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与不幸----当肖邦遇上乔冶桑

作者: 莲花香片 | 来源:发表于2015-10-02 15:59 被阅读991次
《一曲难忘》

看肖邦的传记片<一曲难忘>,一次次地沉醉于肖邦美妙的钢琴音乐,也一次次地感动于肖邦炽热的爱国情怀,而对于肖邦与乔冶桑的爱情,则是一种复杂到难以言说的感慨。

1831年,年轻的肖邦来到了巴黎。在有着浓郁艺术气息的巴黎,到处都是出入着文艺界名流的艺术沙龙:巴尔扎克、海涅、福楼拜、大仲马、乔冶桑、罗西尼、柏辽兹、门德尔松、李斯特……可谓群星璀璨。虽然此时的肖邦在华沙小有名气,但对于巴黎,则完全是个汲汲无名的小字辈。有才华的人总是相互吸引,肖邦与同样年轻却已名扬乐坛、有着“钢琴之狮”美名的李斯特就是如此,偶然的相遇成就了两位音乐巨人一生的友谊。李斯特向肖邦引见了在法国文坛上独树一帜的乔冶桑。这位喜穿男装、饮烈酒、抽烟斗,并取了一个男性笔名的传奇女性对于肖邦来说有着特殊的吸引力,而肖邦的才华也引起了乔冶桑的兴趣。

急于在这个艺术之都一展才华的肖邦得到了一次演奏会的机会,却因自己情绪失控将演奏会搞砸了。乔冶桑和李斯特精必策划了一个宴会,在公爵的客厅,主持人宣布:“李斯特将为大家演奏!”客厅里响起热烈的掌声。李斯特提议,为了更好地欣赏音乐,他将在黑暗中为大家演奏。于是,所有的烛光都被熄灭,客厅陷入一片黑暗中。悠扬的钢琴声响起,所有的人都屏声息气地陶醉在这美妙的乐声中,心中或许在感叹音乐家李斯特的伟大。连门外的马车夫和行人都伫足不前,凝神静听。过了许久,一道烛光从听众的甬道由远而近地向演奏者的钢琴移动,身着白裙,手持烛台的乔冶桑缓步走向钢琴,烛光映照在演奏者的侧面――这个正在钢琴前演奏的英俊的年轻人并不是大家所熟悉的李斯特!一曲终了,余音绕梁。大厅里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李斯特走上前来,牵着演奏者的手,向大家宣布:“请允许我向大家介绍:当代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弗雷德里克.肖邦!”人们欢呼起来,报以更加热烈的掌声。

巴黎上流社会的大门毫不费力地向肖邦敞开了,人们以极大的热情和兴趣欢迎他,欢迎这个才华横溢、优雅迷人的音乐家。肖邦与乔冶桑的爱似乎也顺理成章,他们的情人关系持续了近10年之久,在浪漫又富于艺术气息的巴黎上流社会,这样的关系随处可见。很难想像,差异如此之大的两个人能有这样一场马拉松般持久的爱恋:或许,一开始,客居异国、思念家乡及亲人的肖邦太需要一种母性般的关怀了,年长肖邦6岁的乔冶桑恰好让年轻的音乐家感受到了这样温暖的情感关怀。

乔冶桑反对肖邦急于开演奏会的想法,她对肖邦说:“你的天赋是创造音乐,供那些不如你的人去演奏。利用你的天赋,否则你会迷失方向,并且失去一切。对你的天赋就是要自私!”肖邦听从了乔冶桑的建议,一道来到了风光秀丽的马约卡岛,在这个远离尘嚣的小岛,他们享受着令人心醉的爱情,同时也迎来了音乐家最为丰沛的创作期,一首首马祖卡、夜曲、诙谐曲源源不断从岛上寄到出版商的手中,让肖邦声名远扬,爱情让年轻的肖邦迅速地成熟,他最为优雅的作品便诞生在这个时期。

然而,在暴风骤雨般的爱情潮水退去之后,两个人截然不同的性格势必会产生冲突。乔冶桑是有着强烈控制欲的女人,她的强势、刚毅与肖邦的阴柔、懦弱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岛上阴冷潮湿的环境摧毁了肖邦原本就多病的身体,而对祖国、故人的思念又让肖邦时常陷入一种焦虑忧郁的情绪之中。事实上,自从与乔冶桑在一起以后,他与祖国、与亲人的距离越来越疏远。连他最敬爱的老师都难得见他一面。他的内心时常被这样的矛盾心理撕扯着,困扰着,他渴望为受尽磨难的祖国做些什么,而孱弱的身体又不允许他投入激烈的运动中去,音乐是他报效祖国的唯一方式。他与乔冶桑的矛盾越来越深,他不顾乔冶桑的阻止,决定开演奏会,为波兰革命筹款。这位伟大的钢琴家在掌声与欢呼声中,到一个又一个城市去巡回演出,每到一处都获得了空前的成功,而他的身体却越来越虚弱,这次巡演最终耗尽了他的生命。在临终前,肖邦想见乔冶桑,可是她拒绝了。很难理解乔冶桑此时的心情,怨恨是一定有的吧,然而,对于相恋十年的爱人的临终请求,能够如此绝然,也非一个寻常女人做够得出来的。

当然,这些只是电影中的情形,好莱坞式的编剧总是从出于迎合观众口味上考虑,比如制造一见钟情的爱情故事、充满戏剧性的情节、完满又伤感的故事结局等等。事实要复杂得多。

有人将肖邦的英年早逝归罪于乔冶桑,电影中的乔冶桑很难让人产生好感,她的绝情冷漠,她的独断专行只能让人产生怨恨,这种怨恨甚至会让人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事实,那便是:乔冶桑成就了肖邦,她的爱情之火点燃了肖邦蓬勃的创作天才。他们共同生活的九年是肖邦一生中最幸福安定的时期,也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艺术创作时期,是他最为辉煌的创作力高峰期,在这个时期,他的卓越才华得到了尽情的释放,完成了一生中最为重要的一些作品。这些都是乔冶桑的爱以及她的爱所带给肖邦平和的心境和绝佳的创作环境的结果。和乔冶桑分手以后,肖邦再也没有创作出一部有影响力的作品,本来就很糟糕的身体状况更加恶化,不到两年的时间,肖邦短短三十九年的生命便走到了尽头。

遇到乔冶桑,是肖邦的幸或不幸?没有人能说得清,一个伟大的音乐家和一个伟大的作家,艺术家特有的感性与冲动注定让他们的爱情不同寻常,也让几百年来,我们这些普通人在电影中、在文字中、在音乐中,一次次地欢喜、叹息、黯然神伤。

相关文章

  • 幸与不幸----当肖邦遇上乔冶桑

    看肖邦的传记片<一曲难忘>,一次次地沉醉于肖邦美妙的钢琴音乐,也一次次地感动于肖邦炽热的爱国情怀,而对于肖邦与乔冶...

  • 当大不幸遇上小确幸

    “小确幸‘这个词,源自村上春笔集《兰格汉斯岛的午后》,大概意思就是,即使生活有很多艰辛与不如意,但我们还是...

  • 你会选哪个家庭

    托尔斯泰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我们就来看看《小欢喜》中三个家庭的幸与不幸吧。 乔英子生...

  • 零落的影子 第十七段路/第4站:再一次归途

    作者:花诺尘 经年轮转 总有些幸与不幸在偃旗息鼓 也总有些幸与不幸在卷土重来 待我说完,母亲瞪着眼睛看着我:“你当...

  • 当幸与不幸的时候

    我觉得,有时候自己常常活在幸与不幸中。 我觉得,每次想到自己在被莫名其妙时候。 最早我,感觉自己可能莫名其妙属于我...

  • 当幸与不幸的时候

    有时候,在我心理常常会发生幸与不幸的。 其实我,知道自己在幸运时也会伴随不幸。 其实我,有的时候也不知道怎么了就发...

  • 《草房子》读后感

    这本书讲的是油麻地小学的校长桑乔,校长的儿子桑桑和他的一群同学的故事。 桑桑的爸爸桑乔在油麻地小学当校长,他非常看...

  • 《乔家的儿女》的幸与不幸

    文/莲柔漪 其实《乔家的儿女》这部小说早就看完了,但是迟迟没有写感受,因为我不知道该怎么去写,乔家的孩子们令人很心...

  • 170105_Valldemossa

    在Valldemossa(Mallorca, Spain)遇见肖邦和乔治桑。

  • 肖邦和乔治·桑的爱恨情仇

    昨天去华沙肖邦博物馆,有感写篇肖邦和乔治桑的故事。 01.肖邦博物馆 华沙作为音乐之城和肖邦之城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佛...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幸与不幸----当肖邦遇上乔冶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urgc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