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连着好几天,都在吃以前从未吃过的小吃和特色菜,把自己都养的挑剔了,这个假期的生活实在是惬意无比,体重问题先自行封存。
中午在商场逛了一圈,吃太多,为了消食,下午溜达去了附近一个大型书城,里面有整整一层都是卖儿童绘本,每一种绘本几乎都会有一两本打开的塑料膜的,可以供孩子随意翻看,了解书的内容。
四岁半的女儿一进去就沉浸其中,一本书接一本书翻阅,完全都顾不上身边的我们。
绘本种类很丰富,有立体书、有声书、翻翻书、贴纸书等等,即便看不懂字,女儿也看得乐此不疲。
这些年很少逛书店,偶尔去过几次上海的图书馆,但女儿之前每一段时间都会沉迷一本或一个系列的书,其他书便入不了眼了,所以对外面没看过的书更加没什么兴趣。
不得不说,这十几年间,书真的变化好大,很多种类的书,我以前都没见过的。
今天等女儿找书,闲得无聊就随手翻阅了几本书,整体看下来,感觉有些书的内容其实很一般甚至算得上粗糙,为了能给幼儿园的小屁孩阅读,已经压缩到不能再压缩的地步了。
书上文字都显得有些多余,书里边的图案和创意设计才是主角,一本本书仿佛是一个个漂亮的花瓶。
如果小孩靠看这种压缩版的书来了解各个经典故事,会不会对所谓的经典产生怀疑?真的不会觉得大人们的眼光实在不大行吗,这些几句话就能讲完的故事,有什么特别的,竟然也能流传千古。
早早接触名著,赶上潮流很有必要吗?在只能看懂一些小故事的时候,硬要去看这种明显会理解不了的书,到底是有多么重大的意义?
实在是不理解。
小孩根本无法名著真正的含义,反而因为早早了解书的大概内容,长大后可能完全没有了阅读兴趣。
小时候我也看过一些耳熟能详的名著压缩本,这些书,后面都没有兴趣再去阅读了,止步于基础的了解,新鲜感被磨损过度。
在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时间,变成了极度落后的表现,只有一味超越,做不符合年龄的事情,才值得称赞,甚至才能算得上理所当然的事情。
一直活在追赶的环境中,怎么能够安静下来,去感受经典名著的深意和美好呢?
记得几年前有一个同事和我聊天,提到她经历的一次家访,那时她大儿子上三年级,老师暑假快结束时上门,然后问起她给小孩补课的情况,那时培训班还到处都是。
她和老师说补了数学、英语、语文这几个基础科目,老师问补到什么程度了,她说下个学期的都学了一些,结果老师立马露出无比失望的表情,说班上另一个同学,都已经补完五年级的全部课程了,然后和她说要加把劲,不要这么松懈。
同事和我说,真的想躺平了,结果老师硬是要把她拉起来,催她继续奔跑,她说自己儿子学习明显是不行的,还要学这么多超正常节奏东西,怎么可能呢?
想当年,她也算是个学霸,985的研究生,但她说自己学习也是达不到这种程度的,三年级就学完五年级的课程,所以完全不知道该怎么激励孩子了,只希望小孩在这种氛围下能放平心态别太自卑,但这明显也是不可能的,实在是进退两难。
所以大家都在追赶什么呢?难道超过别人就能有完美的人生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