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好文章哲思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
生活‖你若实在没事做,不如泡茶抄《尚书》

生活‖你若实在没事做,不如泡茶抄《尚书》

作者: 一道 | 来源:发表于2017-06-26 10:00 被阅读697次

四库全书经部总序有云:经禀圣裁,垂行万世。删定之旨,如日中天。

先秦时代,所谓六经,有诗、书、礼、乐、易、《春秋》。秦朝之后,《乐》已亡佚,西汉复兴经学,仅立五经博士。随后,又增加《论语》和《孝经》。唐代将《礼》以一分三(《周礼》《仪礼》《礼记》),《春秋》亦如是(《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后又增加《尔雅》,皆刻石于国子学,于是有十二经之名。宋代又将《孟子》加入,此后十三经风行天下。欲治中国学术者,必自群经始。

目前来看,《尚书》算是华夏政治最早的历史文本著作,哪怕只是一个微小的鳞片。但这鳞片却在漫长岁月的淘洗中,为后辈无数的知识分子散出神圣的温润之光。

这些微光,发自5000年前的素朴时代。

那个时候,人们物质贫乏,人们生存多艰,既没有计算机也没有核磁共振,可是他们却比我们更明白人是什么东西。他们以人立身处世,而不仅仅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工具。

在任何时代里,不管世界如何轰鸣,知识分子作为落寞寡欢的精神空间拓荒者,大概都是人群中的异类。无论他们贫穷或富贵,得志或失意,他们仿佛是长满触手的神奇八爪鱼,四处攀爬。从天上爬到地下,从过去爬到未来,从内心爬到群体,他们的目光所及,大多是红尘满足不了的欲望。

我总觉得,人和动物有许多区别。其中重要的一个,就在于动物们总是活在当下。它们或许能够认识自己的父母,但父母之外,再无祖先。可是,人却一直活在过去,活在现在,也活在未来。

我们对过去的一切充满好奇,寻根意识无比强烈,哪怕祖先留下的一颗牙齿,一个垃圾堆,我们都视若珍宝,细细检视。你可知道,有多少人一辈子钻进书堆,只为了弄懂几句文法,辨出几个古字?又有多少人,把青春奉献给那些古老的已经无人倾听的歌谣......想一想,很多人或许觉得不值当,理由是我们要放眼未来,不能老盯着过去死死不放。可是,我很想问一句,你所谓的未来在哪里啊?你看得清自己的未来么?在你手中?抑或是在放肆的梦里?

是的,祖先的过去已经支离破碎,肉体已经腐烂成灰。可是,我们辉煌的现在正是在这废墟上得以构建。有朝一日,如果那个地基被细菌,被虫豸动摇,我们所渴望的未来之塔也会有倾覆的危险。

也许世上极少有什么东西能够逃脱时间的追杀,文字、石头、骨骼和牙齿,便是幸运的几个,尽管令人难以消化。这些东西,封存着祖先的秘密,如同石头中的璞玉。所以,不要管多少人用怎样的眼光看你,如果你想触摸它们,除了带上黑夜中前行的胆量,还要有一口好的牙齿,不惧孤独的心脏。

在当下这个流行速度与激情的年代,《尚书》这古老的调子,或许还不如一首蹩脚的歌。对于自溺于欲望和浅薄的人来说,伟大并不构成膜拜的理由。他们需要鲜活水嫩的肉体,想要闻到荷尔蒙的味道。但《尚书》不但没有裸露,反而把自己包裹的严严实实,遭到冷落实在不足为奇。

真正奇怪的是,并不是所有人都对当下一腔满意,康衢鼓腹,点缀太平。他们的神经比较特别,他们的眼光比较挑剔。他们对投怀送抱不屑一顾,而是希望用战士的激情和嘶鸣的战马和世俗划开距离。你可以称他们是堂吉诃德,也可以骂他们是傻逼。然而,无论你是赞扬抑或谩骂,都无法浇灭他们对过去的挚爱。

比如德国历史宗师兰克在《世界历史的秘密》中公然表示:我确信我是为研究而生的,虽然我不能肯定我是为历史研究而生,但一旦我从事历史研究,我将一生都不会放弃。

在我看来,兰克这种人就是一种敢于亮剑的战士。

我也是妄图做个战士的人,即便没有盔甲,没有刀剑,但我尚有一颗牺牲之心。这颗心,现在走到了《尚书》的旁边。胜利或者失败,都无所谓,至少我为它战斗过,不求意义的战斗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清月照天心:我也是妄图做个战士的人,即便没有盔甲,没有刀剑,但我尚有一颗牺牲之心。这颗心,现在走到了《尚书》的旁边。胜利或者失败,都无所谓,至少我为它战斗过,不求意义的战斗过。

    感动!同仁,共勉!我们一起努力,为这个世界添一份光亮!🌷🌷🌷💛💛💛
  • 哈路AI:不错,不错⊙▽⊙
  • 邵希夷:尚书难读。
    因为大多数文字都不是后代的意思。
    虽然满纸汉字,其实和一本外文书差不多。
    邵希夷: @一道 我在读两本《尚书》。一本是中华三全本,王世舜注的,比较通俗;另一本是上古的,曾运乾注本,虽是近人,注解还是偏古奥。

    当然真正权威的注本还是清人的,限于水平,望而怯步了。

    能遇到兄台这样的经学同道,还是欣慰啊。
    一道:@邵希夷 之前短暂翻过顾颉刚四大本的尚书考辩,看了一点放弃了,太让人崩溃
    一道:@邵希夷 是的,看从那个角度吧,如果以训诂句读的方法,那确实很难弄。一个字可能都能引出几万字的辨析,印象里墨子一书中提到《书》34次,跟今本尚书符的不到一半,很多篇目和字句现在都没有。我只是从历史角度看,选的是屈万里的《尚书今本译注》,不求深刻,大题了解。更多的是抄书当字帖来用:smile:
  • 水底石:回头读读
  • fda340841d4b:还是抄心经吧。。。。我以为我是神经病。。
    一道:@冰凉的玛丽阿 神经病抄经,效果岂不是更好:smile:
  • 花样棉花:来支持啦
  • 传说中的超超:虽然没读过这书,看李兄这篇还是过瘾的:sunglasses:
  • 凌谷:我也好讀尚書
    一道:@凌谷 :+1:,我只是偶尔拿出来抄上一段
  • 车明静:以为是佛经
    车明静:@小明静静 宁可信其有 不可信其无
    一道:@小明静静 师妹信佛?我不信:smile:
  • Lxsh:就喜欢这股牛劲!!!
    一道:@元宿周期表 早上看了你写的那个书评,感慨很多诗意都已被我们遗忘,就无端感慨下,哪怕看不懂的时候,也可以抄抄那些古老的歌
    元宿周期表:@一道 我看懂了。是宏图吗
    一道:@Lxsh 上午忙些广告,感谢阁下慷慨的泰山赞赏,之前参加征文的奖金也就你的这包泰山吧:pray:
  • 恺然:未曾读过。
    恺然: @一道 感觉像考古😀
    一道:@恺然 先当字帖抄,抄的时候泡壶温润馨香的红茶,钢笔一支,白纸一打,20倍放大镜一个,一个小时抄一段,放大了看。:stuck_out_tongue_winking_eye:

本文标题:生活‖你若实在没事做,不如泡茶抄《尚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nudc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