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拾房间,对我来说不是陌生的事情。小时候直至长大,我一直很乐意收拾屋子,但烦恼就是每次的战果都维持不到两天。那个时候都把原因归结在弟弟身上,乱放东西不知道归位。接触到断舍离,知道些皮毛,意识到除了不归位另一个原因就是废东西太多,就想扔扔扔。
前些日子,带着想突破压力的烦躁,我试图通过断舍离来整理自己的心情。借着成功日记开始自我打卡#一天扔掉10件无用的物品#,从家里的瓶子、盒子到衣服,都在我的目标之内。为了让自己坚持下去,我提前给我家少年打预防针——我要开始扔东西了,别拦我!少年淡然回答:只要别拉着我一起扔,你看着办。于是我开启了每日一扔的活动。
主要领导不干涉,老人也是虽有意见但完美保留,我的扔扔扔活动很顺利的进行。扔着扔着,不用犹豫的东西的越来越少,打卡活动越来越难。看着家里的确比之前清爽不少,心中难耐想再接再厉。
待我触及到犹豫的东西之时,拦路虎终于跳出来了。一些漂亮盒子、袋子或者自制玩具,在我的断舍离清单可以清除的,涓涓一旦发现就立马制止:妈妈,那是我还要的,你不能扔。一开始,我试图给她讲道理——你不玩了,她就没用了,丢掉吧。结果是涓涓坚守着自己的道理:我喜欢,它有自己什么什么用处,我要留着。看着涓涓的坚持,我反思,这是怎么形成的。
涓涓的玩具虽然持续不断的增加,但并不能称得上多。而我意识中的一些废物利用让她的玩具种类增添了很多,漂亮的废旧日历可以用来制作金钱、画板以及用来练习剪纸,结实的月饼盒用来收集各种小玩具,艳丽的彩带用来装饰和组装更多的玩具、可以利用的瓶子拿来挽救零落四处的积木配件和琉璃球,裁下的废纸通过胶水的帮助变成超大画纸等等,类似的废物利用涓涓都在潜默移化中接受并且不断自我开发。
涓涓6、7个月的时候,我心血来潮的用自己的衣物给涓涓做了两个裙子,并用涓涓自己的连体衣改成了一个外罩。这也算是圆了自己亲手给涓涓做衣服的心愿。有过这样的操作,遇到我要丢弃的衣物,一旦我提出“涓涓,妈妈给你改个裙子吧”,涓涓百分百的积极响应。遗憾的是,忙碌中一直没有兑现。
这次的扔扔扔,让我意识到这个问题,一时之间不知道前面操作是否带来了副作用。思量再三,也不能确定是好是坏,但我明显放过了涓涓认定的所属。扔扔扔可以改变空间上的清爽,可是眼前我要做的,貌似是让涓涓意识到自己物品的整理。
阿淼写于2021年4月26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