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 话风俗

作者: 春兰葳蕤 | 来源:发表于2022-06-03 09:22 被阅读0次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一度一春秋,一岁一芳华,景长天气好,竟日和且清。轻轻开启盛夏之门,山川秀颖,草木蓊郁,悠悠艾香里我们又迎来了端午节日。

端午节,是我国传统四大节日之一,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五节,天中节,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是首批入选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节日。

五月五,赛龙舟,一路欢歌一路情。

汨罗江畔,远山叠翠。江水澄清,波光粼粼。龙舟竞渡,锣鼓喧天。江上舟摇,心底情绕。祈求福佑,风调雨顺。

远古洪荒,生命浩瀚,爱国诗人屈原仿佛携《离骚》迎面走来,“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何等高尚的胸怀?“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何等坚韧的意志?

史料记载,公元前278年农历的五月初五,楚国大夫屈原面临亡国痛创,悲愤交加之下,毅然投江,以身殉国。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引舟竞渡前去凭吊,并将竹筒贮米投入汨罗江中,以免鱼虾蚕食他的身体。

后来史料记载屈原曾托梦于人,说人们祭祀的东西,都被江中的蛟龙偷去了。于是,人们怕米团为蛟龙所食,便以箬叶包饭,外缠丝线,世代相传下逐渐发展为端午节的粽子。

一粽一寻念,一叶一始端。芦苇葳蕤,苇叶青绿。粽米两色,黄白分明,金黄柔媚,洁白如玉。粽叶包裹,马蔺缠绕,文火慢煮,粽味飘荡。温润可口,齿唇留香。家人团聚,共饮雄黄。健骨消滞,醒脑通窍。

挂艾叶、菖蒲也是端午节的习俗之一。在端午节,家家都以菖蒲作剑,插于门楣,有驱魔祛鬼之神效。也有人将艾叶悬于堂中,或剪为虎形争相佩戴,以僻邪驱瘴。

端午节佩戴香包也有着一段悠久的历史。香包有用五色丝线缠成的,也有用碎布缝制的,颜色鲜艳,制作精良,也有用五色丝线,做的五彩绳缠在小孩子的手腿上,可以僻邪,到了下雨天剪下放到水里变成蛇游走了。这些风俗成为端午节民俗文化下的标志产物。

记忆中儿时的端午节,在乡情浓厚的村子里度过。那里没有高楼大厦,也没有车水马龙。家家户户敞开门,炊烟袅袅饭菜香,小伙伴们走家串户,你尝我的糯米粽,我吃你的咸鸭蛋,比一比谁的五彩绳好看,闻一闻谁的艾草囊最香。

在屈原故里的秭归流传着这样的《粽子歌》:“有棱有角,有心有肝。一身洁白,半世熬煎。”

若人人都能如此,世间就会处处飘满甜香,日日如同过节,得福,安康。

相关文章

  • 端午节 话风俗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一度一春秋,一岁一芳华,景长天气好,竟日和且清。轻轻开启盛夏之门,山川秀颖,草木蓊郁,悠悠...

  • 端午节的风俗

    水好 小时候常听长辈们说五月水好,能做“酵子”(农村蒸馒头用来发酵的),所以记忆中奶奶和妈妈以及邻居们,都会在这天...

  • 端午节的风俗

    春节已经过去很久了,但是我还是非常怀念那天吃的鸡呀,鸭呀,鱼呀,肉啊,也是非常的好吃。 ...

  • 端午节

    端午节是全国的传统节日,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风情风俗,在我们这里,一直传承着折柳辟邪的风俗,端午节的早晨,天微微亮,...

  • 端午节的炒鸡蛋与煮鸡蛋 ——家乡风俗志之二(随笔)

    端午节的炒鸡蛋与煮鸡蛋 ——家乡风俗志之二 ...

  • 彪悍猫的粽子情结

    端午节在每年的五月初五,有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插艾草、配香囊的风俗。 而这些端午节风俗里,作为吃货的我,最...

  • 端午节的由来

    端午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吃粽子是端午节的风俗。但你知道端午节是怎样来的吗?你又知道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吗?...

  • 端午节的由来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吃粽子是端午节的风俗。但你知道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吗?你又知道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吗?那...

  • 端午节家乡独特风俗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文化节日端午节。它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

  • 端午节的风俗传说

    端午节到了,妈妈早早准备下贴鸡鸡,黄老虎,绿青蛙。最重要得是孩子们垂涎欲滴早就盼望的酸浆黄米凉糕。在耕种的春天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端午节 话风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ogcm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