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书评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读书
你是特立独行的猫,还是跟风狗?——《影响力》书评3

你是特立独行的猫,还是跟风狗?——《影响力》书评3

作者: 我本顽石 | 来源:发表于2016-06-29 19:53 被阅读972次

文/我本顽石

图/来自网络

95%的人都爱模仿别人,只有5%的人能首先发起行动。

1. 你是特立独行的猫,还是跟风狗?

在生活中我们多少都有跟风、从众的经历。如果你从来不跟风,总是与众不同,周围的人肯定会以异样的眼光来看你,这人太怪了。

比如我,我以前空闲时间不喜欢和同事吹牛聊天,一方面,我觉得有这空不如看看书,另一方面我很白痴,什么化妆品、服装品牌我一无所知,对新新事物也不敏感。为此常闹笑话,有一次同事聚餐,有人提议点苹果醋,我说“我不爱吃醋,就给我一勺吧”,大家笑喷。

所以那时我和同事的关系总是有些疏远。这种感觉让我很不舒服,所以后来,她们做什么我也跟着,一起讨论韩剧、参加团购、斗嘴打趣,她们这才接受了我,我也终于不再完全像个山里人。

我们生活在群体中,适当的入乡随俗还是必要的。除非你有足够强大的内心,或者天生的粗线条。

2. 社会认同原理和它的误导

人的跟风、从众行为,在心理学中可以被归结为“社会认同”。

心理学著作《影响力》一书中提到的第三个具有强大影响力的武器就是“社会认同原理”。该原理指出,在判断何为正确时,我们会根据别人的意见行事。和其它影响力武器一样,它为我们判断如何行事提供了一条方便的捷径。以符合社会规范的方式行事,总比跟它对着干犯的错误少。

一般说来,在我们自己不确定、情况不明或含糊不清、意外性太大的时候,我们最有可能觉得别人的行为是正确的。

但是在观察他人消除不确定性的过程中,我们很容易忽视的一点是,其他人有可能也是在寻找社会证据,尤其是在局面不清的时候,人人都倾向于观察别人在做什么,这会导致一种“多元无知”的集体现象。

例证1:袖手旁观的路人

比如媒体报道的很多路人袖手旁观的例子,受害者迫切需要帮助,全体旁观者却无动于衷。心理学家认为,没人帮忙,正是因为有这么多的旁观者。现场有大量旁观者在场时,旁观者对紧急情况伸出援手的可能性最低,因为人人都想着会有别人帮忙,结果人人都没有帮忙。

多元无知效应在陌生人里显得最为突出:因为我们喜欢在公众面前表现得优雅又成熟,又因我们不熟悉陌生人的反应,所以,置身于一群素不相识的人里面,我们有可能无法流露出关切的表情,也无法正确地解读他人关切的表情。

例证2:自杀新闻

德国大文豪歌德的小说《少年维特的烦恼》出版后轰动一时,但是故事以主人公维特自杀而告 终,结果在欧洲引发了一阵自杀浪潮,因为影响太过强烈,好几个国家都把这本书给禁掉了。这被称为“维特效应”。

这是社会认同原理的一个病态例证:这些人根据其他人陷入困境的人如何行动,决定自己该怎么做。这个过程中,“模仿”是关键。报道自杀的消息,促使一部分跟自杀者类似的人走向了绝路——因为他们现在发现自杀的念头更加站得住脚了。

对暴力事件大加报道,会让可怕的结果落到相似的人身上——不管暴力行为的对象是自己,还是别人。

应用:“大部分人已经被说服了”

影响力专家是那些知道怎么安排群体条件、让社会认同原理朝对自己有利的方向发挥作用的人。

如:原料厂家来推销产品,经常会说到,“某某知名企业已经在使用了”,“哦,是吗?那我也试试看。”很容易我就中招了。

利用社会证据的人总能成功地操纵观众,哪怕这些证据是赤裸裸地伪造出来的。

韩剧《匹诺曹》中男主的父亲是一名消防队员,在一次执行任务中失踪引发了记者们的质疑,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后,转移了公众的视线,却造成他母亲带着他一起跳海自杀,哥哥为了复仇变成了杀人犯。

所谓“唾沫可以淹死人”,不管真的假的,当所有人都这么认为,就是真的。


无处不在

3. 如何破解?

我们得有这个意识:人绝对不应该完全信任类似社会认同这种自动导航装置,哪怕没有坏分子故意往里面添加错误信息,它自己有时候也会发生故障。

比如,开始在简书写作这段日子以来,关于思维导图、时间管理、精力管理、高效阅读、如何写作的文章特别多,不可否认这些文章里确实有好些干货,我们可以了解并尝试,但是关键的却是,得有自己的理解,而不是盲目的跟从。

当我们真正理解了,原本高大上,玄而又玄的东西,可能会变得非常简单。

不管别人在做什么,我们想做什么,做之前,做之后,问一问,为什么?真的是这样吗?

否则我们永远都是追在别人屁股后头,捡食别人嚼过的残渣。


PS:《影响力》是一本社会心理学著作,专门研究顺从心理学,即利用他人的无意识固定行为模式来对其施加影响。作者,罗伯特·西奥迪尼,心理学教授,全球最知名的说服术与影响力研究的权威。

书中将让人顺从的心理学原理归纳为6个基本类型。分别为互惠、承诺和一致、社会认同、喜好、权威和稀缺。每一原理的使用都能使人产生出不同的自动、无意识的顺从。

《影响力》的书评共有6篇,分别对应其6大原理,这是第三篇。

第二篇为《为什么好女孩爱上渣男后,会一意孤行?》——承诺和一致原理

第一篇为《不好意思拒绝?小心中了心理学的诡计!》——互惠原理

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我哟。

相关文章

  • 你是特立独行的猫,还是跟风狗?——《影响力》书评3

    文/我本顽石 图/来自网络 95%的人都爱模仿别人,只有5%的人能首先发起行动。 1. 你是特立独行的猫,还是跟风...

  • 你是特立独行的猫,还是跟风狗?

    昨天,比特币突破 3 万大关,有没有一种幸福来得太突然的感觉?有些人可能哭晕在屏幕前了。小神童还是低估了接盘侠的力...

  • 狗的故事——狗和猫的区别

    你喜欢狗还是猫? 狗是忠臣,猫是女王。 你走到哪,狗就跟到哪,哪怕跨越千里。 猫只留恋房子,你不必把它索住。 猫是...

  • 三行情书3

    你喜欢猫还是狗呀? 猫 喵~

  • 1.

    我是一只特立独行的猫,我饲养了一只叫阿雨的狗。

  • 2019.7.8

    2019.7.8 今日记录: 今天在读特立独行的猫的《当你的才华还配不上你的梦想时》,在书评里看到有人这是本毒鸡汤...

  • 关于他

    记录我们的日常 “你喜欢猫还是狗?” “狗吧,我感觉猫很凶” “我也喜欢狗,不过我是单纯的喜欢狗” “我是单纯的喜...

  • 鸡汤横行的年代,我可不可以不努力?(附详细的性格分析)

    1 昨天推送了特立独行的猫的新书《你自以为的极限,只是别人的起点》这本书的书评。推送完之后,我就在想,大家读完这篇...

  • 你喜欢猫还是狗呀?

    “你喜欢猫还是狗呀?” “我喜欢你。” “不是,真的,喜欢什么?” “我喜欢狗。” “汪汪汪~” “那猫呢?” “喵~”

  • 2019.7.8

    今日记录: 今天在读特立独行的猫的《当你的才华还配不上你的梦想时》,在书评里看到有人这是本毒鸡汤。是不是毒鸡汤,我...

网友评论

  • 4995a411a3b9:狗表示委屈..
  • 7de2fc9cd107:看到这个题目。。。本家又躺枪了
  • 有知有未:的确,要根据自身情况理解学习
  • 4b31500dd42b:能转发微博么,谢谢
    4b31500dd42b:@一支梨花压海棠 q
    4b31500dd42b:@我本顽石 3
    我本顽石:@一支梨花压海棠 ,可以呀
  • 6309b0eed1c7:标题不错唉,就是感觉委屈了狗狗 :relaxed:
    我本顽石:@小小bug ,是会心的笑啦,很多时候,我们都是看得多,会点赞,但是不太提意见,如果收到中肯的意见,我很感激的:blush:
    6309b0eed1c7:@我本顽石 呵呵这两个字好尴尬 :grin:
    我本顽石:@小小bug ,呵呵
  • wolfinsky:学习东西最快的方式难道不是找一个标杆,先模仿,给别人讲授,掌握核心。等到了一定的段位再求突破,再发展自己的特色吗?
    我本顽石:@wolfinsky ,模仿是为了超越,关键还是你所说的“掌握核心”,这是需要独立思考的。 :blush:

本文标题:你是特立独行的猫,还是跟风狗?——《影响力》书评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ycxj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