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寔与梁上君子

作者: 王保东 | 来源:发表于2024-02-27 15:09 被阅读0次

《后汉书陈寔传》中的陈寔一生不曾担任什么高官,但在当时的士大夫中享有很高的盛誉,在民间更是家喻户晓的正人君子。其原因在于,他为人随和、公正、宽以待人,品格高尚,且不拘小节。

据《后汉书》载,有一年大水泛滥,淹没无数,致使许多人背井离乡,无家可归。留下的少部分人因生计全无,被逼靠偷窃别人的东西,苟且偷生。陈寔家在当地属于富裕人家,因而能暂保无虞。一天晚上,陈寔晚寝,发现有一小偷进了他家,因无处躲藏,就急忙地攀上了房梁,陈寔不动声,坐下喝了会茶,把全家晚辈们都叫来,然后十分认而严肃地说:“孩子们,品行高尚是我们为人的根本,在仼何情况下我们都不能放纵自己。有些坏人,并不是天生的坏,而是因为他们不能时时刻刻地严格要求自己,慢慢地养成了坏习惯,后来坏习惯积习已久,就很难再改正过来,从而成为了坏人。比如我们家梁上那个人,就是这种情况,我们一定不能因一时的贫困去偷窃别人家的东西呀!”

听完陈寔对孩子的教导,梁上的小偷吃了一惊,原来自己早就被发现了。他深为陈寔的做法所感动:他不仅不抓自己,反而耐心教育自己。小偷顿觉无地自容,翻身下到地上,向陈寔磕头謝罪说:“您说得对极了,对我教育太大了,请您放过我,我以后再也不做小偷。”陈寔笑道:“看样子,你也不像是坏人,大概是被逼无奈,走投无路吧。以后应好好反省改正,还来得及成为好人。”说完命家人拿来白绢等财物,送与小偷。小偷感恩戴德,千恩万谢地离去。

1965年时,毛泽东觉得陈寔这个人很有意思,就把《后汉书陈寔传》推荐给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彭真、陈毅等人看,他说,不善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成性,遂至于此。

陈寔如果去当老师,他一定是一个善于从思想上劝化学生的好学生,从这一堂生动活泼的现场会上就可以看出来;如果要像今天教育界评优质课,那这堂课就毫无争议地成为最成功的优质课。

相关文章

  • 成语故事:【梁上君子】【向平之愿】

    【梁上君子】《后汉书·陈寔传》记载,一个窃贼夜间到陈寔家偷东西,躲在屋梁上,陈寔把他叫做“梁上君子”。后用作窃贼的...

  • 梁上君子

    梁上君子 【出处】 南朝·宋·范哗《后汉书·陈寔传》。 陈寔是东汉时太丘县令,为官清廉,品行端正,他不但对...

  • 陈门风范

    颖川的陈氏家族兴起于东汉时期,流传了十一代。陈寔陈门家族的第一代,陈寔与他的两个儿子陈纪(字元方))和陈谌(字季方...

  • 陈门介绍

    陈寔:陈寔(104年-187年),字仲躬(《陈寔碑》误作仲弓),颍川许县(今河南许昌长葛县古桥乡陈故村)人。东汉时...

  • 世说新语

    有位客人到陈寔家过夜,陈寔叫儿子陈纪和陈谌做饭招待客人。客人和陈寔在一起清谈,兄弟两人在烧火,不久都跑去偷听长辈们...

  • 爆笑鬼谷 | 提拔仇人,自请入狱的陈寔

    陈寔(shí)是东汉名士。 陈寔年轻时在阳城山隐居,颍川郡许县发生一起命案,一个姓杨的小官吏怀疑是陈寔干的,就把他...

  • 我眼中的陈氏家族

    陈寔:字仲弓,他曾任太丘县长,所以又称陈太丘,以清高,有德行而闻名于世。陈纪字元方,是陈寔的儿子,和陈谌(字...

  • 陈寔遗盗

    今天学到一个新的非常好的成语。 陈寔遗盗,相传东汉末年颍川陈氏,陈群的祖父陈寔。陈氏以前只是颍川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寒...

  • 陈门风范

    陈门是指魏晋时期陈寔一家共十一代,到陈茂先止。他们家前三代分别是陈寔、陈纪、陈谌、陈群和陈忠。陈氏一家的道...

  • 陈门风范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陈门风范,主要人物有四个:陈寔,陈纪,陈谌和陈群。下面我就来介绍一下他们。 陈寔,字仲弓,因曾任太...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陈寔与梁上君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bitz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