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中国传统文化哲思
一粒米里知人生之——负米报春晖

一粒米里知人生之——负米报春晖

作者: 木兰秋菊 | 来源:发表于2020-06-06 07:36 被阅读0次

小男孩安安的父亲姜诗,误信家人谗言,将安安母亲三娘休弃。三娘暂寄居在尼姑庵里,生活十分清苦,安安每天上学时把自己午饭里的米拿出来一把,藏起来,积攒了一小袋后,背上送到尼姑庵给母亲。母亲看到十分瘦弱的安安,心疼地说“今日积来明日攒,颗颗粒粒血泪涟。”这是曲剧《安安送米》的故事,小安安的孝心感动了戏里的家人,也感到了戏外的观众。

子路小时候家里很穷,长年靠吃粗粮野菜度日。 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饭,可是家里一点米也没有了,子路于是翻山越岭,走了很远的路,到亲戚家借了点米,满足了父母的小小心愿。

 父母去世后,子路南游到楚国,楚王非常敬佩欣赏他,给他一定的官职,丰厚的待遇,他的生活渐渐宽裕了起来,当他吃着丰盛的饭菜时常常怀念双亲,不由感叹:”真希望再同以前一样生活,吃藜藿等野菜,到百里之外的地方背米回来赡养父母双亲,可惜没有办法做到了。“

孔子赞扬他说:”你侍奉父母,可以说是生时尽力,死后思念哪!“皋鱼在父母去世后深深地感叹。“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所以最重要的是要”生时尽力“。

 子路翻山越岭背一袋米回来,只为父母一餐米饭的愿望;孟宗在竹林里哭泣,只为母亲能到吃竹笋;陆绩怀橘,只为母亲的一点点喜好;王祥卧冰,只为母亲在冬日里求鱼......

 时间总是匆匆而逝,父母总是在不经意间就老了,不知从哪一天他们就有了白发,不知从哪一天他们步履蹒跚了。不要总是低头不离手机,多陪父母说说话;不要总是嫌他们的啰嗦而挂电话;不要总是借口工作忙而不回家。常回家看看,常下厨转转,拉拉家常,做做饭,孝其实很简单。

传统文化与人生哲学系列21(9)

(图片来自网络)

相关文章

  • 一粒米里知人生之——负米报春晖

    小男孩安安的父亲姜诗,误信家人谗言,将安安母亲三娘休弃。三娘暂寄居在尼姑庵里,生活十分清苦,安安每天上学时把自己午...

  • 一粒米里知人生之——不为米所累

    郗嘉宾非常钦佩崇敬道安和尚的道德和名望,送给他千担米,并写了一封很长的信,有好多页,情意恳切深厚。道安和尚回信说,...

  • 2019-11-28

    感恩节之畅想 今日感恩日 真心诚心时 回顾此人生 感恩天地知 感恩慈父母 养育至成人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感恩...

  • 一粒米里知人生之——偷没偷吃米

    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因兵荒马乱,旅途困顿,每天三顿都只能吃野菜,大家已七日没吃下一粒米饭。一天,颜回好不容易要到了一...

  • 一粒米里知人生之——没米我难忍

    我已走出城池东门,想到这一去不知什么时候才会回来,也不知是不是还能回来。这也许就是一条不归路,一去将不复返,我的内...

  • 一粒米里知人生之——偷米送他人

    屈原小时候,正逢连年饥荒,屈原家乡的百姓们吃不饱、穿不暖,生活十分困苦,屈原非常怜悯之。他偷偷将家里的米倒进家门前...

  • 作一副春天的画

    我向春晖问声好! 春晖报我暖暖的笑。 这笑声里有湖蓝色的天, 这笑声里有孩子们的歌, 这笑声里鸭知水暖,冰融雪消,...

  • 一粒米里知人生之——我不在乎米

    唐高宗时期,有个叫安学的官员在运漕米时不巧翻了船,船沉了,米也损失不少。当时卢承庆正担任对官员的考核工作,就给他打...

  • 我是一粒米,每天要珍稀。如果不珍稀,浪费一粒米。

  • 读书——《菜根谭》(50)

    人之有生也 太仓之粒米 人之有生也,如太仓之粒米,如灼目之电光,如悬崖之朽木,如逝海之洪波。知此者如何不悲?如何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粒米里知人生之——负米报春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ydtt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