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爵
什么是天爵?天爵意思是天然的爵位,指高尚的道德修养。出自《孟子·告子章句上》。孟子曰:有天爵者,有人爵者。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古之人修其天爵,而人爵从之。今之人修其天爵,以要人爵,既得人爵,而弃其天爵,则惑之甚者也,终亦必亡而已矣。
1、今有人焉,修身慎行,服膺天爵而不倦,勤亦至矣;然而其心若曰:吾将以是有要焉,是为利,非为善也。必其设心措意,惟以自治,而不求乎在外,然后可以谓之为善;然则世之孜孜为善者,岂易得哉?此所以为舜之徒也。——摘自《舜跖图》。
二、天道
1、盖功成者去,天道固然。——摘自《尧典论》
2、天下之道,至中而极,无余理矣。——摘自《洪范论》。
中,中庸也。《礼记·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中正、中和,不偏不倚,是儒家伦理道德思想的集中表现。
三、君子(圣贤)求道
1、虽舜也,一罔念而狂;虽跖也,一克念而圣,——摘自《舜跖图》
求道之一:天爵常修。什么意思呢?就是经常反省自身,提高自己的仁义忠信等个人品德。用范浚的话说,就是“必其设心措意,惟以自治,而不求乎在外,然后可以谓之为善”。
2、夫耻,入道之端也。——摘自《耻说》
求道之二:圣贤之于耻心,必使人充之如此,此学之要也。——摘自《耻 说》
3、且古之圣贤,未有不由悔而改者。夫人非尧舜,不能每事尽善,谁无过者?惟过而悔,悔而改,则所以为过者亡矣。——摘自《悔 说》
求道之三:悔而改,改而不吝,天之道也。——摘自《悔 说》
4、主道在先正心,正心所以自治也。——摘自《策 略》
求道之四:陛下能正心矣,则判忠邪、察贤奸、如辨黑之与白,如观高山之与深溪。——摘自《策 略》
可见君子求道之艰难。用《礼记·乐记》的说法就是“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只不过,这“乐”是音乐的意思。乐道是体道之乐、得道之乐和学道之乐。
陈水河整理于2018.8.9中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