿上,用粉笔画上了“对号”,左脚鞋底上,写了四个字——“考的全会”,右脚鞋底️上,也写了四个字——“蒙得全对”。
然后,壮着胆子,进了考场。
这算不算惨淡经营?我看算。
还别说,这一次的苦心谋划,颠覆了之前无数次机会的错过。
这么小的概率,都会撞到自己?看来若要得到老天爷的眷顾,也没有那么难。只要有充足的耐心,心平气和的坚持,完全没有必要用力过猛。
在这里写字,无非是想通过记流水账的方式,保持一丢丢没事儿就想说说话儿的惯性。
顺便再干一点儿赚钱、出书、扬名等等等等诸如此类的一些小事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