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3194648/5ef7e5083b74bd2a.png)
6岁,他父亲去世了。
12岁,母亲改嫁,他被继父虐待;
14岁,仅上了6年学,他就被迫流浪街头;
16岁,谎报年龄去参军,他因个子小经常受战友欺辱;
18岁,好不容易结婚,没想到只过了几个月,新娘子就变卖了家里的一切,携款逃走了。
没钱,没工作,没人爱。
20岁的他几乎一直过着流浪的生活,他已经数不清自己都干过哪些工作了。
电工、搬动工、铁路工,卖保险、卖轮胎……最值得记忆的是,他开过轮渡当了一阵子海员。
生活从来都不会是一帆风顺,但对于他来说,30岁前,用悲惨两个字更合适。
再不做点什么就老了,眼看着就要过40岁生日了。
他参加了函授学习法律,拿到书后他才知道,书上很多字他都不认识,只好再次放弃。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美国的汽车行业开始快速发展,马路上汽车多了起来,汽车是要靠汽油才能跑起来。
看着大街上来来去去五颜六色的汽车,他似乎看到了无线的商机。于是,东拼西凑砸锅卖铁开了一家小型的加油站。
加油站开张前一天,他梦到来自己加油站加油的汽车排成了长龙,一眼望不到边。或许用不多久,就发了。他想。
梦想是美好的,现实却是残酷的。
加油店开了半年,一次也没有出现梦里的场景,他快坚持不下去了。
或许是天无绝人之路,加油站开在半山坡,他发现上来的人们似乎都很疲惫,又累又饿。
他是个居家好男人,在这一点上,他还是有天赋的,他记得父亲去世后,妈妈常把他们兄妹三个锁在家里再去上班。
他是老大,那段日子里,就主动学着妈妈的样子做饭,弟弟妹妹都说好吃,后来连妈妈也夸他做的饭菜香。
现在老婆孩子也都非常喜欢他做的饭,特别是炸鸡腿,他把想开一家快餐店的想法告诉了老婆,老婆支持他这么做。
说干就干,就在加油站旁边,一张桌子,几把椅子,锅碗都是从家里拿出来的,他的饭店就这么开张了。
真是始料未及呀!
饭店的生意出奇的好,很多时候人们不是来加油,而是专门冲着他的炸鸡来的。
他不得不增加桌椅板凳,发展到后来,他干脆在加油站对面又新开了一家大饭店,新开的饭店里有十几张桌子,能坐下100多人,这是他开始没有想到的。
他又开始做梦了,等饭店的生意做好了,他要在这所城市的中心,开一家可以容纳上万人的大酒店。
这个梦想,对于当进的他来说,已经足够大了,他还不会想到,自己甚至可以做到更好,把生意做到全家全世界每个角落。
可好景不长,还没有等他扩大营业规模,就出事了,出了大事。
二战爆发了,政府开始限制石油买卖,他的加油站被迫关门。
更让他没想到的是,一条新建的高速公路正好穿过他新开的饭店。没多久,饭店也不得不关门大吉了。
突如其来的改变,把他再次推向了深渊,新开的饭店是贷款兴建的,还借了朋友很多钱,为了偿还债务,他用光了所有的银行存款。
二战线束后,他已经56岁了。
那天,他坐在自家的门前,天快黑的时候,邮递员又来了,他知道邮递员是来送社会救济金的,每月105,那是他全家唯一的收入来源。
生活就这样了吗?人生就这样了吗?
105元,哪里能够维持全家的生活呢,看来一切还得靠自己。
他看着那薄薄的105块钱,对自己说:“政府每个月给我105元,让我勉强过活,证明还记得我。我还没有老,至少还能自己动手做炸鸡,有些事是我还能够为自己和别人做的。”
海明威说:“一个人你尽可能的消灭他,可就是打不败他!”
突然,他想到,曾经把炸鸡的制做方法卖给了一个小饭店的老板。这个老板干得很不错,所以后来又有几个饭店的老板也来买他的炸鸡作料,做为回报,他们每卖出一只炸鸡,自己可以得5分钱的利润。
他再次看到了希望,他不想这样在等死中了却终生,他要再次创业。
身穿白色的旧西装,打着黑蝴蝶结,这是标准的南方绅士的打扮,这套衣服是他年青时穿过的,那时他才30多岁。
还好那辆老福特车还在,锅碗瓢盆也都是现成的,他又买了一个可以装下50多斤作料的桶,就这样上路了。
整整两年的时间,他开着车行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看到饭店就停下,然后走进去,开始兜售自己的炸鸡秘方,没等老板同意,就开始现场表演炸鸡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如果他们喜欢,吃了后说好,就卖给他们作料和特许权,并进一步传授他们炸制的方法。他想到。
让别人相信他的炸鸡,别具一格,风味独特,并不是那么容易的,开始的时候,总是还没有等他开始表演,人就被推了出来。
很多次,他的锅和作料被人扔出门外,锅坏了,作料洒了一地。
上帝不相信眼泪,他捡起锅,从新制做作料,再次上路,风雨无阻。
如果说没有想过放弃,那是屁话。但他始终相信,自己的炸鸡是天底下最好吃的炸鸡,没有第二家。
这么好的东西,怎么会没人要呢?!再找找,或许下一家就会接受。
就是报着这种想法,开着那辆经常抛锚的老福特,他走遍了全国,吃住都在车上。
他在被拒绝了1009次后,仍然坚信,下一家,就是下一家,一定会看上他的炸鸡。
终于,功夫不负不心人,在第1010次走进一家饭店,他在表演完,看着老板吃了他的炸鸡,最后终了听到那句他期盼已久的一句话“好吧,我要了。”
他哭了,那是喜极而泣,一切总算开始了。
有了一个人,就会有第二个人。
在他的一再坚持下,他的这一做法,终于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了。
1955年,66岁的他成立了自己的有限公司。
成功不在早晚,曾经的失败并不可怕,只要相信自己,下一次或许就是成功的开始。
让大家,让他本人也没想到的是,他的业务就想滚雪球那样越滚越大,在短短的5年内,已经在美国及加拿大发展了400家的连锁店。
一时间,他成了创业名人,他接受了一家电视台脱口秀节目的邀请。
他仍然穿着那套白色的西装,打着黑领结,唯一不同的是,此时的他戴上了一幅黑框的眼镜,就这样,他出现在大众面前,他笑了。
白胡子白头发白色的西装,黑眼镜黑领结黑皮鞋,这么一个慈眉善目的老人,他的形象,很快吸引了众多记者和电视主持人,年近七十的他像明星一样被众人围住,那么多的人要买他的炸鸡特许权和炸鸡作料。
他火了,这是他曾经做梦都不曾想到的。
为了更好的服务大众,他建起了学校,让这些餐馆老板到他的公司来学习怎样经营特许炸鸡店。
1964年,一位年仅29岁的年轻人和另一位60岁的资本家组成的投资集团看重了他,动用200万美元来购买他的公司。
200万,那时候,这几乎是个天文数字。
想想自己已经都是74岁的人了,人生70,古来稀。
他同意了,愿意把事业交给下一代去做,但他保留了特许经营权。
![](https://img.haomeiwen.com/i3194648/8675d17ad4270a23.jpg)
1971年,公司的年营业额已经超过2亿美元。
此后公司虽然不断转手、变化,但特许经营的方式一直没有改变,它的形象也永远都是那个一身白色西装、满头白发,戴着黑框眼镜,永远笑眯眯的老头。
这个长着满头白花留着一撮小胡子的老头,你也许不认识,但遍布大街巷的肯德鸡快餐店你一定不陌生。
有了肯德鸡,生活好滋味。
没错,他就是肯德基的创始人——哈兰-山德士。
时至今日,世界各地拥有超过33,000多家的餐厅,以山德士形象设计的肯德基标志,肯德基已成为世界上最出色、最易识别的品牌之一。
1980年,因为白血病,山德士上校不幸逝世,享年90岁。
在我们的眼中,山德士早可以好好歇歇了。
但这位不知疲倦的老人,在他辞世前不久,每年还要做长达25万公里的旅行,四处推销自己的肯德基炸鸡。
他的年龄和财富并没有影响到他对工作的热诚,仍然孜孜不倦地经营着他的事业。当人们问他为什么还那样勤奋地工作时,山德士回答说:“生命在于运动,在这个世界上懒散的人比勤快的人多。铁不用,放时间长了就会生锈,如果我因闲散而生锈,我会下地狱的。”
虽然他离去了,但他的人生传奇和他创立炸鸡事业给肯塔基州带来永恒的魅力。
现在,人们可能不知道美国地理上的肯塔基州,但他们不能不知道“肯德基”,不能不知道那个永远的微笑——“肯德基”标志。
哈兰·山德士,他用一只鸡,改变了人们的饮食,用自己的行动,征服这个世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