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本名王云,字伯安,号阳明,浙江余姚人。
王阳明被称为千古第一完人,他是一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军事家、教育家。王阳明一生最大的成就还是在于心学,引领了一股思想潮流,不管是对当时社会还是现今社会,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有着巨大的影响。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是他最后的临终遗言,朝闻道,夕死可矣。阳明的一生,光明的一生,留给了我们一生的传习。阳明的一生用他的弟子钱德洪之总结来说分为前三变后三变,前三变为学之变,后三变为教之变。
摘自《王阳明全集》前三变之第一变——泛滥辞章
王阳明文章写的很美,像《瘗旅文》感情真切如临其境。十一岁时的他与爷爷出游时就写下“山高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若人有眼大如天,还见山高月更阔”这样心胸广阔大格局的诗句。可见阳明从小就很聪慧,很有天赋,很有雄心。不过在后期王阳明的文章越来越归于朴实,在于真诚的传递思想,不多加点缀让人迷惑。
阳明十七岁成婚,婚后回老家的路上拜访了大儒娄亮,遵照朱熹的格物致知之说“穷究事物道理,致使知性通达至极”,开始穷理工夫,一头扎进了世俗词章之学。
期间也闹出了与朋友一起格竹子而晕倒的尴尬事情。朱熹的格物致知在当时来说可谓独领风骚,但是却并没有多少人真正去格物,阳明格竹,虽似闹剧,却也恰恰反应了他对于实践的重视,敢于尝试,也正是有这份不屈不挠的求知欲望才能成就他。
格物致知,非旦没格出道理,反倒格出了病,成圣之路迎来了十字路口。
前三变之第二变——出入佛老
二十七岁那年,王阳明感慨“辞章艺能,不足以通志道”,他发现事物之理与人的本心,分为二,打不成一片。恰逢道士谈养生,便动了入山修道的念头,留心仙道,探究佛学。
不得不说王阳明是很有慧根的,据说在修道时已有所得,一日在洞中修行,已能预知友人来访。
但最终因思念家中祖母与父亲(阳明的母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离世了),认为修佛如此却坏了此种人伦,修它作甚。也至此明白了佛与儒的区别。
佛教主张无分别,人和人,人和动物都没有分别,众生平等,对待一切都有平等的仁心,是为“同体”。这有点像是墨家的兼爱非攻,孟子有言: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
儒家虽然也主张“同体”,但儒家在“同体”中还有个“薄厚”。“薄厚”也就是对亲人比对旁人好,对人比对动物好,对动物比对植物好。就像大学里说的: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和佛教独尊“同体”不同,儒家兼顾“同体”与“薄厚”。
悟得佛老之非,阳明的人生也到了三岔路口,圣学在向阳明招手。
前三变之第三变——龙场悟道
大太监刘瑾是个奸臣,但对于王阳明也算是一个贵人,没有得罪刘瑾被贬贵州,可能也就没有那场悟道,也就没有如今的心学了。
面对毒瘴、野兽,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每天都与死神在做着斗争(王阳明自小身体就不太好)。就是在龙场如此恶劣的环境下,王阳明每夜静坐冥想,终于在1508年,忽而大喜道:“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求之理于事物者,误也”,这就是著名的龙场悟道。
悟道时主要提出的核心思想在于心即理也,是为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吾性自足,不假外求。这也是心学与理学的区别。
理学中的“理”就是宇宙天理,原理法则。理学的代表为朱熹,主要思想在于于万事万物中穷理,通过万事万物的理以最终融会贯通至于天理。这种求理方式在于外求,另外还得就万事万物中格出能为己用的理,要求甚高。
心学并不是仅仅心的学问,心学是包含了理学,是为心与理一,最终追求的还是至于天理。心学的方法在于从自己的内心去格,因为我们每个人的心的流行也是合乎天理的,把心格到极致以至于天理。这是一条向内求索的道路。
心即理,也就是说人人心的流行发用都在天理之中,只是有些人的发用受到了私欲的遮蔽,所以我们修行的方向就是存天理,去人欲。就像太阳在天上一样,把乌云去除了,自然就光明了,又何须再去寻一盏灯。
龙场悟道后的阳明似开挂一样,传播学问,广收弟子,剿匪贼,平叛乱,建不世之功,立千秋基业。这与他悟道后思想不断的质变精进也脱不开关系。
后三变之第一变——知行合一
龙场悟道后,王阳明的弟子也开始陆陆续续增多,很多人前来求教,此时王阳明提出了知行合一理念。何谓知行合一呢?当从四个方面去理解。
一,知行本体。
如好好色,如恶恶臭。看到美色(并非指现代女色之意)是知,喜欢美色就是行,这是一种自然的反应,并非在看到后又专门再起个念头去好。这种自然的如好好色的反应就是知行本体互相联系,并无私欲阻隔。
二,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
真知相对于假知,举个例子像很多人觉得自己是知道读书对自己有用的,但是这个知是真知还是假知呢?当看行为。虽说读书有用,但不去行,就是假知。如说读书有用,确实也每天用功去读,就是真知。一念真知就会行,如果不能行那就多问问自己是真的意识到了吗?
三,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这是就知行的具体运行而言,从动态上解释了知和行的互相关联互相包容的特性。意识属于知,一个行为中包含了意识的发起,也就是行为的开始阶段。另外同理,行为是意识发起后的具体实践结果,也就是知的终点。所以互相包容,也就是知行合一。
四,知是行之主意,行是知之功夫
打个比方,一辆电瓶车没电了,首先你得知道怎么给车充电,你才能去给车充电。但是如果你虽然知道怎么充电,你还得去具体按照步骤去实践下功夫才行,如果只是明白却不去用功也是一种假知。所以说知是主意,行是功夫。主意当与功夫结合,方是正道。
但如果仅以知行合一教人,似乎存在某些问题。例如一个人喜欢喝酒,是为知,那他就天天去喝酒喝到烂醉,是为行。如果这对知行合一的话,难免就有些误导了他人。所以思想还得精进,以更好的去教化世人。
后三变之第二变——静坐澄心
由于王阳明是在龙场静坐中悟道的,所以早期的王阳明比较提倡静坐。即静坐以清除内心杂念,在静中分辨“真我”(本心真体——天理)和“假我”(习气私欲——人欲)。
让人在静坐中体悟天理与人欲,以让人存天理去人欲。
这种方法对于初学者来说似乎很有用,很容易找到静的那种感觉。但是此方法有点类似修佛,王阳明担心学者会沉迷于这种静中而流入苦禅。故教人方法还得改进。
后三变之第三变——致良知
从平定宁王叛乱后,王阳明晚年以“致良知”为讲学宗旨。
理解致良知前,先看看王阳明对于格物的解释。格即为正,物即为万事万物。也就是在万事万物中时刻正自己的念头。
致良知,致就是至,就是推广扩充。良知取自于孟子的“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不虑而知者,也就是那知善知恶,是是非非的本我真体,也就是天理。致良知也就是将天理扩充到底。
还有一种理解,致就是体认,就是诚,良知是那人所不知己所独知的本心。致良知就是体认我们的本心,去诚那本心。也就是《中庸》里所说的“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戒慎恐惧就是致的功夫,良知就是那个独,己所独知的本心。
当然,除了这些,还有著名的天泉证道,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心之本体是无善无恶,人之所以会有善恶之分在于人欲意念所发,意念所发的善恶之分良知是知道的,良知发现善恶意念够存善去恶。四句教也是对于致良知的一种更深的解释。
纵观阳明一生,那是辉煌的一生,光明的一生。吾侪当立志,勤学,改过,责善,向阳明学习,让世间多一些圣贤之士。
【王阳明先生的小弟子,愿圣学昌明,人人都能拥有一颗幸福的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