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已立秋,可仍处于三伏中,最近的气温也总在36℃上下的高温徘徊,天还是挺热的。
暑天不好过,尤其是古人。但古人自有他们的聪明智慧,除了“心静自然凉”的心理避暑法之外,还是有用冰来消暑的。
早在先秦时期,《周礼》中即有在容器“冰鉴”中保存冰块的记载。冰鉴是用木制或青铜制造的箱子,大口小底,底部有直径很小的排水口,可在冰融化后直接排出冷水,以供使用。
古时青铜冰鉴问题是,古时没有冰箱等冷藏设备,而夏日里无论是我国的南方还是北方地区温度都很高,除非一些常年积雪的高山才会有冰雪,那么,古人夏天的冰从何而来了?
一、冬日采冰夏时用
从周朝开始,采冰、储冰工作长期由宫廷包办。如周朝有专门负责管理冰的官职“凌人”,每年 12 月、1 月都要带领下属到江面、湖面上采冰,封存在阴凉处的冰窖里,配备树叶等隔热材料,以备夏季使用。
由于保存环境、方法的限制,这些窖冰的三分之二都会在使用前自行融化,因此储冰者需打好提前量,采集远远多于需求量的冰块,才能满足宫廷需求。
曹操更是于公元 210 年修建了高 8 丈、深 15 尺的冰井台,里面建有许多小冰井,与铜雀台、金凤台并称为“邺城三台”。
到了清朝,北京皇城内部和皇城周边设有 23 处“官窖”,专门在夏日里提供冰块给宫廷使用。在皇城外还建有许多“府窖”,专为贵族和各部官员服务。
二、从国外进口冰块
古时候,我们的老祖宗们对那些来自“洋毛子”的“奇淫巧技”不屑一顾,但是对冰块还是很喜爱的。
曾经流行过这么一句话:“新英格兰除了花岗岩和冰块什么都没有。”
这里的新英格兰,指的就是美国的东北部,那里挨着五大湖,不仅水多冰也多,所以精明的美国人特别热衷于把冰块卖给别的国家。尤其是随着航运技术的不断发展,海上运输越来越方便,成本还相对较低,所以他们就把这项业务给发展了起来。
然而,无论是存储冰块还是进口冰块,都相当麻烦,冰的损耗也非常大,所以不是一般的平民百姓能享受起的。
也正因为奇货可居,一些平民百姓们也加入了存储冰块的行列。不过他们不是用来自己享受的,而是拿到夏天正热的时候去卖,趁机赚些钱,赶上好时候说不定还能大赚一笔。比如有史书记载,说唐朝长安的冰块价格被炒成天价,价格堪比黄金。
那么能不能夏日里自己制冰呢?
淮南学派著作《淮南子》倒有“以冬铄胶,以夏造冰”的记载,《淮南万毕术》则记录了具体操作方法:“取沸汤置瓮中,密以新缣,沈(井)中三日成冰。”但语焉不详,加之年代久远,无法确认内容。
而一些穿越小说“吹”得很玄乎,说唐朝末期就有了硝石制冰法。因为硝石溶于水会吸收大量的热,使水降温到结冰。可古书对此并未有明确记载。
目前大家普遍承认的是,直到1775年,库伦利用乙醚蒸发使水结冰,人类才真正学会了制冰。
想想人类80万年前就已经学会了生火,然而直到1775年才真正学会了制冰。夏日渴望冰消凉,人类追求美好生活的步伐却一刻没有停歇。冰之探索何奇艰难,又是何等神奇!
(图片来自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