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皆有所不同,列书单也会陷入自以为是的困境之中,自己以为列了很多好书,对人有帮助,其实是很滑稽的。
我向来瞧不起书单之流,平日里也只有对一个人非常熟悉了才会妄自推荐书籍,寻常里谁找我推荐本书,我都说的是读书无用。
既然题主想看,那便授人以渔吧。
一本书是否适合自己,很多时候可以在五分钟之内明白。
若是文学的,故事的,稍微翻看一下,觉得文笔能看下去,故事还算有意思,就算是值得一看。至于是否真的好,那不重要,看得多了自然能分出好坏,不必拘泥于书的品质。必要的,还是先开始看。
若是实用的,应用的,翻翻前言,看看目录,仔细看完这两,要是还有兴趣,就逮着目录里最喜欢的内容翻一翻,看看写得是否清晰明白,要是都通过了,这本书也大都值得一看。至于是否正确,是否有所谬误,那是偏执狂才考虑的,喜欢上了,多读一些,景象自然会明了起来,这样看书才通畅。
那外国的故事,有名的都可以翻翻,看得下去就看,读书也求个缘分,对的上眼已是极大的快乐,为什么不继续下去呢?一个故事也耽误不了多久,坏不了事。
这些我想已经足够让你充满底气地翻开书页了,其他的也不必说,多看看,就明白了。
世上可没有好书坏书,能翻下去,就是缘分。
开卷有益。
看得多了,再来问问,这书孰优孰劣,自然迷雾顿开,柳暗花明。
寻了本什么书,就一定是顶天的好,比如什么人给你推荐了古籍,说《三国演义》便是次等的,《三国志》才是正史,那是把书读到泥里,模仿鸵鸟去了。要有人给你推荐了什么学术专著,那必然是来显摆的,一个十八女子能看什么专著?无稽。
别被权威蒙蔽了双眼,你正年轻,正有时间,犯点错,看点‘不好不对’的书,也没什么错。自己喜欢,看得快乐,才是要紧的。
要知道,在黑夜里打灯笼,周围微弱的光亮是会被最亮灯笼光所遮蔽的。
而宝石的光亮啊,是最微弱的,却能给黑夜中迷茫的人,最大的宽慰。
--------------------------------------------------------------------------------
一个人的谈吐和修养啊,是永远不会有什么立竿见影,看了就明白事理,谈吐非凡的书,过去没有,现在没有,未来若是有了,定是骗你钱财的。
书读得再多,若是环境不对,满脑子的道理融不进去,那也是白搭。
看了一百本,一千本书,其意也不会自现,真正的修养和谈吐,在父母晨起的梳理,长辈平日的谦让中。这人间的味道啊,可全在一张张脸上呢。
比起读什么书,正当敏感年纪的你更应该去体验这个世界,看路人争吵,花草挺立,这些道理现象,就在阳光下,不难读,不难想,仅仅留心一下就能知道。
很多时候,总觉得书里的东西总是那么神奇,那么精辟啊。教材里的文人烈士,似乎永远也不会在身边出现。那想要经历的传奇与冒险,是不属于我们的人生的。
其实我们的身边,有着无数的英雄。
小时不喜欢出去,有一日被骂得厉害,不情愿地出去闲逛,结果遇到一个胸口上挂满了勋章的老人,原来我们这个小地方还有一个抗日英雄。真是没想到。他会是个和《闻香识女人》里那个老人一个脾性吗?真不知道,却很期待。
看什么书呢?不必要,你正当学习的时候,该看的,是教材,是习题集。
能升上一个好大学,有一帮朋友,几位老师,那时你需要看什么,你会更明白。
每一个人都是一本无穷无尽的书,看你如何去翻看,去体会。
若是在此处我给你推荐了几本书,却与你的生活不符,明明是个豪爽的女子,看了阴柔的书变得优柔寡断,明明是个敏感的人,我却推荐让你广泛交游的书。
这已经不是为善了,这是害人。明明不知情况,还瞎显摆自己。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想看课外书的时候,略微看看,不带目的的。时间不够,就看看杂志,看看短篇小说散文杂文,高中的选读课本编的挺好的。想放松了,看看芒果台,看看纪录片,都可以,这些没有高下。
凡事求个本心,按自己性子来,不后悔,不走捷径。
一生平安,一世安稳。
那更好的自己,定会在未来等你。
——————————————————————————————————————
要是读得开心,请点一下喜欢。
要是想看到更多这样的文章,就点一下关注啦。
想要转载的同学只需注明作者以及出处,并且将转载网址发给我就行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