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经文诠释12)
【断灭妄想。心无杀害。令诸众生。入诸鬼国。鬼不能害。】
这段是讲鬼不能害,为什么鬼不能害呢?因为“断灭妄想”,就是通过修习耳根法门,断了六结,即动结、静结、根结、觉结、空结、灭结。这六结一断,心中了(liao)无妄想,也就“心无杀害”,他内心肯定就没有伤害众生的心。因为它没有能所。我们为什么人会伤人,就是因为有能所,有一个能伤人的心,当然就有所伤的一个人。他有能所,能所一破,就心无伤害,因为没有贪嗔痴了。贪嗔痴断了,就不会有伤人之心。我们为什么会有伤人之心?就是因为我们有贪嗔痴。你不愉快了,即使不明着说人家,心里也不愉快,你还会恨别人一下。
因为“心无杀害”,他能够令众生到了鬼国。啥叫鬼国?不是说到了鬼的国度,而是当你被这个鬼,不管是什么鬼,被这个鬼恼害了的时候,来扰乱你的时候,或者是鬼来伤害你的时候,他就能够让鬼伤不到你。你一呼唤观音菩萨,或者你一反闻自性,其实当你一反闻自性的时候,你当下是清净的,鬼就伤不到你,它找不到你了。为什么有的人观空?你把身体都观空了,它找不到你了,它怎么伤害你?
鬼的种类特别多,像鸠槃荼鬼,又叫魇魅鬼,就是压床的那种鬼。好多人都有过这个体会,睡觉的时候,觉得有个东西把你压住,动也不能动,话也不能说。你是不是很恐惧、很害怕?这就是魇魅鬼,也叫鬼压床。这个魇魅鬼很讨厌,但是我们也要理解它。为什么要理解它?因为它是阴气为主的,就喜欢人的阳气。它就要来沾沾光,沾点便宜。你就让它沾一下,消耗点阳气跟它结个善缘。你要祝福它,你要给它开示,跟它讲:你这样是不行的,这样不是办法,你得要改变自己,要行善积德,要修五戒十善,要跳出这个鬼道之身。这样不就好了嘛。你不要对它有嗔恨心。
鬼众是很多的,读《地藏经》就能够看到所写的各类鬼。你看,行病鬼王,它怎么叫行病鬼王?那个鬼到哪个地方去哪个地方就有病,叫行病鬼王;还有行疫鬼王,专门发布瘟疫的叫行疫鬼王。你说这么坏啊?其实也不是。我们要反过来看,你有这个业障,所以你就感召;你没有这个业障,你是感召不到的。大家要注意这点。我们要反过来反省自己!你有这个业障,比如你有贪心,如果你那个贪心正好跟它对上,它就把你找到了;如果你那个贪心跟它对不上,它就找不到你,你就不用怕。不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就是这个意思。
但是,我们多生累劫可能是做过亏心事的,肯定的,即使你这生没做,你能保证你的前生吗?不能保证。所以我们一般人还是害怕鬼叫门,就是这个道理。我们遇到这种情况,你不要催它,你要给它讲开示,讲因果。你遇到了就跟它讲,它听明白了,以后它就不来找你了,也不会找别人了,这叫“断灭妄想”。因为鬼道是以贪心为主造的恶业,贪嗔痴都是妄想,你只要把妄想一断,内心清净了,它自然就不来找你了。
【五者。熏闻成闻。六根销复。同于声听。能令众生。临当被害。刀段段坏。使其兵戈。犹如割水。亦如吹光。性无摇动。】
《普门品》当中就有“刀寻段段坏”这一句。这是讲什么呢?因为观世音菩萨修习耳根法门, “熏”就是反复的熏习; “闻”就是闻性,就是反闻。反复的熏习这个反闻,来反闻我们这个闻性。什么意思?就是反复地倾听自己的心声,时时倾听自己的心声。
“成闻”,就是成就了闻性,就是闻性现前。闻性一现前就是根现前,根现前动结、静结就破了,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当根现前了你再去以觉破根就容易了。你在没有根现前之前,你的觉性是不会现前的,你的修行始终就上不了路。
“六根销复”,眼耳鼻舌身意叫六根,它们的性能就是见闻嗅尝觉知。因为通过反闻,闻性现前,六根由一根入其余五根就全部都入了,就把它们摄在一起了,这叫“销复”。原来六根都是有障碍的,各有各的障碍。眼不能听,耳不能看,它是有界限的,有障碍的,有分野的。当你达到了根现前的时候,六根之间的界限就打破了,六根合为一心,这叫六根销复。 “复”,复归一心,都归一心了,所以叫六根销复。
“同于声听”就是六根同时都能听闻音声。不是光耳根可以听,眼根一样可以听,意根也能听,同样的道理,眼根也能听,所以叫同于声听,这就叫六根清净位。因为达到这个境界之后,他就能让众生“临当被害”,就是众生快要被伤害的时候,当伤害快要来临的时候,“刀段段坏”,那个刀自然就断啦,断的一段一段的。为什么刀是一段一段坏掉了呢?因为这个刀代表了嗔恨心,你在这个境界下是没有慎恨心的,嗔恨心就消失了、消亡了,他就变成了慈悲心了。观音大士,他是用慈悲,悲心化嗔心。悲心一来,嗔心就去,所以刀就坏了。这个刀坏了有两层含义,一层是当一个人没有杀心的时候,自然就放下屠刀了;还有一种情况,可能就是这个刀真的坏了。
“使其兵戈。犹如戈水。亦如吹光。性无摇动。”耳根法门修成之后,能所双亡、没有能所了、没有对立了,没有贪嗔痴了,所以“兵戈”,就是手中这个兵器或者叫凶器,就不能用了,他拿不起来了。为什么拿不起来?悲心所致。因为观世音菩萨的悲心把他感化了,他自然就把屠刀放下了,他的心就柔软了。当一个人要杀人的时候,他是一种无明的嗔恨心起来了:我要杀掉你。在观世音菩萨的加持下,他感应到观世音菩萨的慈悲,内心顿时嗔恨变得很柔软,一柔软,他的刀拿不动了。所以说“使其兵戈。犹如割水。”为什么犹如割水呀?因为大悲如水,兵戈是代表嗔心,观音菩萨的大悲心化他的兵戈(嗔心)叫“犹如割水”。当嗔心遇到悲心的时候,嗔心就起不来了。
“亦如吹光”, “吹光”就相当于观音菩萨的智慧,智慧就如光,光就比喻是智慧。因为嗔恨心是代表火的,叫无明火、嗔心火,嗔心火一起,他就要杀人。观音菩萨一加持他,智慧火一照,把他的无明火就化掉了,他的武器就拿不起来了,所以叫“性无摇动”。他没摇动,无动无摇。这个比喻观世音菩萨虽然运用了他的大悲,运用了他的智慧来化解这个伤害,但是于他的内心,他的心性是没有动的,所以就性无摇动,无动无摇。
可以借助《六祖坛经》来理解。《六祖坛经》当中,六祖听闻五祖给他讲《金刚经》的开示,当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时候,六祖言下大悟,随口说了五句话,是一首偈子,其中就有这一句:何期自性,本无动摇。就是说我们这个自性,我们本来这个心,是从来没有动的,本来就是如如不动的,从来没有动过。能动也都是我们的妄想,都是我们的意识分别,我们的本性是从来不会动的。他无论怎么做,是寻声救苦,还是给人排忧解难,他都是如如不动的。
【六者。闻熏精明。明遍法界。则诸幽暗。性不能全。能令众生。药叉。罗刹。鸠槃荼鬼。及毗舍遮。富单那等。虽近其旁。目不能视。】
这一段就是说观世音菩萨通过修习耳根法门,“闻熏精明”,反闻倾听自己的心声,反复倾听自己的心声,“熏”就是反复的意思,就是连续不断的意思。连续不断地倾听自己的心声,来开启闻性,目的是开启闻性。闻性现前,六根就合为一精明,这是《楞严经》在前面出现过的,“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这在《楞严经》的第四卷末出现的。“元依一精明”就是本是一心,但分为六根,一心分为六根的用,有六种作用,六根就是一心的六种作用。所以,精明指的就是一心,这一心是什么的一心?就是第八识的作用,这个精明指的是第八识的作用,第八识作用分为六种,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就是见闻嗅尝觉知。
当他开启闻性之后,“明遍法界”,次第断六结。断六结之后,他的光明、他的智慧就照遍十方法界,前面出现过,“十方圆明,获二殊胜”,所以说“则诸幽暗性不能全”。因为他这种光明能够照彻十法界,所以所有的幽暗,这个“幽暗”就代表贪嗔痴这些烦恼。所有的贪嗔痴的这些烦恼,“性不能全”,他的贪嗔痴面对这些智慧光明照彻的时候,就再也不能保持原先黑暗的样子。千年暗室,一灯能照。这一个暗房子有好多年都是黑暗,但是你把灯一打开,光明来,黑暗就没有了,所以说千年暗室,一灯能照,这就叫性不能全,就是再也不会幽暗了。
“能令众生”,所以他就能让这些众生。“药叉”就是那些飞行药叉,地行、空行药叉。这些是属于鬼道的众生,以贪为主,同时也有嗔,“罗刹”就是以嗔心为主,属于好勇斗狠那一类的。“鸠槃荼鬼”是以贪心为主的,叫魇魅鬼,鬼压床的那个,以贪为主。“毗舍遮”,这个是啖精气鬼,在《地藏经》上有,专门吸食人的精气,特别是比较喜欢吸食小孩子的,他是闻气的、闻气味的。这个鬼是气食,跟我们人不一样。我们人是段食,饭菜拿过来把它吃下去,必须吃到肚子里我们才能饱。光看是看不饱的,闻下味道也闻不饱的,必须把它吃下去,这叫段食。吃饱之后就不能吃了,分段,一段一段,一日两餐,或者一日三餐、一日一餐。鬼则是气食,到饭菜这里闻下味道就可以了,饱了。它就是气味,没饱的时候可以继续闻。所以人吃了某种特殊的饭菜,他就来闻你了。你吃大蒜、葱,为什么佛教忌五荤就这原理,因为有一类鬼就喜欢那个味道。吃了之后,白天你不睡觉,它来不了你身上,当你睡着的时候,它就来亲吻你了,一个飞吻它把味道就给闻去了,给你一个fiying kiss,所以这类就叫“毗舍遮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