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学术国学道学•国学•养生
天长地久——大千老师讲道德经节选(10)

天长地久——大千老师讲道德经节选(10)

作者: a1856b7e2377 | 来源:发表于2017-06-27 09:42 被阅读94次

道德经   第七章

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

这个又说了一个所谓的悖论,佛教也讲这个,道教也讲这个。只有无私才能成其私,只有忘生才能存生,只有不要才能得到。

天地为什么能久啊?因为它不想久,它不在乎久不久,所以它才能久。

前面咱们讲过这个问题,要想真正不失去它,那就不要得到它,只要不得到就不会失去。像是一个悖论,但实际隐藏着高深的智慧。

如果说人一有私心,万物一有私心,内外就有别了。内外有别,自然规律施加在你身上就会走样,变形。

就像分饭一样,如果没有亲疏之分,给馒头给菜就不会有私心,会分得很公平。一旦有厚此薄彼的想法,必然会影响分菜。一旦受影响了,就会产生了不利于平均的这个原则。

天地有一个重要的法则,就是平均。它会想尽一切办法,让事物能够平均。就像一盆水一样,你往盆里倒水,倒满了你会发现这水是平的。但有人说了,错,不是,没有绝对的平均。

天地有两种气,一种是平均的气,一种是不均的气,这就是咱们讲过的引力和斥力的问题。就像火山运动产生了山,地壳运动产生了隆起。但同时呢,大自然不断地风吹雨蚀,又让它们平均。事物一直受阴阳二气的影响,就是动静二气,均与不均。

在这个地方,如果说你顺应了这个事,均和不均,这都自然而然产生了,那么你就能随其波荡其流,荡其流随其波,跟着这个劲走,你就能受到自然的最好的庇护。如果不是这样,强扭着这样就会出现问题。

比如咱们电影上看的选那个特技演员,其中有一项是从高处往下栽。栽的过程当中,如果能够做到尽量地放松,栽到地上就不疼。不能放松,人为的想改变或者想控制什么,会栽得很疼。

因为人从高台上栽下来之后,他中间基本是控制不了平衡,要想强行控制平衡,或者想让手着地还是脚着地,那必然导致违反自然的力气。栽下来之后,不管是哪,如果说能做到放松,那么肌肉骨骼关节都能做到放松,坐到地上,对人的冲击会传导到身体的其他部分,大家都会承担,因为放松了嘛。

如果说不放松,强硬地,比如说胳膊要触地,那么要在胳膊这用力,大地给你的力传到胳膊这,胳膊这没有继续往下传,就会导致胳膊这受伤。那这什么意思呢?就是如果能顺其自然,你可能受到的伤害最小。

就像你一个人跑得很快,栽了,栽了应该怎么做啊?应该是顺势抱团向前滚,顺着自然的姿势。因为你已经跑起来了嘛,有一定的速度。

如果不是这样去做,而是硬生生地用手触地,必然导致受伤。戗到脸了,戗到身子,胳膊折了,这事特别多。从哪掉下来栽了,拿手去撑,很容易造成骨折,但你顺势地一滚,这个劲就化解了。

因为天地也是道中的一部分。天长地久,但天地也有尽头,不可能是永远都存在。像太阳一样,几十亿年也要消亡。

天地之所以能久,就是因为他顺应了整个大道,自己没有任何私心,所以能长生,时间一长,该升就升,该降就降。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所谓“后其身”,要尽量地照顾到别人。你想领着大家,那么你要照顾大家,大家自然给你推到前面。

如果说我一定要自己到前面,那大家要侧目相视了,你要干什么呢?你要争什么呢?这是中国非常讲究的一个策略,你可以说他是虚伪或者怎么的,但这里面确实反映了人心。

你越想争,别人越不给你;你要不想争,别人就会给你,或者有可能会给你;但你完全不争,他也不给你,你就抛出来了。所以这里面有很深刻的处事哲学。

而且如果说你真能做到“后其身”,首先大家会觉得你德高望重,不与人争,大家自然会有尊敬之心。大家都尊敬你,你就“身先”了嘛。

其实这种“身先”,对你自己也没有任何什么意义了。并不是说“身先”了,就能捞得很多好处呀,得多少利益了。那时候你已经“后其身”了,不对名利有所乞求,这也是大家希望看到的,所以才把你推到前面。

“外其身而身存”,道理是一样的,不顾自己,才能使自己的身体更好。“后其身而身先”讲的是处事。“外其身而身存”也可以讲要让你身体更好,就不要天天在乎自己身体的这个那个,有一点小毛病怕得要死。

如果说能够放松、自然,懂得养生的道理和阴阳的道理,那么身体会茁壮地成长。

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这也没有必要太过多的展开了,大家要知道,如果人有一个光明的心,为别人着想的多一些,最后有可能获得的远远比你想象的要多。


图片来源网络, 版权所有归原作者

精彩回顾:

神秘的道——大千老师讲道德经节选(1)

要追求大美大善——大千老师讲道德经节选(2)

任何事物都是有阴阳的——大千老师讲道德经节选(3)

少思寡欲,自然恬淡——大千老师讲道德经节选(4)

阴阳相冲,大道若虚——大千老师讲道德经节选(5)

和于道则道养之——大千老师讲道德经节选(6)

天地无私,仁德不显——大千老师讲道德经节选(7)

虚实更替,执一守中——大千老师讲道德经节选(8)

生生不息,永无穷尽——大千老师讲道德经节选(9)


健身者的乐园——德明健身预备群,欢迎追求健康与热爱健身的你加入!

QQ群号:326258351

扫描二维码,关注德明中医,关注身心健康!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天长地久——大千老师讲道德经节选(10)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pbscxtx.html