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心学——四句教

作者: 袁亦轩 | 来源:发表于2021-09-28 12:05 被阅读0次

    四句教是指王阳明晚年用来表述自己思想精华的四句话,即“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嘉靖六年(1527)王阳明奉命将出征广西,他的学生钱德洪(字洪甫,号绪山)与王畿(字汝中,号龙溪)对如何理解四句教产生了分歧,于是有了著名了“天泉证道”。在这之后到王阳明离世,一年多的时间里,王阳明对于四句教没有做更深一步的解释,为心学留下了一段遗憾,也导致后代心学出现了支离。那么对于王阳明的四句教我们该去如何理解并运用到我们己身呢?

    无善无恶心之体。四句教中第一句话,很多人会因为这句话把阳明心学说成是禅宗,因为六祖慧能也说过“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虽然王阳明与慧能都是从心之本体上来说,但是还是有所区别的。

    王阳明所言的善恶并非仅仅是我们所说的好与坏,儒家所谓的至善是中庸,恶是过与不及。中庸之道是完全的合乎天理规则去运转流行,就像是火车的运行轨道一般,偏离了这个轨道便是恶,偏离的少带来的后果则轻,偏离的多带来的后果则重。儒家的善恶是有准则的,根据这个准则就会有薄厚、本末,好比大自然在不同的时期会对不同的物种有所照顾,造就了不同时期的霸主。但是禅宗的善恶更偏向于好于坏,让人无限的善,以至于人,动物,草木,万物都是平等的,并无差别,薄厚之分。

    无善无恶心之体,是就心之本体上来说,重点在于“无恶”上。我们每个人心的本体都在天理规则运行的轨道上,并没有什么偏离,这里的“无善”更多的作用是押韵陪衬,心之本体无恶无善,也就是孟子说的“性本善”。所以此句并非我们规规理解的心的本体是不分好坏的,这也可能是很多人觉得王阳明脱离了儒家的原因。

    有善有恶意之动。第二句说得浅显一点就是,我们的善恶都是由意念——也就是思维方式而来,思维方式决定了是好是坏。好比草,它们只是中性的,没有任何的善恶,如果草生长在花园之中,我们会觉得它影响了美观,觉得它是恶的;如果草生长在足球场上,我们就会觉得它是善的。所以这个善与恶的分别,是我们的意念加诸于草身上的。

    另外像我们在工作中,很多人会觉得很累很烦躁,但是工作只是一件事,本身是没有善恶之分的。有些人会因为诸如怕犯错,怕丢脸,怕承担责任等等,自己给自己压力,从而产生了烦躁的情绪;有些人反而会觉得工作是成长的机会,可以锻造自我,可以为社会做出贡献,从而越做越有精神。所以善恶的区别并不在事物上,而在于我们的思维方式。

    知善知恶是良知。良知的出处是孟子,“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良知是我们每个人天生就有的,说得通俗一点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良心。现今当我们做了恶事的时候,有人会说:你的良心不会痛吗?这个良心会痛,就是良知的作用。意念所发的善与恶,我们的良知是知道的,它是会痛的,但是很多人对于这种痛,又会用私欲做成的创口贴把它蒙蔽。

    人人皆由良知,哪怕是山贼强盗你要是骂他强盗他也会不开心,你要是去抢他的东西他也会生气,这些都是良知告诉他的。一念所发,只有我们自己最清楚自己的起念是为了什么,勇敢的面对自我,面对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当良知告诉我们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后,我们就该坚定的为善去恶了。

    对于善的思维,我们要把这种思维转换成行动,坚定笃实的去做,不要仅仅只是停留脑海中,这就是为善。

    对于恶的思维,我们要把这种思维根除,不要觉得这种思维还没转换成行动,就觉得无所谓,要想去除病根一样,在病还未发之时就把它格除掉,这就是去恶。

    为善去恶也就格物的方式,在面对万事万物的时候,不断地存养天理去除人欲,以至于达道。

    四句教是一个整体的过程,我们上学时所学的牛顿力学来举个例子。

    我们每个人就好比是一个小球,在没有摩擦没有外力的因素下,我们会遵循着匀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一直运动下去,这就是“无善无恶心之体”。意念所动就像是一股力,他会让我们改变这种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使我们偏离这种规律,这就是“有善有恶意之动”。当我们的运动状态改变的时候,我们的良知就会通过各种运算方式知道了,这就是“知善知恶是良知”。当我们清楚自己的运动状态改变了之后,我们就需要给自己加一股力来让自己回归到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中来,这就是“为善去恶是格物”。

    四句教是从本体到发用到效验的一个完整说明,包含了很多的人生哲理,我们须勿忘勿助,不断地去知、去行。让我们不断地修行,成长自我,从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王阳明先生的小弟子,愿圣学昌明,人人都能拥有一颗幸福的心】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阳明心学——四句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kxkn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