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潇湘文学时光美文(简书精品集)摄影
〖原创124〗飞天丹霞:一廊山水画中行

〖原创124〗飞天丹霞:一廊山水画中行

作者: 风雅颂歌 | 来源:发表于2019-04-12 06:47 被阅读8次

 

〖原创124〗飞天丹霞:一廊山水画中行

      大凡世间总会幻化一方自然山水,在历经万年风霜雪雨的沧桑后,在天地间自然天成一个独特的传奇。被世人称为“千古奇人”的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徐霞客,曾经在游历了湖南郴州苏仙区飞天山丹霞地貌后,留下了“江口诸峰,俱石崖盘立,无寸土不丽,无一山不奇” 的赞叹。

      这个曾被徐霞客点赞的飞天山丹霞山水,是上天馈赠于此的天华物宝,一座座层峦叠嶂的丹霞石峰林立,犹如一抹抹灿烂的霞光,闪耀于世,卓然而立。这里的一廊山水,是造物主遗落人间的世外桃源,一处处山环水绕、山水相依的俊美奇异盛景,犹如一帧帧泼墨写意的山水画卷,如梦如幻,精彩绝伦。

〖原创124〗飞天丹霞:一廊山水画中行

      飞天山国家地质公园,位于湖南省南部郴州市苏仙区,南岭山脉北部,素有“南岭福地,湘南明珠”的美誉。她并不是一座山,也不是一条江,而是由九寨、四坦、三庙、两江、一温泉和一古镇组成,总面积110平方公里,以丹岩、堡寨、喀斯特溶洞为特色,穿坦、洞穴为罕见,温泉碧江为纽带,石佛悬棺为史脉,集山、水、林、洞、佛为一体,聚雄、奇、险、峻、秀、巧为一身。一袭红岩绿水、赤壁丹霞、峡谷奇洞的幽静,组成了“四面青山列翠屏、草木花光尽是香”的奇异丹霞地貌景观。

〖原创124〗飞天丹霞:一廊山水画中行

        丹霞地貌是指由产状水平或平缓的层状铁钙质混合不均匀胶结而成的红色碎屑岩,其主要为砾岩和砂岩,受垂直或高角度解理切割,并在差异风化、重力崩塌、流水溶蚀、风力侵蚀等综合作用下形成的有陡崖的城堡状、宝塔状、针状、柱状、棒状、方山状或峰林状的地形,最突出的特点是“赤壁丹崖”广泛发育,形成了顶平、身陡、麓缓的方山、石墙、石峰、石柱等奇险的地貌形态,丹岩大都如刀劈斧砍,赤壁悬崖众多,色泽褐红,这都是经流水侵蚀形成,这也正是飞天山丹霞地貌与众不同的特性。红岩丘陵地貌被大自然鬼斧神工雕刻成似人、似兽、似物、似禽,栩栩如生。座落有序,寨身陡峭,红崖赤壁,寨顶绿树当华盖。不少寨顶溶蚀成浑圆形洼坑,各异的山石形成一种观赏价值很高的风景地貌,是名副其实的“红石公园”。

〖原创124〗飞天丹霞:一廊山水画中行

      春天,总有鲜活靓丽的景致在律动,总有推陈出新的生机在勃发,总有天地密语的神奇在召唤。正值天地澄明、万木竞秀的怡人时节,受友人相邀,我们驾车同游,走进了飞天山,着实真切感受了一次走进流动山水画卷的愉悦体验。

      春风万里,阳光明媚。沿着郴永大道一路畅行,穿越了飞天山丹霞风光带,路边突兀的丹岩地貌蜿蜒,不时掠过车窗。从苏仙区五里牌进入旅游战备公路,远远近近的村舍在沐浴在无限春光里,桃红柳绿,生机盎然。

〖原创124〗飞天丹霞:一廊山水画中行

      沿着景区内的乡村公路前行,只见翠江两岸丹峰林立,红岩绿水,怪石幽洞,古木吐翠,竹海茫茫。有着“丹霞翠遥断,岩石架空来”的奇妙感受。

        古时,翠江是郴州水路南北交通的重要要道,这条江是东江的下游,在湖湘版图上称为耒水,而在当地都叫翠江。传说在很久以前,江畔住着一位叫翠女的美丽姑娘,她勤劳善良,在沿江两岸栽种了许多翠竹。后人便把这条河称翠江了,并有人作了一首诗:“翠点两岸竹,善化一泉甜,青丝对河镜,丽裙嗮江边,巧手织云锦,清歌绕云间。”而处于翠江岸边的瓦窑坪村,这里荒草埋没处的古码头,至今还依稀可辩“船到郴州止”的历史印证。

〖原创124〗飞天丹霞:一廊山水画中行

      郴江、东江在此交汇,形成享誉江南的旖旎翠江风景带。一江碧水蜿蜒于丹霞地貌,两岸名胜荟萃,山顶相连,沟壑纵横,山环水绕,寨坦错落,精巧处如精雕细琢,巧夺天工,宏伟处如横空出世,壮志凌云,一江碧水丹霞成就了百里画廊,享有“小桂林”美誉。

        每到夏天的早晨或黄昏,江面上就会泛起一层薄雾,如梦如幻,犹如一层轻轻细细的面纱缥缈虚幻地笼罩,平添了些许神秘色彩,似有“浓浓淡淡江面山,烟波迷茫江面宽”的迷蒙梦境。

〖原创124〗飞天丹霞:一廊山水画中行

      进入河流与峡谷的狭窄处,一座横桓于翠江北岸旁的高大巍峨的丹霞山,像似一本如层层皱褶纹理般厚重的梵音佛经,赤壁陡峭如削般耸立。这便是神仙寨,也称“飞天赤壁”。

      神仙寨是飞天山景区内的主景之一,其间点缀有峡谷、石门、天生桥、一线天、岩洞及寨顶溶蚀而成之集水洼地(天池),形成以寨(堡)为中心、两江河水为纽带、红岩绿水,赤壁丹霞,峡谷奇洞,古木竹海等丹霞奇观。

〖原创124〗飞天丹霞:一廊山水画中行

      依山而立的石佛寺面朝翠江,背靠赤岩,其石窟造像凿于元至正元年(1341年),距今678年,。在山崖上共造像计两窟。第一窟为群雕像,有造像9尊,窟中主体为四菩萨立像拥簇一尊释迦牟尼坐像,各身高2米以上,上部左右两角为两飞天像,窟门左右各雕一护法神像。第二窟西距第一窟3米,雕女佛主像一尊,高2.5米。七尊佛像大小不一,造型各异,线条细腻,造像逼真,神形各异,栩栩如生,五彩装饰,保存完好。或端坐、或静立、或飞天,右边独立的观音菩萨轻张双臂,神态安详,笑容慈祥,旁边侧立的扛绳拿浆的人经考证就是当年修建寺庙的兄弟俩。寺内摩崖石刻和长江以南第一飞天壁画极为罕见,也是郴州市迄今发现的唯一一处元代佛教摩岩造像。特别是那腾空横飞的小飞天佛,据说全国只有陕西、甘肃、墩煌一带才有此佛像,而在南方出现此遗存实属稀少珍贵。

〖原创124〗飞天丹霞:一廊山水画中行

        石佛寺累经劫难却香火不断,灵验无比,与其流传留下的传说有关。唐朝开元年间,有兄弟俩放排到此,突遇狂风暴雨,他们在惊涛骇浪中搏击时,奋不顾身地打捞一具冲来的木雕菩萨。冲出险境后,兄弟俩将菩萨端端正正摆放,恭恭敬敬祈祷。晚上,兄弟俩一起在跨河石洞中过夜,半夜里却连做三梦,菩萨要他们赶快离洞,兄弟俩赶忙撑排离开。不久,只听一声巨响,岩洞垮塌了。为报答菩萨的救命之恩,兄弟俩拿出所有的积蓄请人修建了石佛寺,并将自己拿浆、拉绳的像也刻在了观音坐前,以示永远皈依。据郴州志记载,光绪年间,乡民募捐重修过一次。但文革时期被毁,现在的石佛寺建于2000年,规模上小于从前。

      翠江是一条纽带,贯穿南北,把整个飞天山景区联系一起。翠江是一幅画卷,描素了丹霞韵味,山清水秀,让鲤鱼戏水、神仙寨等景色跃然纸上。翠江是一本史书,那饱经沧桑的悬棺,承载了景区厚重而神秘的历史,让后人去细细体味和解读。

〖原创124〗飞天丹霞:一廊山水画中行

      大自然鬼斧神工,栩栩如生地造就了飞天山无比灿烂夺目的奇观,这一座座连绵不绝的丹霞巨岩,在这方山水生动演绎着精彩绝伦的篇章和摄人心魄的画卷。随着流传在民间、珍藏在志书典籍中的一个个故事传说被原汁原味挖掘后,一段段承载厚重历史叩开了“朱漆门”,给这方秀丽山水注入了浓厚的人文文化情怀。

      碧绿的郴江翠江千回百转,在天地之间勾勒出了玉带飘舞般神韵流转的优美曲线。走进丹霞盛景飞天山,仿佛置身世外桃源仙境,羽化成仙立地为佛,不忍离去。

〖原创124〗飞天丹霞:一廊山水画中行

      飞天山的壮美秀丽,随处充满禅机,给人以无限遐思,也源于阿娜多姿、神形兼备的“睡美人 (卧佛) ”自然景观而得名。站在聚仙台上远望,一个美女以天为被以地为席,仰卧在大草原上,梳着古典的发饰,挺拔的鼻子,高耸的双乳,平坦而又有一丝起伏的腹部,在山水间构成一幅线条优美的美人沉睡图。传说女娲娘娘捏泥造人后在这里辛劳而憩幻化成山沉睡于此,也有人说这是卧佛。在地质学上,这叫做单面山,睡美人其实是连绵起伏的山,距今可有1.4亿年。同时,更有酷似象征生命之源的圣母岩和阴阳岩,栩栩如生,在大自然面前生动雕刻下无限的生命色彩。

〖原创124〗飞天丹霞:一廊山水画中行

        大气磅礴的“聚仙台”,浪漫温馨的爱情谷、雄浑壮观的铁鼎寨、霸气十足的老虎寨、巍峨宏大的神仙寨、气势逼人的九龙水寨,有“中国丹霞第一洞”“天下第一门”之称的黑坦、穿坦,面积5000平方,天生石桥门高35米,跨度95米,呈拱形,洞口高悬,绝壁临渊,洞中冬暧夏凉,十分幽静,规模之宏大,气势之宏伟,为中国丹霞地貌所罕见,乃为一绝。让人叹为观止的“丹霞之心”、千古之谜的“牛口悬棺”和留下千古神话传奇的石面坦、滴水坦以及点缀其间的一处处峡谷、一个个洞穴、石屋、一处处石门、石桥、石塔,以及大片大片铺垫在丹霞巨石上的茂密草原。鲤鱼寨四周崖壁陡峭,古木苍穹,灌木环绕,秋色丹枫绘出十里画廊,美不胜收。

〖原创124〗飞天丹霞:一廊山水画中行

      飞天悬棺尤为引人瞩目。悬棺因悬在酷似牛口的洞穴之中,故又称为牛口悬棺。距今有1400多年的历史,其来龙去脉传说颇多。穴洞内所葬的,一种说法是英雄石面坦,另一种说法是一位绝色美女,而传流最广的,是说悬葬的唐代和韩愈同朝为官的李思正,当地李姓人家有家谱为证。悬崖峭壁上有5个大小不等的洞穴,洞穴中有木棺两具,保存完整,至今无人敢探,其神秘色彩尤浓,令人惊叹称奇。棺木用质地坚硬的整木雕凿而成,裸露于外,离水面数十丈,悬崖顶上竹木郁郁葱葱,隐约还可以听见鸟儿鸣叫,远远地望去,像一颗镶嵌在丹崖上的璀璨明珠。千年悬棺堪称旷世之谜,为整个湘南地区所罕见。悬棺在我国,像牛口悬棺保存这样完好并如此有观赏性的尚不多见。对于悬棺,至今有许多谜团不为人知,为什么会有悬棺出现,在古时候沉重的棺木是如何运上去的,为什么棺木一直不腐烂等。但对牛口的形成,科学的解释是古河流侵蚀形成的天然凹槽。

〖原创124〗飞天丹霞:一廊山水画中行

        沿着通幽之曲径,有处蓬莱仙境——蓬莱洞,在蓬莱洞的洞壁上,“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手书“赛蓬莱”“昌黎书”几个字,苍劲有力,流传千古。可见千百年前,飞天山早为郴州名胜,江南福地。

        由于地壳运动和水流冲蚀,飞天山有无数的沟沟壑壑;飞天大峡谷全长2000多米,谷中药材、树木颇多,以桂花为盛,是恋人幽会的地方,又名“飞天侠侣”。山坡忽落忽起,状如一把巨大的剪刀,又如雄鹰展开的双翅。是想剪断世间一切烦恼?还是想一飞冲天?剪刀坳的对面,山石沟沟渠渠,这是不是有点像“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景区两千米范围内的石头完整无缝,称“天下第一大石头”。

〖原创124〗飞天丹霞:一廊山水画中行

      沿着石径前行,穿过一片紫竹林,顿觉紫气东来,豁然开朗,眼前是一座建于丹霞山顶的寿佛寺。飞天山被人们称为寿山福地,是因为佛教中的无量寿佛在此悟道成佛。郴州有“九仙二佛”,寿佛就是二佛之一,俗名叫周源山,在佛经中称为无量寿佛,出生于唐朝天宝年间。寿佛自幼敬爱乡里,孝顺父母,长大后游遍神州,修行得道,造福百姓。据史志资料查实,寿佛的真实寿命是148岁,他出生于郴州资兴,在飞天山悟道成仙,因此飞天山自古以来被称为“寿山佛地”。有关寿佛的事迹,全国各地都有流传。释宗慧在佛教界卓尔不群,历代竟有五位皇帝膜拜。宋徽宗加封他为“兹祐寂照妙应普惠大师”,康熙皇帝玄烨亲书“寿世慈荫”扁额,飞天山寿佛寺至今保存着一块宋徽宗手书的“寿佛殿”大理石碑,被奉为镇寺之宝。“寿佛殿”三字为隶书字体,碑体由汉白玉雕刻而成,碑身半镂空雕刻着花鸟虫鱼等吉祥图案。寿佛的称号最初是由咸丰皇帝奕贮敕封他为“保惠无量寿佛”得来,因此寿佛释宗慧享有“西祖阿弥陀,东宗无量寿”之美誉。

〖原创124〗飞天丹霞:一廊山水画中行

      此外,飞天山国家地质公园南部还有个叫喻家寨的景区,又名云秋山和天飞山,古寨临郴江而矗立,寨身四周如刀削成的绝壁,寨顶平坦面积达0.25平方公里。喻家寨在历史上是军事要寨,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留下了许多古代练兵习武的遗址。据史料记载,黄巢起义、清代洪宣娇起义都曾在喻家寨屯兵扎寨,至今还留下清晰可辨的练兵场、旗杆石。

〖原创124〗飞天丹霞:一廊山水画中行

      穿越百里丹霞腹地,山回水绕,绿树丹山,峭壁幽谷。飞天山的摩崖石刻、石佛、千年悬棺、古战场遗迹、长江以南第一飞天壁画等神秘历史典迹、丰富的文化底蕴以及独特的民风异俗,在这山异、水美、石奇、洞幽、风情万种的自然风光里和谐共生,相得益彰。

      一廊山水,百里丹霞,如诗如画,美不胜收。游历完丹霞飞天山水后,内心里莫名地萦绕出20多年前的一首铿锵有力的歌曲:“我耳边深深的叹息,不知江里还是雾里,我眼底点燃的惊异,却是那山崖的挺立。是白云栖息的峭壁,是无数不灭的身躯,是大山收养的民族,是死亡崇高的敬意,一口口闪亮的悬棺,一道道纯真的心迹,一颗颗智慧的头脑,一曲曲绝代的传奇……”

      或许是前世今生的心灵契合,还是与生俱来的约定,这首多年以来深藏于记忆深处的《山魂》,在我将要离开这里的时候,突如其来地冒了出,萦绕于心际,在胸膛里汹涌澎湃,久久未能平息与释怀。这首《山魂》正好契合了我归来之后的情思,是行走丹霞山水后的神来之笔。

〖原创124〗飞天丹霞:一廊山水画中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原创124〗飞天丹霞:一廊山水画中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ltxw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