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生在偏远的小山村,母亲早逝,父亲一手把她拉扯大。
在她的记忆里,父亲是“超人”。男人的活,比如种地,修葺房子;女人的活,比如缝洗衣服,甚至织毛衣,都难不倒父亲。
可父亲不那么认为,他有时一边缝纫衣服,一边在女儿面前自言自语:“男人做,女人工,一辈子,做不通”。父亲笑着说这话,对手中的活计却是一丝不苟。
小时候盼过年,因为过年能吃到平时没有的糖果,还可以穿新衣、新鞋。每逢新年,父亲总要给她做上一身新衣服。然而有一年,她开始不喜欢父亲做的衣服了。
因为她穿着父亲做的款式一成不变,只是尺码增大的衣服上学,被家庭富裕的同学取笑“土气”,自尊心受到了伤害,回到家里,把自己关进房间生闷气。
破门而入的父亲沉默了。她的膝盖上,摊着的被剪刀绞碎的新衣服,像一个沉重的叹息。
那晚,父女俩都没有好好吃饭。她闷在屋里写作业。透过门缝,她看到父亲佝偻着背,在一针一线缝补她剪坏的衣服。
家里没个女人不行。村头的热心姨婆曾经上门给父亲牵线搭桥,说的话,她躲在门背,听得清楚。父亲只是摆手,说等女儿大了再说。
她知道父亲为什么拒绝。那一刻,她明白自己的担心,原来是多余的。
有父亲的时光是快乐的。有一次暴雨过后,村里的小河不知怎地,游来好多鱼,父亲和叔叔、伯伯们一起下河捞鱼,忙得不亦乐乎。她也挽起小小的裤腿,在浅水里拨弄着水草玩耍。一会儿,听到父亲唤她,回去拿个篓子来。她欢快应声,像一阵风似的跑回家里,把父亲的篓子捧了过来。
小了,换个大的!父亲喊话了。原来父亲抓了好多鱼,小鱼篓装不下,她又拔腿飞奔,回去取了大桶,乐颠颠跑来。那天看着满桶活蹦乱跳的鱼,她觉得父亲是个战绩显赫的英雄。
回到家里,父亲开始分鱼,两条隔壁大伯的,两条对门三婶的,村头姨婆的两条记得留着,人家都帮过我们呢。那天忙活了大半天,喝完父亲给她做的鲜鱼汤,父女俩挨个送鱼去了。
她读书非常用功,是小山村里飞出的金凤凰,考上大学后留在城市工作,被村里人作为教育孩子的楷模。她看到父亲的笑容里,是满满的骄傲和欣慰。
姑娘长大了。有一天,她牵着一个帅气小伙子的手,脸颊飞上两朵红霞,一起喊他“爸爸!”,她看见父亲深深的笑纹里,就像溢出了蜜。
然而得知她要远嫁遥远的北方时,父亲脸上的笑容,就像凝固的河面,瞬间失去了本来的颜色。
嫁到那么远,生孩子怎么办?受了委屈怎么办?回来一趟多不容易呀!可惜你娘走得早……
此后每年,她都要回老家看父亲。小两口带着儿女,像星星一样环绕在父亲身边。父亲慢慢又露出了笑容。
看着父亲白发渐多,她感到惶恐不安,害怕时光终有一天,会把父亲从身边带走。她想尽办法,要把他接到身边养老。父亲总是说,我不走,就在村里。
年中,她特地抽时间买了滋补品回家看望父亲。年迈的父亲手里抚着母亲的照片,在沙发上睡着了。看到她,父亲目光有些呆滞,女儿,你多少年没有回来看我了?
她愣住了,手里的礼品差点滑落。鼻子猛然一酸,她死命抬起脸看天花板,却发现什么也看不清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