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来,学《论语》!
![](https://img.haomeiwen.com/i15875295/5fa590c4444f25af.jpg)
孔子大概是给学生们上了一堂关于孝的专题课。接下来是子夏问孝。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论语·为政》2·8)
子夏,姓卜名商,比孔子小四十四岁,应该也是孔子晚年招的学生。是孔子学院文学系的高材生之一。我们在前文介绍过。
这一章比较好理解,意思是孝顺父母,最不容易的就是做到对父母和颜悦色。有事,儿女替父母去做,有了好吃的好喝的,先让父母吃,难道这样就可以算是孝了吗?不是的。
做到孝顺,不仅要内心真诚,还要做到和颜悦色,态度好。其实,只要内心真诚了,自然就会和颜悦色了。最简单的类比,就是体会一下我们是如何对待孩子的。那种从内心流露出来的对孩子的爱,不是可以同样以这样的心来对待父母吗?歌德说,我们体贴老人,要像对待孩子一样。诚哉斯言。
![](https://img.haomeiwen.com/i15875295/f0340a04485b29ca.png)
《为政》篇第五、六、七、八章讲的都是关于孝的问题。总结下来,大概就是:《劝报亲恩篇》是民间流传的佚名作品,其中有一句提到,对待父母,应当“呼唤应声不敢慢,诚心诚意面带欢”。就是这样。
在学校遵守校规校纪了吗?在公司遵守司规司纪了吗?在社会上遵守法律法规了吗?
在外边没染上打架斗殴、吃喝赌抽、甚至养小三等让父母担心的坏毛病吧?
不管干什么事情,心里还想着家里的父母吗?对父母是否做到从内心敬重了呢?
今天有没有给父母不好的脸色看?
能够做到以上几点,你大概就是一个有孝的品行的人了。
还是对照检查一下吧。
![](https://img.haomeiwen.com/i15875295/7dc349148b478601.png)
抄一首宋朝凌云的《忆父》诗:
吴树燕云断尺书,
迢迢两地恨何如?
梦魂不惮长安远,
几度乘风问起居。
@图片来自网络
欢迎点击下方“赞赏支持”和“关注”,关注并阅读连载《论语新视界》。
感谢一路有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