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岁的老太太王若萍在子女的精心呵护中走完了她平凡而又充实的一生:
她陪伴子女、孙辈们长大;
送走了相濡以沫56年的老伴;
又在子女、孙辈的呵护下走完了她人生的最后一程。
01
王若萍1933年出生在豫南一个繁华的小镇上,她是家中最小的女儿,上面有一个大她5岁的哥哥,从小备受父母的疼爱,还有哥哥的呵护。家中一直做小作坊加工,生活还算富足。
在女孩子从小裹小脚的年代里,白天母亲给她把脚裹得紧紧的,哥哥心疼妹妹,夜里悄悄就给她放开,就这样在裹脚和放脚的过程中,王若萍的个子和脚板一起生长着。最后出落成1米7的细高个,一双38码的大脚板,相得益彰。
解放那年,有人给她介绍了对象,那是一个家道中落刚刚初中毕业的青年才俊,还算门当户对吧!新婚三个月丈夫就选择参军,寻求前程了,本来就有点文化基础的王若萍则到镇上进行系统学习了。
六年之后,王若萍才有机会随军和丈夫聚在一起,中间因为种种原因,随军家属中途停留一年,那一年王若萍已经25岁,丈夫27岁。青春少女成了丰满的少女,青年才俊也成为了一名名副其实的军人。
陆续生下四个子女后,夫妻两个转业到大西北的一个县城定居。王若萍在学校后勤部当司务长,而丈夫则在牧区做技术工作,一个月才能骑马回家休息几天,陪伴孩子成长的重任就落在了王若萍身上。
当时是计划经济,所有物品都是定量,好一点的东西仅着孩子们,丈夫回来的时候把营养品留给丈夫,王若萍1米7的身高,体重从来没有超过60公斤。孩子们陆续长大工作,丈夫也从牧区调到畜牧局工作,一家人才真正团聚在一起。
大儿子工作成家都在王若萍夫妇身边,也住在同一个院子里,大孙子几乎是在老夫妻的眼皮子底下长大的;
二儿子工作后又带薪进修,毕业后虽然回到本地工作,而婚后却选择独立居住。宝宝出生后,自然是送到王若萍这里帮带,周末被爸妈接回家去,这种模式一直维持到孙女开始上幼儿园才结束的。
女儿没怎么读书,初中毕业参加工作,吃住都在家里,结婚的时候已经27岁,妥妥的老姑娘,但王若萍在那个年代里居然没有催婚。后来和王若萍夫妇朋友的儿子走在了一起,也算了却了王若萍夫妇的一桩心事。
小儿子子承父业,依然决然选择了参军,走进军营接受洗礼。在部队锻炼5年后复员到本单位公安系统工作,把家按在了单位的家属区。小孙子出生几个月,不得已就送到了王若萍这里,只有周末的时候才被爸妈接回到自己的家里。
老夫妇带一个小孙子就已经很辛苦了,小孙子一岁多的时候,王若萍的二儿子和二儿媳即将被调到基层单位工作,自然而然孙女也要转到基层的子弟学校上学。
重视教育的爷爷哪能舍得孙女?确切地说不想耽误孙女的学习,因为三年级就要学英语了!
爷爷先和孙女沟通:“你爸妈到基层工作,那里教学质量不高,要不你留在爷爷奶奶家上学怎么样?还能和以前一样和你的小同学在一起。”
“我想爸妈怎么办?”上二年级的孙女对教学质量没有概念,不想离开妈妈爸爸才是真实的想法。
“爸妈每个星期都可以回来看你,放假你也可以到爸爸妈妈那里去。”爷爷用最平和的语气开导孙女。
“让我想想。”孙女有点想法了。
就这样孙女留在城里继续上学,和一岁多的小孙子同处一室,孙女放学后写完作业陪伴弟弟玩耍,弟弟则是姐姐的跟屁虫,每天用崇拜的眼神跟在姐姐的身后。
只是这种模式让王若萍夫妇忙得不亦乐乎!
每天起床,小家伙要喝牛奶,孙女要按时吃饭按时上学,但是王若萍老两口累并快乐着,十分享受这种忙碌、充实、能为子女们分担的生活。
02
日子慢慢在时光中流失,转眼间小孙子就到了三岁,小儿子小媳妇计划春节过后就把宝宝送到幼儿园小班上学。
可是计划赶不上变化,离春节还有十几天的时间,一天下午,王若萍的老伴坐在沙发上闭目养神后,却无法站立,无论怎样尝试都无济于事。
刚开始王若萍还以为老伴坐久了,腿部麻木,刚忙去搀扶,却无济于事,这会王若萍有点慌了,立马给小儿子打电话说明了情况。
到医院做了相关检查之后,得到的结果让全家人很受挫:老人的脑蛋白发生变质,没有办法根治,只能保守治疗。住院一周以后,去的时候儿子们搀扶到车上的,回来的时候,老人是被担架抬回来的。
为了方便照顾老伴,王若萍把老伴房间的双人床换成了两张单人床,夜里照顾要方便一点。
自此老伴只能躺在床上,吃饭也要人喂到嘴里。
刚开始的时候,王若萍把一根宽带子绑在床的另一头,每天早晨让老伴抓住,自己从背后扶住,背后用棉被靠着,老伴被动坐起来,活动一会。
晚上大儿子下班回来给老父亲翻身按摩,让他舒服一点。
周末小儿子过来,给父亲洗头、擦澡、换衣服、陪着父亲说话。虽然父亲口齿不清,但能听懂意思。
二儿子比较远,只能给老父亲提供肉食,保证父亲全年的羔羊肉。
看到婆婆照顾老人这么辛苦,二儿子和二儿媳执意要把孩子接走,可是王若萍又有顾虑了:“接回去怎么办?”
“全托。”儿媳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换个环境,孩子会不适应的。”王若萍老人不想耽误孙女的成长,让孙女继续留在身边继续上学,自然自己会辛苦一些。
儿媳妇体谅婆婆照顾公爹,又帮助带孩子的辛苦,几乎每个周末都回来帮忙,不但帮忙洗刷,还把一个星期的生活用品购买买,减少婆婆外出的机会,抽空休息一下。
毕竟岁数在那摆着,尽管王若萍尽心尽力照顾老伴,儿子们也体恤父母的不容易,经常过来帮忙,但是老伴的状况一天不如一天,不但四肢不能运动,吞咽功能也越来越差,一顿饭要一个小时才能搞定。
为了给老伴增加营养,王若萍早晨用牛奶泡馍馍喂给老伴;中午熬点样骨汤,把煮烂的羊肉撕成碎末末,一点一点喂给老伴,再用小勺喂点肉汤。
晚饭前给老伴刮点苹果泥或者香蕉泥,增强肠胃蠕动,不至于便秘。
晚饭就做点手擀面条,煮得软烂,一点一点喂给老伴。
这种模式坚持了三年,最终老伴因为肺部感染导致心力衰竭,还是走了,但身上没有一处褥疮,这该是下了多大功夫,用心陪伴的。
03
送走老伴,王若萍终于松了一口气,还没有休息多长时间,大儿子又被查出疾病,不得已办理了病退手续。大儿子从出生到工作,再到成家结婚,从来没有离开过母亲,生病之后更是如此。
大儿媳已经买了商品房住了进去,二儿子和小儿子不忍心年迈的母亲和生病的大哥住在平房里,于是二儿子出资在大儿媳妇的小区里购买了一套小两居。
大儿子不愿意回自己家住,王若萍心里明镜似的但看破不说破,毕竟还有个大孙子呢,何必把事情搞那么僵?
每个周末儿子们依然都回来看望老母亲和生病的大哥,而女儿住得比较近,总是抽空帮母亲洗澡,洗衣服,收拾家务,顺带购买一些基本生活用品。
这种模式一直维持到王若萍老人88岁那一年,她的髋关节骨裂做了置换手术,需要绝对静养,不得已才让生病的大儿子回到自己的家中。
欣慰的是二儿子和小儿子都是体制内工作人元,享受到了提前退休的待遇,女儿已经退休好几年,孩子结婚暂时没有要宝宝,从此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轮流照顾老母亲的生活。
小儿子照顾王若萍一个月之后,老人要给小儿子生活费,小儿子感激地告诉老人:“你养活我30年都不计较,我才养活你一个月,应该的,你的钱留着吧!”
二儿子照顾一个月之后,老人同样要给生活费,二儿子底气更足:“老妈,我的退休工资比你高,我才不要呢?”
女儿企业退休工资不高,她照顾老人的时候,顺从了老人的想法。
这种模式幸福愉快运转了一年多之后,王若萍老人经常处于低烧状态,子女们不放心就把老母亲带到权威机构检查,结果显示:胰腺和肝脏都出了问题,而且只能保守治疗。
老人很淡然,想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于是要求回家静养。
二儿子有相关医疗处理知识,用药物和物理常识缓解老母亲的症状,尽量让老人舒服一些。
也许人到了一定的年龄和身体将要朽木之际,是有感应的。
王若萍老人提前一个月把儿子女儿叫到身边,立了口头遗嘱,并让子女录音保存,交代后事。
一个星期之后,老人的身体出现了不好的症状,听从老人的建议,把她送到单位医院,做保守治疗。
子女们申请了一个单间病房,并给老母亲租了一张按摩、侧翻一体的病床,子女们轮番守在老人身边,每天输一些生理盐水和葡萄糖补充能量,难受的时候吸一段时间的氧气,并不做过度治疗。做可口的饭菜,满足老母亲的口欲。
一个月之后,老人安详地走了,寿衣和安葬方式一切都按照老人生前的愿望,不人为留下任何遗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