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歌的行板》是柴可夫斯基《第一弦乐四重奏》里的慢板乐章,由于这一乐章达到了惊世骇俗的艺术高度,使其知名度远远超过了《第一弦乐四重奏》本身,因此,人们习惯于把它作为独立的作品来演奏。如今,这部作品早已成了享誉世界的传世经典,是柴可夫斯基的名片。
如果说《如歌的行板》是柴可夫斯基的名片,那柴可夫斯基又是俄罗斯的名片。柴可夫斯基是俄罗斯伟大的音乐大师,也是人类最杰出的的古典音乐家之一,乐迷们亲切地称他为老柴。在我的心目中,老柴是史上最伟大的音乐家,没有之一。他的分量超过贝多芬,因为他在几乎所有音乐题材的创作上都留下了传世巨作,而这是贝多芬难以企及的。
1876年,莫斯科音乐学院为大文豪托尔斯泰伯爵举行的专场音乐会上演奏了《第一弦乐四重奏》 ,托翁被第二乐章深深感动,为之潸然泪下。事后,老柴至信托翁说:“我的音乐能够使您感动和着迷,我深感幸福和骄傲。”他在日记上还写到:“在我一生中,我的作者的自尊心也许还从未曾得到如此的满足和感动,因为托尔斯泰坐在我身旁,他听到第一四重奏行板时,泪珠挂满了的他的脸颊。”托翁也对《如歌的行板》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已经接触到忍受苦难人民的灵魂深处。”这个评价表明了这位伟大的文学家对时代、对生活深刻的洞察力和对艺术非凡的感受力。
《如歌的行板》诞生时,俄罗斯正处于文学的“白银时代”,俄国社会思想空前活跃,文化空前繁荣,人们创作欲望高涨,各类艺术人才辈出。柴可夫斯基也像其它艺术家一样,渴望通过艺术创作体现自身价值,他希望在自己的作品中表现自己的思想感情,并对未来的成就充满了期许。
但此时俄罗斯刚经历了农奴制改革,社会动荡不安,新的更大的革命正在酝酿中。这一时期,资产阶级民主思潮迅速发展,但沙皇的文化统治却极其黑暗。统治者推行文化专制主义和森严的贵族等级制度,向往民主的艺术家和艺术思想遭到残酷压制和扼杀。在这种氛围里,社会和经济地位卑微的柴可夫斯基所处的创作环境就更为压抑和郁闷了,而作者的对环境的感受和思考必然会在他的作品里表现出来。《如歌的行板》正表达了一种暗淡的、令人窒息的气氛和难以排遣的郁结心情。
《如歌的行板》是老柴创作生涯前期的代表作,我个人认为,这是他最具创造性的作品,让我们看到了他无与伦比的音乐天才。
作品采用复三部曲式,第一部分的第一主题取材于乌克兰民歌《万尼亚坐在沙发上吸烟》。有一年夏天,作者到乌克兰他妹妹的庄园里度假。一天,正凝神创作的他忽然听到窗外的泥瓦匠正在唱一支歌,他被歌曲深深打动,便记录了下来,并将其改编成钢琴二重奏。
这首民歌本是一曲无聊的小调,在一般人听来就是粗俗的“山歌与村笛”,可谓“呕哑嘈杂难为听”。但老柴以他敏锐的艺术洞察力,从这首曲子的旋律中感受到了深刻而丰富的内涵,于是将其用于《如歌的行板》,作为这一乐章最主要的主题。这一主题表达了一种灰暗的、压抑气氛和灵魂深处的郁闷的和叹息。这种沉郁悲切的旋律是由乐器加上弱音器后的暗哑音色奏出的,再结合衬腔复调等创作手法,给人以沉重阴郁的感觉。
第一部分第二主题在音调和情绪上,是第一主题的继承和延伸。但后半部增加了新的因素,第一小提琴和中提琴采用复调对位手法,交替奏出了祈求上苍,怀疑人生的音调,给人以痛不欲生之感。
乐章的中间部分由大提琴拨弦奏出固定动机作为背景,动机由持续低音和下行半音阶构成,并在每小节中不断重复,造成一种暗淡阴沉的气氛。同时,中声部的第二小提琴和中音提琴,每小节发出一个切分音,形成叹息般的效果。在这个背景下,由第一小提琴奏出如泣如诉的主题。当这个主题由第一第二小提琴同时奏出时,音乐表现出祈祷和哀告的情绪。
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不完整的再现,篇幅被压缩,情绪也随着第一主题的一次次重复而不断发展,表现得激动而愤懑。紧接着,乐曲出现了两次一小节的休止,乐句变得断断续续,仿佛是激动地抽泣,又好像是在竭力克制着难以抑制的情绪,表现了作者胸臆中难吐的块垒和抑郁的心结。
结尾部分的篇幅很长,显得低回婉转,我们仿佛看到了愁肠百结的作者在怅然若失地低头徘徊,空旷的四部和声与哀叹呜咽的音调,使音乐变得更加哀婉悲切又凄凉空寂,最后乐曲以两个明净的和弦,平和地在梦幻般的音乐声中结束,给人以无穷地回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