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发布讲书招募时,我的老对肖涟源发了一个时间日志,引起一片赞叹,下面这个就是她当时发出的图片,我今天要讲的《奇特的一生》,就是时间日志的鼻祖。
![](https://img.haomeiwen.com/i14482399/02aa6770ebcfb0b6.jpg)
《奇特的一生》这本书不知道大家是否还有印象,在我们打卡书籍《把时间当做朋友》里面有提及到。李笑来老师评价说:柳比歇夫这样的人,才是时间的朋友。他了解时间,通过长时间特意的训练,甚至不需要表就可以感受时间的一切行动——当然,时间的行动只有一个,自顾自地流逝。
自此,我也对这本书很期待,究竟是怎样的一本书,被称为时间管理书籍的鼻祖,让这么多大家称赞不已?不过读起这本书,真的有点吃力,这是一本纪实文学。是俄罗斯著名作家格拉宁根据柳比歇夫的日记为参考文献,引出了柳比歇夫的时间管理法,讲述了柳比歇夫的生活方式以及他这个人。
柳比歇夫是个怎样的人?他有怎样的事迹呢?柳比歇夫是一个将自己一生都用时间来计划的人。他活了82年,从26岁开始写日记,56年从未间断过。他博学多才,既是专家,也是杂家,一辈子写了70多部著作,1万多页的论文原创著作,包括数学,生物学、哲学等各种学科,在多个领域都有自己的见解。
柳比歇夫从26岁开始记录时间,经过了两年的调整,找到了一套适合自己的方法,这个方法,就一直坚持了54年,能把一件事情坚持下去,并做到极致,是震撼我的地方,下面我和大家分享一下柳比歇夫的“时间统计法”。
一、时间记录
柳比歇夫的时间记录也称为事件开销法,以事件为主记录时间,由事件类别、事件、耗时三部分组成,记录真正有效的纯时间。注意是纯时间,而不是毛时间,拿快递,走神,闲聊并不用记录。下图是柳比歇夫其中一天的时间记录,基本上,柳比歇夫每天的记录都是如此。
![](https://img.haomeiwen.com/i14482399/2506a9274d0e70aa.jpg)
我们现在也会常用另外一种时间记录法,以时间段为主要记录,把事件列入其中,比如上面我的老对肖涟源用的时间日志。
二、时间统计
记录后便是统计,统计每一天各类事件所用的时间总和。柳比歇夫每天统计,每一周统计,每一个月统计,每一年度统计,每五年统计。他根据自己事件的分类进行汇总,基本工作用时多少,附加工作用时多少等等。以及这些工作里的小类所用的时间。柳比歇夫甚至在他的论文后面都标注了这个论文花费了多长时间。
![](https://img.haomeiwen.com/i14482399/6a7e231705dab1eb.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4482399/0e6a3339f9382813.jpg)
三、分析反馈
时间统计好之后,就是分析了,看看自己每天的时间开销情况、耗费比例。为什么这周读书时间比之前少了10个小时,原因在哪?寻找原因,并对下周的计划进行改进。柳比歇夫每年都会花费17个小时做年终总结,3个小时做月度分析,……可能会有很多人认为这个就是在浪费时间,不过和柳比歇夫利用的时间相比,仅占1%。
(APP推荐:现在手机上有很多时间记录APP,我现在下载了一个Now Then(苹果系统),可以把事情分类,分类正在根据需要调整中,随时记录,有统计汇总;也见很多人喜欢用时间块,它是以时间段为主,在各个时间段添加自己所做的事件;还有推荐手写记录,这样记录总结时会有助于思考;大家可以根据自己情况体验,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14482399/83b96ec2ed029ec3.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4482399/05f56285ca29be97.jpg)
四、其他小技巧
书中也提出了一些时间管理小技巧,比如学习分类,帮自己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体系,有助于我们对事件重要性的把控;类别的划分是根据自己平时的需要,并逐步进行调整的。
比如使用“时间下脚料”,柳比歇夫每次都在散步时进行捕捉昆虫,利用碎片时间阅读外语书籍。我们可以在起床洗漱时放一些语音读物。
比如坚守自己的原则,柳比歇夫有自己要坚持的原则:1、不承担必须完成的任务;2、不接受紧急的任务;3、一累马上停止工作去休息;4、睡得很多,10小时左右;5、把累人的工作同愉快的工作结合在一起。我们有自己要坚守的选择么?
![](https://img.haomeiwen.com/i14482399/ff337fe07a98fa6f.jpg)
本书对我们的价值,并不仅仅在于时间管理,也不是提倡所有人都要按照柳比歇夫的方式去记录,而在于引发人们去思考自己的人生究竟该如何规划,就像作者格拉宁结尾时说:“看来应当由每个人自己来制订自己的时间使用法,但不管怎样都应当深思一下自己的生活在怎样度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