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讲求“中庸之道”,所以任何事情都不要做得太完美,不然就会显得很突兀。
职场更是如此,大家都追求的是“差不多”,若有一个人突然冒出不和谐的声音非要把事情做得极致,那个人绝对中了“头彩”,成功地引起了领导和同事们的关注。
杨雨令就是不懂得“中庸之道”职场潜规则的人,也许是因为她从名校毕业,承袭了在大学期间刻苦钻研的精神吧!
刚进入职场,她非常听话,领导交代什么事情,都不敢怠慢,尽最大努力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
刚开始,领导对这小姑娘踏实肯干挺满意,就开始交代她去做更多的任务,尤其是特别棘手、其他人觉得头疼的事情。在许多人看来,新人嘛,就是该给她多点机会锻炼,就该多派些任务,毕竟年轻,精力旺盛!
虽然,当领导给她一些难啃的硬骨头时,雨令也会在做事的过程中受挫,对自己的做事能力产生怀疑,但她锲而不舍,追着同事们问东问西,一定要尽最大努力把那件事完成。
起初,同事们还有些耐心回答,但杨雨令问得次数过多了,大家就开始各种回避。职场可不是学校,别人都想把自己的事情早点做完,赶紧下班去过自己的生活,谁都不愿意加班加点。
尽管如此,杨雨令还是坚持把那些难搞的任务咬着牙做完了,领导对这个初出茅庐的小丫头有些刮目相看。
这可好,有几个老同事开始对杨雨令冷嘲热讽、挑剔不已。杨雨令是和她们一个组的,好多事情要和她们配合才能完成。
杨雨令是新人的缘故,对老同事的态度都毕恭毕敬的,从来不愿意和她们发生争执。
杨雨令是文案编辑,需要找老同事们索要素材、设计图片,她发现合作越来越难。
同事A不客气地说:“度娘的素材多了去了,你自己不会去找吗?我给你的材料,也是从百度找的。”
同事B不耐烦地说:“你那么能干,自己去试试设计图片,PS的教程网上一箩筐,你回家去学学呗!”
一般,老同事和老同事一起吃饭,新人自然就只能跟新人抱团取暖了,可是杨雨令是部门唯一的新人,她感到自己特别地孤独。
偶尔,大家在办公室里闲聊,杨雨令发现她和同事们处在不同的世界,她刚毕业没什么积蓄,自然不会到处吃喝玩乐,而同事们都说在说哪个牌子的衣服好看、又去了哪个地方旅行,她都只有听的份。
同事们见她不怎么开口,就故作关心地告诉她,以后不要老是只知道工作,连生活也不要了,现在为了工作连男朋友都没有多亏什么的。她们的“好言相劝”更是让杨雨令心里难受。
下属的功劳就是领导的功劳
一次,集团的大老板召聚了全公司的人开会,让各自部门汇报工作情况及工作心得。
杨雨令部门的领导神采奕奕地在台上发表着讲话,向大家炫耀着关于宣传部的成长。她表示,宣传部开拓了好几条新的宣传渠道,都是她一一谈判拿下的,宣传的业绩显示出销售量的提升跟广告的宣传联系紧密,销售部的领导在底下频频点头支持她的说法。
杨雨令心里发冷,明明是她从网上搜罗了许多媒体平台的联系方式,一个个地打电话沟通,费劲了口舌才找到几个广告资源。她还主动申请开通了多个自媒体平台,比如豆瓣、知乎、天涯、快手等各种平台。
无疑,她是自己给自己挖坑,因着同事的不配合和自己的加压,常常忙到夜里的两三点,能够早睡都是一种奢侈。
谁都希望自己的努力能够被看见,领导不仅矢口不提杨雨令的任何努力,还将她的功劳算在自己头上,让杨雨令对视作自己职场导师的潘主任大跌眼镜。
杨雨令眼里噙着泪花,部门领导回到座位上时,特意拍了拍杨雨令的肩膀,给她使了个眼色。
会议结束后,领导把杨雨令单独叫到自己的办公室里找她谈话。
杨雨令忐忑不安地来到领导办公室门前,心想是不是领导看到了自己的眼圈红了,才找自己聊一聊的。
“潘主任,我可以进来吗?”杨雨令怯生生地问。
“进来!”潘主任淡淡地说着。
潘主任指了指对面的椅子,面带微笑地说着:“坐吧!你不要太紧张,我就是想和你随意聊一聊。”
估计是杨雨令的表情太过僵硬,让潘主任看出了她的不自在。
“是这样的,我发现还是可塑之才!不过呢,就是和人相处貌似有些问题。我呀,看你是名牌大学毕业的,本来是想把你培养成一个管理者,文化部现在就你一个人,以后我还会扩招,打算让你来担任组长呢。但是我觉得你还有好长的路要走啊!”潘主任扶了扶眼睛,眼里写满了真诚。
“嗯嗯,我也是这么觉得。”杨雨令毕竟是才毕业的学生,听老师的话听惯了,把潘主任当成自己在职场上的老师,觉得她讲的的确有道理,和老同事毕竟相处得不愉快。
潘主任的真诚让杨雨令心里不再那么在意刚才她拿自己的劳动成果邀功的事情了,她觉得职场路上要是没有潘主任的指点也不会成长那么快。
“你是个非常不让人操心的好员工,我作为领导很欣赏你,但领导的赏识不代表可以不和同事不搞好关系啊!”潘主任见她听进去了,语气就稍微加重了一些,希望她更加重视这个问题。
杨雨令紧张地问:“领导,我有哪里得罪了同事们吗?要是这样,我向他们道歉,毕竟我才出校园,有很多事情还不太懂。”
“你自己留心观察就行,得罪人没有都要自己去琢磨的,不能靠着我告诉你呀!对不对?职场不是学校,你要靠自己呢!也没有几个领导愿意向我这样苦口婆心地跟你说这么多的。好啦,大家都知道你刚来不久,都还是挺包容你的。只要平时注意自己的言行就好,也不必过于在意如何和同事搞好关系,文字编辑重要的还是做事情。你忙去吧!有什么事情,你要是实在做不了可以跟我说,懂吗?”潘主任温和地说道。
杨雨令听完后,心中流淌着一股暖意,被孤立的她特别感恩潘主任的关心,要不是潘主任,估计她也待不下去了。
杨雨令点点头,铿锵有力地说:“好的,潘主任我不会让你失望的。”
潘主任点了点头,微微地笑着:“我相信你,去忙吧!”
回到座位上,老同事们好奇地探过头来,此时的她们都显得特别热情,关切地问她潘主任和她谈了些什么。
杨雨令说是自己的事情,跟其他人无关,其他人见她不愿意多说,就没有继续追问了。有彼此闲聊了起来。
被孤立到底是谁的错?
几个老同事非常会巴结潘主任,常常给潘主任送些小礼物,或者主动帮助潘主任买饭。
杨雨令见她们几个有时候会凑在潘主任的办公室里跟潘主任闲聊。杨雨令没有多想,她的事情堆成了山,做都做不完,哪里有时间关系同事们到底聚集在潘主任办公室聊些什么。她理所当然地认为,老同事和潘主任认识的时间更长,自然会更熟络,这再正常不过了。
后来,她偶尔去洗手间路过了潘主任的办公室,听见里面传来一个声音,充满讽刺地说:“‘哎呀,刘姐,你能帮我弄一张这样的图片吗?’那张图片,我侄子都会P,一个名校毕业生出了会读书,啥也不会。读书读傻了。”
“你们还是悠着点,给杨雨令点面子,小姑娘好歹也是够努力了。我让你们打压她,也不能太过分。不能缺少一个廉价的干活能手啊!”潘主任淡定自若地说。
杨雨令顿时石化了,整个人僵住了。
“能干吗?还不是潘主任你耐心啊!她的稿子你一遍遍地审核,漏洞百出。她有几次,还在那里掉眼泪呢!”刘姐不客气地戳穿了雨令脆弱的心。
杨雨令的眼泪如决堤般涌了出来,她不顾一切地跑到卫生间里开始啜泣。哭完过后,她努力用冷水拍打着眼睛,才让红肿的眼睛消了点。
她回到座位,同事们见她眼睛红红的,便假意关心她发生了什么,杨雨令撒谎说家里有事情令她心情有些低落,叫同事们不要担心。
同事们各种递纸巾、送零食,但是杨雨令已经不会再相信她们了。
行走职场,不要较真
不久后,潘主任被调去了其他部门,暂时由销售部的领导兼任宣传部的领导。
销售部的董经理雷厉风行,将大家召聚在一起开了个短会,告诉大家的业绩目标,若是不完成就要扣绩效奖金。
杨雨令胆怯地举起了手,发言道:“董经理,潘主任之前告诉我文化部会扩招的。”
“她没有把这个事情告诉我,你希望扩招吗?说下你的理由。”董经理追求万事必须有个合理的解释。
“我……最近工作量太大,很大压力,怕影响工作质量。”杨雨令慌张地一口气说完了。
“你们部门其实人手是够用的,你看看如何与其他人配合吧!你一人扛肯定扛不住,你可以让部门其他同事帮助你啊!”董经理毕竟是销售部的大佬,兼任宣传部的领导估计是权宜之计,他也不想扩招给自己添麻烦,管理更多人会更累。
杨雨令沮丧地点了点头,心中盘算着还是否要继续干下去。
会议结束后,几个老同事凑了过来,告诉杨雨令不该那么问,职场变动很正常,如果没有正式的文件下达,任何事情都不能太较真。
潘主任被调走是有原因的,她善于打通人际关系,去了最顺分顺水的部门。老同事们心里都清楚,潘主任是没什么真才是干的,但是管理者只要会用人就够了,毕竟管理者就是管人的。
她们也知道潘主任故意刁难杨雨令,让她一遍遍地修改,弄得她筋疲力竭。
部门大变动后,杨雨令感到更加混乱了,事情多不说,审核文章的人变成了设计师刘姐。
刘姐比潘主任更苛刻,杨雨令感到喘不过气,觉得实在干不下去了。
她提交了辞呈,几个老同事劝她好好考虑下,再决定辞职也不迟的,大家都很看好她,对她要求严苛是为了她好,都说“严师出高徒”。
杨雨令还是坚持要辞职,提交辞职信一个月后才能离职。
但是,不到一个星期,公司就招了一个新人顶替杨雨令,那个人不是什么名校毕业生,也不追求什么事情都做到完美的境地,大家对那个人的态度比杨雨令好很多。
慢慢在职场爬模滚打了多年后,杨雨令终于悟出了一个道理:无论是领导还是同事,都不喜欢太较真、太追求完美的人,因为这样的人会让其他人感到自己的无能,或者说,感到自己的地位岌岌可危。
平庸点,没什么不好,至少你不会得罪人,而中国自古以来都比西方讲究人情,搞懂了人情,才好办事。事情做得再好,不如会搞人际关系的人……
网友评论
去了最顺风顺水的部门。
读完觉得很真实也很无奈。但无论如何,坚持原则是必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