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晚上我们常去的那几个室外篮球场较往常更为热闹,毕竟翌日是周末。晚上九时,正当打球的观球的均乐在其中时,却有一人当场晕倒,便有几位球友立即展开急救,并挂了120。遗憾的是,待救护车来时,已无力回天,晕倒者被直接蒙上白布运走了。
往常在网上听闻此类运动事件,多半心无波澜。待发生在自己眼皮底下时,心情终是难以平静的。毕竟攸关性命和健康,两天来我既心有戚戚,又不免深刻自省,引以为戒。
日前我看到这样一句话,“人不是因为生病而身体不好,而是因为身体不好而生病;人不是因为病好了才身体好,而是因为身体好了病才好。”
比如因打篮球而猝死这类不幸之事,多数人都会惋惜地慨叹“世事无常”,其实此“无常”不在于天,而在于我们自身。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道理我们都知道,却总被无知或疏忽蒙蔽,做一些逆天而行的事情。说到这,我得面壁思过,我常常自认为身体倍棒,熬夜、三餐不正常、运动不规律是家常便饭。
作为篮球爱好者,终因一天24小时太短,事情又太多,我则常常选择夜晚九点打球,甚至十一、二点也是常有的事。此谓:仗着年轻,胡作非为。近年我意识到其中的严重性,便有意逐渐改变这一坏习惯。周五的那个晚上,我并没有上场,而是在旁观战。发生意外时,我从旁人的口中得知出事者是第一次跑全场,跟着别人玩炮轰。正常来说,一般人如此也不至于有这严重的后果,想必其身体已经有恙,只是不自知罢了。
运动误区很多,身体隐患难寻。
我常年运动,曾坚持两年晨跑,那时候总有意无意地想要挑战自己的极限,动辄一口气十公里以上,甚至工作繁忙期间也不懂得适当调整,自诩那是“自律”。现在想来,实在愚昧。事实上那会儿我因为运动过度,还患了小腿骨骨膜炎。
当时晨跑时,经常在体育场遇到一些大爷大妈也在充满活力地奔跑。大爷大妈的精神令我感佩,心想:老年人如此,身体倍棒不说,真有老骥伏枥的意思!
近年我了解了一些健康知识后,不禁为那些晨练中活力四射的老人家们捏了一把汗。晨练实在不适合激烈运动,尤其体弱年老者。
是养生还是杀生,我们常常不自知,仔细查证会发现,很多时候自认为很健康的生活方式,其实贻害无穷;自认为很健康的身体,其实充满危机。
近年有不少中医学家们提倡“医病”先“医心”。深以为然,我更感悟到:仅仅知道身心健康是不够的,仅仅通过一件两件貌似健康的行为以求健康也是偏狭的。作为普罗大众,学会心灵的自愈很有必要。比如多读读国学经典,或许有条件者多读读中医经典,大有裨益。心中有货,便渐渐知道该如何为之。
喜爱篮球的朋友自然知道“篮球虐我千百遍,我待篮球如初恋”的意切情深。可是爱是要量力而行的,也要顺应自然,切勿为了热爱而自我伤害。
文/若安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