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乡村记忆简书美诗美文汇暮潇潇诗文
长亭更短亭|永远在路上(自序)

长亭更短亭|永远在路上(自序)

作者: Edda艾达 | 来源:发表于2021-03-05 07:15 被阅读0次

自序——永远在路上

虽然早年离乡,但黄天厚土中懵懵懂的童年时光,仍是一生中最快乐无忧的华章。漂泊在钢筋水泥铸造的城市中,绵绵乡愁竟是一丝温暖的烛光,伴随着成长的岁月,摇曳在岁岁年年。

蚀骨的思念或许源于自身定位的迷失,那样执著地回避着遗忘,那样固执地找寻生命中最最原始的痕迹,不外是在享受着繁华舒适的都市生活中,心灵却在那块宽容温和的黄土地上留恋忘返。其结果必然是一次次回归却又一次次重新流浪。

当代一位著名的散文家曾说过,故乡是回不得的,并列举了古住今来的一些名人为证,比如在黄鹤楼上写下了“日暮乡关何处是”这千古一问的崔颢,比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李白,比如华发苍苍却仍在梦中以少女形象返回最初家乡的冰心老人。他们永远流浪,永远思念,永远将故乡放置在凄迷的远方,一任自己被浓浓的乡愁深深揉搓。

或许这位散文家也是位早年离乡的游子,所以他也深知其中三味。乡愁刻骨,乡思漫漫,任何困难也阻挡不住回归的脚步。可每一次回去却必然带着深深的失落再次离开。故乡的两重性使因思乡而回归的游子洒泪叹息不已。再次见到的故乡决不是记忆里的故乡,也不是日日夜夜魂牵梦绕的故乡。诚然,家园已颓败,远山已无踪,乡人已淡漠,一抹流水虽如昔日,却此水非彼水,回乡本想印证前缘解渴相思,却发觉好象走错了地方,日日思念的乡土已支离破碎,平白增添了许多说不清道不明的烦扰。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半生难以言表的思恋,也不过是镜花水月般的惊鸿一瞥。湮灭的乡山,湮灭的乡村,只深植在无根游子的梦中,依然焕发着曾经的风采与生机。

万事万物时时刻刻都在发展在变化,眼前的故乡经风雨历寒霜度春秋,怎么能依然保持着昔日的状态昔日的形象一丝不变?变化是在所难免的,然而就是一点点的变化,也足以令远行归来的游子在失落中迷惘,在迷惘中失望,在失望中离去。而离去的游子在擦眼泪的同时,如落叶向往着大地般的思恋又已在心中熊熊燃烧。于是,满怀兴致而来,黯然洒泪而去的苦乐人生一次次重复地上演。而痛定思痛,终于下定了决心:

与其次次失望,不如索性不归。

不归不是不在思念,也不是忘却,而是在异乡更焦灼地渴望回归,更深刻地眷恋着故乡和故乡的每一棵树,每一湾水,每一处具体而又模糊的所在。记得年轻时曾诗云:

哪种相思如此刻骨如此绵长

西风起时

仍能隐约听到黄鹤楼上

抑扬顿挫的吟诗声

而如此相思只是奉献给记忆里的故乡的。

其实,真正的故乡也只是儿时的故乡,只存在于儿时的记忆里,存在在日思夜想的文中笔下。乡山青青,乡水碧碧,金色的麦浪,五彩的棉田,泥土的气息,野草的芬芳,简陋的茅屋,温暖的油灯。这些生命中最初的记忆,最鲜活的画面,在心中久久蛰伏,又穿越了所有离乡的岁月。

近乡情更怯,不如永远在路上,永远有向往有思念有浓愁有希望,却独独没有失望,因而也 不会再含着泪黯然离去。历经种种向往与失意,悲与喜交集,已是深深明了,儿时的情景儿时的故乡无论是空间上还是时间上都已遥不可及,无论如何,可以说故乡的的确确是回不去了。唯一能做的,只有紧紧捉住那些已渐渐流逝的记忆,那些慢慢模糊的画面,那些充盈于月下、临叹于西风的感触,细细记载在生命的年轮上。当月光偶然漫到床前时,在每一次暮色中登高临远时,可以由着心性一阅再阅。

就让我们永远走在回乡的路上吧!

相关文章

  • 长亭更短亭|永远在路上(自序)

    自序——永远在路上 虽然早年离乡,但黄天厚土中懵懵懂的童年时光,仍是一生中最快乐无忧的华章。漂泊在钢筋水泥铸造的城...

  • 长亭更短亭

    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 李白 〔唐代〕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

  • 明朝长亭更短亭

    题诗:此诗初作于2018年8月21日,归家前夜,翻看洞庭湖边老照片,发幽思之情怀,是为记。 四方秋水围洞庭,一乘渔...

  • 长亭更短亭|原因

    对山的挚爱,无言可喻。 朋友常问,为什么这么热爱山呢?始终无言可答。其实,自己也常常自问。是啊,为什么,这一生,独...

  • 长亭更短亭|麦苗青青

    所有的庄稼中,麦子留给我记忆最为深刻。 先不说秋天的播种,冬日的休眠,单单是春天疯狂般的生长,在春风的吹拂下犹如千...

  • 长亭更短亭|故乡青麻

    古人常用“桑麻”喻农事,比如孟浩然的《过故人庄》: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陶渊明的《归田园居》:相见无杂言,但道桑...

  • 长亭更短亭|送饭记

    儿时最早的记忆,就是我为爷爷送饭的情景。 我不知道那时我有多大,去问母亲,母亲说也记不清了,大概有五六岁吧。 那时...

  • 长亭更短亭|回乡小记

    年过三十以后,家乡近亲长辈年龄渐老,冬寒夏暑,偶有去世者。毕竟离乡较远,山高水长的,多不回去。 今年六月家乡来信,...

  • 李白(28)

    1.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哪里是我返回的路程?只看到道路上的长亭连着短亭。 2.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

  • 归程

    何日得归程,长亭更短亭。 芳草向阳醒,思从鬓边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长亭更短亭|永远在路上(自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lalq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