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尔文的生平展示了乌龟如何可以在极端客观的态度的帮助下跑到兔子前面去。
查理 芒格
01
1809年2月12日,达尔文在英国希鲁兹伯里城降生。
父亲是当地的名医,
医术精湛,乐于助人,
来找他的人络绎不绝。
有一次有个妇女来找父亲看病,
诉说自己身上有许多模糊不清的毛病。
父亲凭借经验马上判断出,
这些毛病都是病人自己幻想出来的,
引导病人把生活上的苦痛经历都向医生倾诉,
病人不再去讲自己身体上的病痛了。
许多妇女诉说自己的忧伤时,常常痛哭流涕,
因此耽误医生很多宝贵时间。
不久父亲就看出来,
如果要让她们安静下来,
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她们更加痛快的大哭一场。
因此,他总是先让她们哭个够,
同时说,眼泪比任何其他办法,更能让他们身心轻松。
用这种办法,结果她们总是很快就停止了哭泣。
父亲的记忆力极好,
尤其是记忆日期,
甚至到了老迈的晚年,
还能清楚记得当地很多人的生日和婚丧日期。
父亲的这些优点,一个也没遗传给达尔文。
![](https://img.haomeiwen.com/i6602382/b2de6c229aa47fc0.jpg)
02
每次开学以前,
二姐都会事先在家里给达尔文预习功课,
尽管如此,考试总是不及格。
达尔文对学校的学习没有半点兴趣,
他的兴趣是玩。
搜集各种各样的玩物,
比如贝壳、邮票、钱币和矿石。
达尔文小时候爱撒谎。
有一天,他从自家果树上偷摘了很多名贵的水果,
藏到灌木丛中,
然后故意气急慌忙的跑回家通报消息,
我发现了一大堆被盗的水果。
头脑简单,四肢发达,
大概就是说达尔文这种孩子。
有一天,有个叫加纳特的孩子,
带他到一家糕饼店,
加纳特拿了几块糕饼,
没有付钱,就走了。
他们走出店门时,
达尔文问加纳特为什么不付钱。
加纳特说:“我的伯父生前给城里捐了一大笔钱,定了一个规矩:
任何人到店铺里拿东西,只要戴上一顶旧帽子,
按照特定方式,在头上挪动一下,
老板就让他拿去,不得向他要钱。”
接着加纳特演示了一下怎样挪动帽子。
接着,他又进了另一家店铺,拿了一点东西,
故意把旧帽子在头上挪动一下,没付钱就走了。
走出店门加纳特对达尔文说:
“你想不想去蛋糕店试试,要是想去,我就把帽子借给你,
你就可以随心所欲,去拿糕饼,
只要按照我告诉你的方法挪动一下帽子就行了。”
达尔文乐坏了,
戴上加纳特的旧帽子,
走进店铺,
要了几块糕饼,
用手挪动一下帽子,
转身要走,
不料老板冲奔过来,
达尔文吓得扔掉糕饼,
拔腿就跑。
加纳特在旁边笑得前仰后合。
后来才知道,加纳特早就跟老板讲好赊账。
![](https://img.haomeiwen.com/i6602382/60e26b869a3013a1.jpg)
03
中学时代,
达尔文有着极其浓厚的多种多样的兴趣,
除了学习。
好奇心驱使他想要理解各种有趣的事物,
弄清楚任何复杂的问题或事物时,
就非常高兴。
比如弄清楚几何证明的方法时,
理解了游标尺的构造原理以后。
阅读各种“闲书”也是爱好之一,
时常一连几个小时坐着不动,
专心阅读莎士比亚的历史剧。
有一次从同学那里借来一本《世界奇迹》,
一下被吸引住了,时常阅读,
读完还和其他同学讨论书的内容。
这本书,让达尔文憧憬着有朝一日,
到遥远的地方旅行。
他读到一本关于鸟类的书,
然后开始观察鸟类的习性,
并把自己的观察记在笔记里。
观察还不够,
还想研究得更深入,
于是他就去打鸟,
从此爱上了打猎。
一向和善的父亲看不下去了,
有一天当面批评他:
“就知道打鸟、养狗和捕鼠,其余什么都不管,
将来你会后悔的,也会连累我们全家的!”
但是达尔文依旧热衷于打猎。
达尔文的哥哥在花园建了一间化学实验室。
哥哥热衷于研究化学,
达尔文当他的助手,
制造出各种气体和很多化合物。
为了当好助手,
达尔文仔细阅读了几本化学书籍,
例如亨利和派克斯合著的《化学问答集》。
于是他对化学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兄弟俩经常做试验到深夜。
通过这些实践,
他认识到了实验科学的意义。
然而老师认为这是不务正业。
有一天,校长公开指责他,
说他在这类毫无用处的问题上白白浪费时间,
是个“浪荡子”。
![](https://img.haomeiwen.com/i6602382/6ab777f90f819801.jpg)
04
1825年夏天,达尔文16岁,
学习成绩不好,
中学没毕业,父亲就让他退学了。
父亲希望达尔文当医生,
让他去了爱丁堡大学学习医学,
课程枯燥乏味,达尔文难以忍受。
除了化学课,没有一门能提起他的兴趣。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必须上解剖课,还必须学习手术。
那时候,还没有麻醉技术。
病人动手术时的痛苦表情,
穿透云层的哭喊,
深深的刻在达尔文的脑子里。
不过他对大自然有种天然的向往,
他常跟随葛兰特博士到海滩去,
等潮水退去,采集海生动物,进行解剖。
有时候搭乘渔民的船,
出海捕捞牡蛎作为标本。
暑假里,达尔文带上一本喜爱的书,四处游乐。
有一次他和两位驴友背着旅行包,
每天行走30英里,
徒步横越北威尔士山区。
秋天的时候,就去打猎,
天还没亮,就和朋友一起出发,
到天黑才回家。
每次打猎,达尔文会把每只打到的猎物作精确的记录。
记录不是用纸笔,
而是古人用的“结绳记事”。
他把一根绳子系在上衣的纽扣中,
每射中一只鸟,
就打一个结。
![](https://img.haomeiwen.com/i6602382/061af3182ee0300b.jpg)
05
父亲很担心,
这孩子再这样下去成不了医生,
只会成为一个出色的猎人!
父亲找到达尔文,
要么当医生,要么当牧师。
达尔文表示考虑一下,
仔细的读了几本神学的书。
又想起几年前一个高人对他说过,
你骨骼清奇,头盖骨上的神圣隆核异常突出,
是难得一见的奇才,相当于10个牧师的智能,
500年才出一个像你这么有慧根的人。
![](https://img.haomeiwen.com/i6602382/f4b8b7f364596227.jpg)
于是决定去当牧师。
可是,牧师不是随便就能当的,
必须读过大学,取得神学学位。
课本上的知识早就忘得一干二净,
无奈找了个家教补习功课,
一年后进入剑桥大学学习。
至于凭什么能进,我们不得而知,
总之,达尔文这个学渣进了剑桥。
剑桥的三年,他的兴趣不在当牧师,
净干些不着边际的事。
在宿舍里对着点燃的蜡烛打空枪,
一连几个小时都不停,
发出啪啪啪的声音,
神学院的导师走过窗前,
以为他在抽马鞭子。
有时和几个品德败坏的浪荡子一起,
骑马到乡下游览。
到了晚上就开Party,
喝得酩酊大醉,
在宿舍里唱起了卡拉OK。
最大的爱好是采集甲虫。
路灯杆、老树和河岸边,
都是采集甲虫的好地方。
有一天,达尔文来到一棵树下,
撕下一张老树皮,
看到两只稀有的甲虫,
马上用双手分别各抓住一只,
忽然又见到还有一只更奇特的甲虫,
决不能错失良机。
于是他把右手的甲虫塞进嘴里咬住。
哎呀!
顿时觉得舌头火辣辣的,
赶紧吐出去。
原来那只甲虫发射出一股极其辛辣的汁液,
灼伤了他的的舌头。
有了这次教训,
达尔文雇了一个人帮忙采。
读者朋友停下来想一想,
要是你的孩子在学校里不好好读书,
拿着你的钱,请人抓虫子,
你是什么感受?
后来达尔文认识了两个“甲虫爱好者”朋友,
一拍即合,
三人组队去采集甲虫。
那两个朋友,
一个成为著名的考古学家;
一个成为卓越的农学家。
假如你的孩子喜欢抓虫子,
那恭喜你,很可能你的孩子将来能有大成就。
![](https://img.haomeiwen.com/i6602382/cc9704df857dfc84.jpeg)
06
达尔文晚年回忆自己在剑桥的日子时很后悔,
说是“白白浪费了。”
我不这么认为。
他在剑桥和亨斯罗教授结下了深厚的师生友谊。
亨斯罗博学,对各门学科无所不知。
植物学、昆虫学、化学、矿物学和地质学,
都有深入的研究。
他把自己的细微观察记录下来,
长期积累下来许多资料,
然后根据这些资料做出结论。
亨斯罗每周在自己家里开一个学术沙龙,
邀请一些爱好自然科学的大学生参加。
达尔文经朋友介绍,
被邀请到亨斯罗家,
后来就每期都参加聚会。
不久,两人就结成深交,
校园里时常看到两个人在一起散步。
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有“断袖之癖”。
亨斯罗学问很高,但对人很谦逊。
一次,达尔文查看一块潮湿的板上的花粉,
他发现有几根花粉管伸出来了,
又惊又喜,急忙跑去报告亨斯罗。
亨斯罗肯定了他的发现,
说明了这种现象的意义,
并且含蓄的指出,
这种现象早已众人皆知了,
给达尔文留足了面子。
后来,达尔文再也不这样急匆匆的赶去报告自己的发现了。
有一天亨斯罗对达尔文说,
研读地质学书籍吧,非常有趣,
还介绍达尔文跟随塞治威克教授去考察古代岩石。
在这次考察中,达尔文认识到:
科学在于把事实分门别类,借此可以推导出一般的规律或结论来。
并养成了注重细节的科学态度。
他说:“甚至是一些最明显的现象,如果过去还没有被任何人注意到,也就会很容易被我们忽视。”
![](https://img.haomeiwen.com/i6602382/ec623de6905c82d5.jpg)
07
人生有许多小小的幸运事件,
能决定我们的一生。
1831年,达尔文22岁。
亨斯罗来信,有个环球旅行的机会,
需要一名自然科学家,前提是自费。
达尔文要去,父亲反对,
最后说,你要是能找到任何一位有见识的人,他劝告你去,那我就同意你去。
达尔文放弃,回信给亨斯罗说不去了。
有一天达尔文正在打猎,
舅舅找到他说,走,回去跟你老爹说让你去。
达尔文父亲经常说,舅舅是世界上最有见识的人之一。
因此,父亲马上就同意达尔文去航海了。
达尔文喜出望外,又想起以前在剑桥乱花钱,觉得对不起老爸。
安慰父亲道,我这趟出去保证不乱花一分钱。
父亲面带笑容,说:“你小子少来这套,老子还不知道你花钱的本事!”
父亲那关算过了,可因为长相,达尔文差点没去成。
事情是,达尔文去见船长费支罗伊,
费支罗伊打量着眼前这个年轻人,
这鼻子也太特么奇特了!
船长是“面相学”的粉丝,
他相信根据一个人相貌,可以推断出他的性格。
他怀疑像达尔文这种鼻子的人,
恐怕没有充分的精力和决心去航海。
后来不知怎么,总算还是同意达尔文去了。
这次航行,成了达尔文一生中最重大的事件,
决定了他此后全部事业的道路。
![](https://img.haomeiwen.com/i6602382/3e458557ef67d7d6.jpg)
08
环球旅行中,
达尔文随身携带了赖尔所著的《地质学原理》第一卷,
经常仔细研读。
旅行每到一处,
都要对那里的地质进行考察。
考察一个新地区,
起初看到的是一大堆杂乱无章的岩石,
但如果把很多地点的岩石的层理和性质,
以及其中的化石记录下来,
经常对这些记录进行思考,
并努力推测其他各处将会发现的情形,
很快就会搞清楚这个地区的地质构造。
除了考察地质,达尔文还有一项工作,
采集各种动物标本。
每天会抽出时间,写《旅行日记》,
详细而生动的描写所见所闻。
环球旅行一去就是5年,
5年期间达尔文养成了一种习惯:勤奋和专注。
他对所研究的任何事物都能专注,长时间的思考。
这种习惯,对他在科学方面做出成绩起了巨大作用。
他对于科学的爱好,
是一点一点增强的,
超过了其他一切兴趣,
即便是打猎也不能和科学研究媲美了。
由此可见,
给予孩子适当的引导,
兴趣是可以慢慢培养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6602382/952c7ee9dd0bd6a4.jpg)
09
1836年,环球旅行结束,
达尔文回到英国,
准备出版自己的《考察日记》。
很快又开始写《地质学考察》、《贝格尔舰航行期间的动物志》。
1837年7月,达尔文开始写《第一本笔记本》,
就是《物种起源》一书的原始资料,
此后二十年,他一直没有停止过这方面的写作工作。
达尔文广泛的搜罗事实,做问卷调查,阅读大量有关的书籍,
写出来的书稿,
篇幅超过《物种起源》一书的三、四倍,
这还只不过是他过去收集到的资料的摘要罢了。
面对一大堆的资料,大多数人都毫无头绪,
达尔文有他独特的处理办法:
每本书的最后一页,记下内容索引,
然后把各种书里的索引进行分类,
相同主题的索引放到一起,编写出一个总索引。
要研究某个主题,通过索引马上就能找到。
用正确的方法,
加上持之以恒的努力,
成功只是时间问题。
1859年,《物种起源》横空出世。
该书一上市就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公开发售的当天就被抢购一空,
第二版很快又卖断货。
后来翻译成各国文字,传播到全世界。
![](https://img.haomeiwen.com/i6602382/882ead84da7b74ab.jpg)
10
达尔文算得上资质平平,
没有敏捷的理解能力,也没有机智,
记忆力也很普通,范围广博,但模糊不清,
尤其在记忆日期或者诗句方面,
完全没有遗传他父亲的基因,
过不了几天,就忘得一干二净。
他之所以成功,必然有其过人之处。
他能够看出那些容易被人忽略的事物,
并且对它们做细致的观察。
在观察和收集事实方面,勤奋努力。
尤其重要的是,他有强烈的好奇心,
热爱自然科学,对于观察到的事物,
总想去弄个明白,这是为什么。
我们学习达尔文是要知道,看似普通的孩子也能成才,
我们学习达尔文是要知道,兴趣是可以培养的,需要我们去引导,
我们学习达尔文是要知道,做事的方法很重要,持之以恒很重要,同时也需要一点点运气。
达尔文的一生,
展示了乌龟如何跑到兔子前面去,
展示了学渣如何逆袭。
他的故事值得我们每个父母、教师学习研究。
![](https://img.haomeiwen.com/i6602382/0d08e034b6f76610.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