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蘼粟
《超越孤独》本篇副标题与书名相映,故蘼粟认为这是必读也是一定要理解的一篇。哲学不会给出答案,请大家静心思考。
当你突然意识到你同任何人都没有关系,你处于彻底的孤立状态之中。任何形式的思想和情感都被封锁起来。没有任何人可以求助。你处于一种完全孤独的状态之中。
孤单与之不同。孤单有它自身的美。你必须学会孤单。当人类将自己从组成社会结构的贪婪、嫉妒、野心、傲慢、成就、社会地位中解放出来时,那么,他就是彻底孤单的。然后,才有极度的美存在,然后,人们才能感觉到巨大能量的存在。
然而孤独是一种被所有事物彻底孤立的成觉。你愈是觉悟,你越是质疑、观看、询问、要求,你就愈是了悟它:在你意识的最深层,在各个层次,你感觉自己同外界彻底地切断了联系。这是最痛苦的事情之一——被能量巨大的孤独感吞没却无法超越它。
孤独有生命力,因而我们采取种种形式来逃避它。这种孤独是死亡的另一种形式:无休止地被困于以自我为中心的活动之牢笼中——当你陷入自己的思想、自己的痛苦,我们生活在家庭的压力、与他人关系的压力之中。
关系指什么?接触?事实上,当你接触一个人的时候,你是在用你获得的有关此人的知识来观看这个人。你将这种知识投射到她身上,然后你看到你投射的镜像,因此你便认为你在同她接触,可实际上你不过是在同你思想投射的有关她的镜像接触。
我们害怕头脑的空虚,逃避这种状态。我们的头脑能不能停止逃离?不给它命名,不赋予它词的意义,比如空虚这类词。这时,那才是真正的头脑。然后,没有正在观看的观察者;没有谴责它的审查者;有的只是一种空虚的状态。
为何我们会在心理上依赖某物?很显然,是因为我们自身的不足、贫乏和空虚,因为我们自身极度孤独,也正是这种孤独、这种空虚、这种内心的极端贫乏和自我封闭才使我 们依赖众多于我们而言似乎不可或缺之物。我们有从中获得力量的欲望。因此,我们总是对某物存在依赖,并借此支撑我们自己;而当我们依赖的东西越来越多,我们同时也在培养恐惧。
恐惧正是在逃离真实存在的过程中产生的。当头脑彻底了悟了它总是逃避逃避自身,当它意识到逃离是毫无用处并且认识到正是这一逃离的过程制造出恐惧时,那么它就能直视真实存在。
在理解逃避的过程中,逃避才得以停止,然后头脑才能观看自身。在观看自身时,一定不能有任何评价、评判。然后,事实自身才显得重要,然后才会有全然的关注,不带任何寻求分心之物的欲望;因此,头脑也不再空虚。全然的关注才是关键。
我没有信仰,于是我培养出一致性,我在生活中始终如一的坚持我的观念,而正是这种一致性使我的自信心受到威胁;我越是保持一致性,我就越发不会显得强大、有活力、清晰明了。自我一致性——同某种形式、某种行动保持一致是我们大多数人努力追求的东西,这也就是培养自信的过程。
对多数人而言,自信是必要的,而对于我们中的大多数人来说,信心不过是某种经验或知识的延续而已。渺小的头脑有产生巨大能量的能力;它从其狭隘中获取巨大的力量,因此,我们的生活变得非常渺小、局限、狭窄。依赖的过程在持续不断地缩减我们所有的努力。
结语:
当我们有能力观看孤独感、与它共处、充分理解它时,一种行动——它不会带来使头脑局限于某种具体行动的一系列努力——才有可能出现。只有这时,我们才有可能获得一种不属于自性的力量。也只有这时,我们才有可能带来一个不一样的世界或一种不同的文化。
孤独篇中最重要的就是学会观察,这也是全书最重要的一种思考方式。希望它在训练你的同时也能解决一些让你感到痛苦的事。本次采用了分割线的形式,比起上篇分重点的方式相比似乎更整洁一些。希望给大家一个美好的阅读体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